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經(jīng)典伴讀《宋詩選注》第五講:用典

2023-01-28 15:07 作者:文勇圖書館  | 我要投稿

小伙伴們大家好,本講我的備課筆記如下。(但咱們課上討論時,隨口提及的那些詩歌不含在如下備課內(nèi))


第五講我們講的是“用典”,劉勰說

然則明理引乎成辭,征義舉乎人事,乃圣賢之鴻謨 ,經(jīng)籍之通矩也

我們主要分享了如下幾個主案例

5-1《病起荊江亭即事》by黃庭堅

5-2《即事》by王安石

5-3《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by洪炎


5-1 病起荊江亭即事[1]

引:如果你有一個像我一樣出生在江西的朋友,他一定背誦了許許多多黃庭堅的詩歌。因為黃庭堅可是文學史上著名的江西詩派的奠基人,也算是江西人的驕傲了。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吧。

宋-黃庭堅

翰墨場中老伏波[2],菩提坊里病維摩。

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

我啊,在文壇是一位老將了,就像是六十二歲還上戰(zhàn)場的伏波將軍馬援;可現(xiàn)在生病了啊,就像寺廟里面的病維摩一樣。近處的水潭很平靜,沒有鷗鷺飛過,卻不時有牛只露出鼻子浮游而過。


生病了,自然看啥都不順眼:在第一句中還是“老將軍”呢,第二句中就變成了“老和尚”,第三句中提及的“鷗鷺”美景,都替換成了第四句中的“老牛浮鼻”。


給大家說一個小知識:第二句中的“維摩”其實也就是維摩詰,這是一位菩薩的名字。大家可能對他比較感興趣的一點是他辯才無雙,能夠和文殊菩薩,也就是智慧之佛討論佛理道義且打成平手。而之所以維摩詰菩薩會與文殊菩薩辯論,是因為有一次維摩詰稱病,如來佛派文殊菩薩去探望,才出現(xiàn)了這樣辯論的契機。說了以上這么一大堆,就是為了說明本首詩中出現(xiàn)的“病”維摩,用的就是這個典故。所以啊,我猜黃庭堅內(nèi)心是個驕傲的人,就算是病了,也非要把自己類比成為生了病的菩薩。哈哈哈。


其實,黃庭堅可能是最著名的江西詩人,所以江西的孩子們,譬如我,也因此被迫背誦了許多他的詩歌。而且,他可能是第一個全力推崇杜甫的人,他評論杜甫的句子,可能比他自身的詩更加出名,以至于幾乎成為了一個標準,后世評論杜甫時候都繞不開他說過的這樣一段話: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blockquote>


意思是:杜甫和韓愈作詩,每一個字都是有出處的,只是后人讀書少,不知道,才說他們是用的自己的文字。那些善于做文章的人,都能對客觀事物進行文字加工,使其加入自己的文章,雖然會引用古人的語言,但卻能像靈丹那樣點鐵成金。

哎呀呀,太狠了,無一字無來處,嚇退了多少年輕的文學家。嗨,不說了。再讀一遍咱們就睡。

病起荊江亭即事

黃庭堅

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

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了。

記得早點睡。


另,本詩長于用典,其中:

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
  1. 伏波:漢朝名將馬援,封伏波將軍,年六十二,還騎馬據(jù)鞍顧盼,以示可用。
  2. 維摩:維摩詰菩薩(梵語:Vimala-kīrti,音譯為維摩詰、毗摩羅詰,意譯為凈名、無垢稱,也稱維摩詰居士、簡稱維摩居士)

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

  • 化用了唐代詩人陳詠的詩“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鳥點頭行“


另外,病起荊江亭即事其八中提及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
  • 陳無己:陳師道,時為秘書省正字
  • 秦少游:秦觀,高郵人,善詞能詩,“蘇門四學士”之一。時已病死于廣東藤州
正字不知溫飽未?西風吹淚古藤州。
  • 正字:也就是陳師道
  • 藤州:也就是少游去世的地方


由此可見,黃庭堅對“無一字無來處”的期許,似乎使得他的讀者如果沒有豐滿的背景知識,完全無法融入他的是個內(nèi)容。這會不會是黃庭堅難以傳世的原因呢?不知道啊。

[1] 即事,jí shì,類似于就眼前的景象寫詩(或者唱歌 / 作畫),所以這兩個字在若干詩歌的標題之中很容易看到。 實際上,《病起荊江廳即事》是一個絕句組詩,黃庭堅一口氣寫了十組,這里是第一組。一般的文學評論家比較喜 歡第一首和第八首,也因此很多人干脆在背誦的時候,把第一首和第八首連在一起背誦了。

其二 維摩老子五十七, 大圣天子初元年。 傳聞有意用幽側(cè), 病著不能朝日邊。

其三 禁中夜半定天下, 仁風義氣徹修門。 十分整頓乾坤了, 復辟歸來道更尊。

其四 成王小心似文武, 周召何妨略不同。 不須要出我門下, 實用人材即至公。

其五 司馬丞相昔登庸, 詔用元老超群公。 楊綰當朝天下喜, 斷碑零落臥秋風。

其六 死者已死黃霧中, 三事不數(shù)兩蘇公。 豈謂高才難駕御, 空歸萬里白頭翁。

其七 文章韓杜無遺恨, 草詔陸贄傾諸公。 玉堂端要真學士, 須得儋州禿鬢翁。

其八 閉門覓句陳無己, 對客揮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溫飽未, 西風吹淚古藤州。

其九 張子耽酒語蹇吃, 聞道潁州又陳州。 形模彌勒一布袋, 文字江河萬古流。

其十 魯中狂士邢尚書, 本意扶日上天衢。 惇夫若在鑴此老, 不令平地生崎嶇。

[2] 伏波將軍馬援,漢代老將軍,六十二歲還上沙場。


5-2 即事-徑暖草如積

引:中國文人的夢中,總有一個桃花源,外國文人的夢中,總有一個瓦爾登湖。今天,我們從一首王安石的詩開始,聊聊這個話題。

宋-王安石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

縱橫一川水,高下數(shù)家村。

靜憩雞鳴午,荒尋犬吠昏。

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

天氣溫暖,山間的小路邊長滿了充滿生命力的野草,這時候天氣正晴,百花更為繁茂。山中的小河縱橫而過,遠遠地看過去,山間高高低低坐落著許多戶人家。中午大家都在安靜地休憩,不時間傳來幾聲雞叫,傍晚的時候又聽見了荒野中的狗吠。(我)出游回來之后,和別人說起來這件事兒,大家還在懷疑我是不是到了桃花源中所提及的武陵呢。


請允許我吐槽一下這首詩的標題。如果要評比“最隨便的詩歌取名方式”,第一名可能就是“即事”了?!凹词隆边@個詞的意思,是“就眼前的景象寫詩、唱歌或者作畫”;嗨,簡單地說,就是“有感而發(fā)”。這個詞在標題中常常出現(xiàn),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之前曾一起讀到過的黃庭堅的《病起荊江亭即事》一詩?但是,王安石的這首詩,簡單地就取名為"即事",可真是夠敷衍的。怎么會有一首詩歌就叫“有感而發(fā)”呢?難道還會有什么詩歌不是有感而發(fā)么?嗨,不多吐槽了。


本詩中其實還有一個簡單的背景知識,詩中的最后一句“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中的“武陵”指的就是《桃花源記》里面那個武陵。中國文人對于武陵桃花源有著難以言表的癡迷,有一種奇妙的對待鄉(xiāng)村田野平靜幸福生活的好感。


對了,前幾天有外國朋友給我留言,說我的詩歌賞析系列被學校的中文老師留作課后材料。我誠惶誠恐,想額外補充幾句:外國的朋友們想要理解中國人對于桃花源的這種癡迷,恐怕必須借助外國文人同樣癡迷的,美國作家Henry David Thoreau(亨利·戴維·梭羅)的散文集《瓦爾登湖》。又或者,可以重讀一下1988年普利策最佳特稿獎《艾滋病在哈特蘭》的主人公說的那句非常著名的話:

我是一個農(nóng)夫。我們農(nóng)夫都是樂觀的。因為只要有點收成,就比撒下的種子多。

當然了,對于中國的聽眾朋友,也推薦大家找《瓦爾登湖》讀一下。這本書很難說很好讀,但感覺很奇妙,類似于如果之前從來沒有吃過薄荷糖,第一次吃薄荷糖的感覺。

看上去,中外文人們對于內(nèi)心平靜的追求是相通的。普希金老師說的:

世上沒有幸福,但有自由和寧靜。也是一樣的道理啊。

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這種平靜吧。

即事

王安石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

縱橫一川水,高下數(shù)家村。

靜憩雞鳴午,荒尋犬吠昏。

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了。

記得早點睡。


5-3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1]野步[2]

引:我們總會說:“藝術(shù)都是相通的”。今天我們要讀一首詩,并且將這首詩,與著名的古典音樂大神巴赫連在一起來討論。讓我們開始吧。

宋-洪炎

四山矗矗[3]野田田,近是人煙遠是邨[4]。

鳥外疏鐘靈隱寺,花邊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畫原非筆,所見皆詩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5]徙倚至黃昏。

四周高山矗立,田野間綠意盎然,近處有人煙,遠處隱隱地能看到村落。在鳥叫聲之中,隱隱約約能夠聽見靈隱寺的鐘聲,此處的花香流水,讓我不禁想起了武陵桃源。一路看到的都是風景啊,可我也畫不下來,所遇見的都是詩歌啊,可我也寫不下來。我光是看農(nóng)夫插秧都覺得流連忘返,拄著藜杖時走時停,不知不覺黃昏已至。

昨天我們讀了王安石寫的《即事》,那是一首提及武陵桃花源的詩。大家還記得么?詩中說的是“…靜憩雞鳴午,荒尋犬吠昏。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睕]想到大家這么喜歡,所以我趕緊又找來了一首。這首來自洪炎的詩,也寫到了武陵源。他說的是“鳥外疏鐘靈隱寺,花邊流水武陵源”。


其實寫景色的詩,都很講究牽著讀者的眼睛走。有“由上至下”的,譬如,秦觀老師在他的《春日》一詩中所說的“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也有“由遠而近的”,譬如張耒老師在他的《夜坐》一詩中所說的“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謝,數(shù)葉迎風尚有聲”。


而我們今天所讀的洪炎老師的這首詩,算是“由視覺到聽覺”:詩人先是環(huán)顧四周,所謂“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煙遠是邨”,之后再側(cè)耳傾聽,“鳥外疏鐘靈隱寺,花邊流水武陵源”。而且對聽覺的描述異常細膩,有“鳥外”,有“鐘聲”,還有“流水”,就像是巴赫[6]的復調(diào)三部創(chuàng)意曲,層次分明,旋律突出:鳥叫音最高,流水居中,鐘聲最低。真好。唉,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即便在日常生活中聽到了這樣的聲音,恐怕也分辨不出來,也寫不出一首詩來啊。


對了,靈隱寺是杭州的名勝古跡,里面比較著名的是濟公和尚[7]。相較于完璧無瑕的圣人,中國的勞動人民似乎更喜歡濟癲和尚這種瘋瘋癲癲又開開心心的樣子。

讓我們開開心心地再來讀一遍這首詩吧。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

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煙遠是邨。

鳥外疏鐘靈隱寺,花邊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畫原非筆,所見皆詩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黃昏。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了。

記得早點睡。

另,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煙遠是村。
  • 山矗矗及野田田,常常在我們講解到底什么是疊詞的時候使用
鳥外疏鐘靈隱寺,花邊流水武陵源。
  • 用典“武陵源”
有逢即畫原非筆,所見皆詩本不言。
  • 這個佳句難尋的意向,之前講過多次,譬如春日郊外中提及的”疑此江頭有佳句,為君尋取卻茫茫。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黃昏。

[1] 就是三個人,分別叫作“太沖”、“表之”和“公實”。

[2] 其實就是指在野外散步。

[3] 矗 chù,矗立。

[4] 邨 cūn,村莊。

[5] 藜 lí,植物名,莖可為杖。

[6] 德國作曲家,以器樂作品以及人聲音樂而聞名。

[7] 原名李修緣,南宋高僧,后人尊稱為 " 活佛濟公 "。

經(jīng)典伴讀《宋詩選注》第五講:用典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时尚| 永丰县| 涞源县| 银川市| 上饶市| 望江县| 金溪县| 溧水县| 六安市| 呼伦贝尔市| 丘北县| 涟源市| 恭城| 桂平市| 宜昌市| 江源县| 浙江省| 和顺县| 和林格尔县| 阿拉善右旗| 仙居县| 新源县| 德保县| 利津县| 东乡| 上林县| 太仆寺旗| 阳原县| 伊吾县| 垦利县| 沂南县| 合阳县| 铅山县| 格尔木市| 莎车县| 肇庆市| 元朗区| 洪泽县| 镇雄县| 霍邱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