不聽勸?從華為Mate40換到華為Mate50后,憋了一肚子心里話

自從新機的迭代速度大幅度加快之后,有很多用戶換機的速度也開始大幅度的進行加快,只因為現(xiàn)在的新機在配置參數(shù)上的提升幅度真的非常大。
不僅帶來了高刷新率屏幕,還帶來了百瓦快充,甚至還帶來了兩億鏡頭又或者是一英寸的大底鏡頭,這都讓用戶的使用體驗變得非常好。
但是,華為手機真的是一個例外,因為從華為Mate40換到華為Mate50之后,這個使用體驗上的差距還是蠻大的,這也是不聽勸的后果。
所以筆者憋了一肚子的心里話要和大家說下,可以說這次的換機體驗真的非常神奇。

有一說一,華為Mate40在當年的時候真的被稱為一款非常給力的機型,盡管發(fā)布了兩年左右,但是麒麟處理器的加持下,華為手機的優(yōu)化要更加給力一些。
一方面,日常使用的時候,不會覺得有發(fā)熱量過大的情況,結(jié)合機身采用的是微曲面屏設(shè)計,這個手感方面也是非常溫潤。
另一方面,這是一款非常稀有的機型,導致以舊換新時的保值率也是非常的高,所以也就不聽勸換到了華為Mate50標準版機型。

說實在的,剛上手華為Mate50的時候,在網(wǎng)絡(luò)制式方面的體驗并沒有什么差距,因為以前拿著華為Mate40的時候,也是一直開著4G網(wǎng)絡(luò)來進行使用體驗。
而且到了華為Mate50之后,感覺信號強度依舊不低,或許這也是華為手機的通信技術(shù)得到增強的展現(xiàn),確實很難感受到其中的差距。
同時系統(tǒng)方面的體驗差距也非常的小,或許都是鴻蒙系統(tǒng)的原因,很難有區(qū)別,并沒有功能方面閹割的情況,這也是比較良心的地方。

只不過,華為Mate40和華為Mate50的手感差距還是蠻大的,因為前者是曲面屏設(shè)計,后者是直面屏設(shè)計,那么剛開始使用起來的時候,還是會有一些差距。
同時發(fā)熱量感覺也要更大一些,華為Mate50所搭載的驍龍8+處理器雖然功耗走低了不少,但是和麒麟9000E相比,還是大了一些,導致玩游戲會更熱一些。
當然,在很多主流游戲的適配上,自然是驍龍?zhí)幚砥鞲煲恍?,只是在這個性能過剩的當下市場,差距還是不太明顯,只能說麒麟9000E玩不了的游戲,驍龍8+處理器也會吃力。

不過,作為新機,華為Mate50自然也會有優(yōu)勢,比如ToDesk遠控功能,讓手機一秒變身電腦/平板,協(xié)同多設(shè)備串聯(lián)生活,能給用戶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更多可能性。
而且,創(chuàng)新低電量應(yīng)急模式,沒電也能打電話,在1%低電量下手機也可以做非常多的事情,而且首發(fā)了對于北斗衛(wèi)星消息的支持,可玩性大幅度增加。
遺憾的是,即使到現(xiàn)在,“昆侖玻璃”版本依舊是缺貨的狀態(tài),無法體驗到這個強大的抗摔能力了,這點確實蠻可惜的。

也就是說,這次的換機經(jīng)歷有好有壞,雖然有很多朋友勸筆者,認為這樣的換機并不值當,但筆者還是覺得既然是新機,肯定是有新機的道理。
而且華為Mate50和華為Mate40進行對比,這之間的使用體驗真的很大,并不是沒有什么感覺的換機。
更何況華為Mate50系列闊別兩年后再登場,著實憋出了不少大招,亮點多多,這也是極具吸引力的地方。

當然了,每位手機用戶的需求都不一樣,而且按照正常使用的情況下,華為Mate40也是可以繼續(xù)戰(zhàn)三年的狀態(tài)。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覺得華為Mate40換到華為Mate50值不值?一起來說說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