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qū)分河蟹和海蟹?螃蟹哪些部位不能吃?死了的螃蟹能不能吃?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秋季在民間一直都是吃螃蟹的比較適合的一個季節(jié)。
陽澄湖、太湖、洪澤湖、武昌湖等淡水湖都是國內(nèi)盛產(chǎn)螃蟹的地方,一到秋季,就會有不少美食愛好者慕名前往。
眾所周知,根據(jù)蟹的生長環(huán)境不同,螃蟹也會分為河蟹和海蟹。
經(jīng)常聽人說,死了的螃蟹就不能吃了,這個說法是對河蟹和海蟹都適用嗎?
今天就帶大家來徹底地了解一下!

一、 如何區(qū)分河蟹和海蟹?
從顏色上來說,河蟹一般都是青綠色,而海蟹的顏色就會五顏六色了。
從體型上來說,河蟹一般個頭較小,而不同品種的海蟹個頭差異較大,但往往都會比河蟹的個頭大。
從爪子上來說,河蟹的第一對螯足上會有細密的絨毛,所以河蟹又被稱為中華絨螯蟹,而海蟹的螯足上比較粗糙但無絨毛。
從背殼的形狀上來說,河蟹的背殼為方形或者橢圓形,形狀看起來很圓滑,而海蟹的背殼為菱形,帶有棱角。

二、 死了的螃蟹能吃嗎?
河蟹和海蟹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死了的海蟹可以吃,但死了的河蟹是不能吃的,就算是剛死的也不行。
河蟹都是生長在河流或者湖泊的淤泥里,它的生存環(huán)境是十分適合細菌的生長的,所以這就導致河蟹身體上的細菌數(shù)量和種類都比較多。而河蟹的肉質松軟且富含蛋白質,所以這也為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
河蟹死亡之后,它體內(nèi)的細菌會進行大量的繁殖,分解蛋白質后產(chǎn)生組胺,死亡越久的河蟹,其體內(nèi)堆積的組胺越多。組胺對人體有擴張毛細血管和收縮支氣管的作用,如果人吃了已經(jīng)死了的河蟹,會產(chǎn)生組胺中毒的癥狀,例如臉色潮紅、頭暈頭痛、心跳加快、胸悶、呼吸急促、血壓下降等,哮喘患者還會復發(fā)哮喘,嚴重者還可能出現(xiàn)休克甚至死亡。
除此之外,吃死的河蟹還可能會導致蠟樣芽胞桿菌和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同樣會對健康帶來很大的威脅。
而海蟹生活在海水中,海水是一種高鹽的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會抑制細菌的生長,所以海蟹身體上的細菌都是比較少的。并且,海蟹只要一打撈出來,就很容易死亡,所以它會被及時地冷凍以進行儲存。只要是及時進行冷凍處理的海蟹,就算是死亡的也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儲存時間也不能太久,如果海蟹死亡已經(jīng)超過半個月以上,也不建議進行食用了。

三、 螃蟹哪些部位不能吃?
螃蟹雖然美味,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部位是不能吃的。
1、 蟹腮。
打開螃蟹殼之后,兩側會有兩條呈灰白色毛、看起來軟綿綿的“小扇子”,那便是螃蟹的鰓。和魚鰓的功能一樣,蟹腮也是螃蟹用來呼吸的器官,可以幫助螃蟹過濾到水中的一些雜質,因此鰓里面會容易藏納重金屬和臟東西。所以,在吃螃蟹時,應該把蟹腮去除。
2、 蟹胃和蟹腸。
蟹胃和蟹腸都是螃蟹的消化器官。蟹胃藏在蟹黃當中,是一個三角形的小包,而蟹腸便是連接蟹胃和蟹臍的一條黑線。作為螃蟹的消化器官,蟹胃和蟹腸狀的自然是螃蟹吃進去的東西以及消化代謝物,可能會含有大量的泥沙以及細菌,可能會對人體的健康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3、 蟹心。
蟹心呈六角形,常被稱為蟹六角板。要知道心臟是泵血的器官,而甲殼類動物的血液成分和人類的區(qū)別比較大,因此, 可能會導致一些免疫反應的發(fā)生,所以蟹心性屬大寒,是整個螃蟹中“最寒”的部位,對于腸胃不好的人來說,吃了蟹心后十分容易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