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認(rèn)知隨筆》——對于寫作方向的思考

名字這個東西,我們在誕生的時候,每個護士都會在出生證明上寫上你的姓名。
而你區(qū)分他人的第一次,就是在小腳丫上掛的牌子,嚎啕大哭的時候,護士就會偶爾看一眼你的牌子,然后輕斥一聲,“xx,別再哭啦。”
然而,長大后陌生人并不會記得你的名字,他們只會短暫地記住你的長相,然后漸漸地在淺層記憶中淡忘。
匿名,究竟是隱藏罪惡的源頭,還是想要桃花源記的悠然自得?
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的荒謬。
“你能記得自己每年吃多少塊面包么?”
換句話說,14億人的名字,你能用手指頭掰著數(shù)完么?
在信息社會的我們常常會去關(guān)注最熱門的人物,記下最關(guān)鍵的人名,這些人名無非不是代表了一些什么東西,比如政府、資本、科學(xué)家。
有些人談?wù)撨@些東西時,喜歡一概而論,一個人的名字就可以代表一個方面的全部。
但人名和人名之間是鏈接起來的,它存在于班級的值日表上, 存在于身份證的信息上,存在于上班的打卡表上,這些個人的姓名漸漸地向上組成了新的集體,新的形式,最后匯聚成一個頗為專業(yè)的詞匯。
人民群眾。

“無名英雄紀(jì)念碑”
那是我童年時看見過的一個石碑,上面只單單寫了這些。
可翻開歷史書籍,我們清楚地記得,在一百年前,我們的先輩在這塊土地上斗爭過,直到現(xiàn)在很多人的姓名都是未知,只能給他們樹立一個無名的紀(jì)念碑。
他們也有一個專有的姓名,叫英雄。
英雄這個姓名我們?yōu)槭裁匆浀茫?/p>
后來我清楚,如果我不記住他們,他們所做出的努力就會付之東流,等到下一代做出一樣的功績時,也不會被人記住,被遺忘和唾棄,而那一刻就是對這些人的徹底否定。
奉獻,犧牲,在今天似乎聽起來很傻。
而那一刻,先輩也同樣會質(zhì)問自己,這樣值得么?
他們思考了,他們?nèi)プ隽耍麄兺瓿闪恕?/p>
面對這樣的實踐,那一代幸存下來的人都低下了頭,我們也低下了頭,在防空警報下進行默哀。
一開始我認(rèn)為單純是要追思。
后來明白,這是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走被遺忘的老路。
我想起了西方的那一套民主自由的邏輯,他們的年輕人興奮地舉起橫幅,向整個社會發(fā)泄著不滿的沖動,卻從來沒有對所謂的英雄追思。
當(dāng)然,有人就會沖出來解釋了,因為他們的英雄就是一群強盜土匪,瘋狂地掠奪別人的財產(chǎn),以達爾文的弱肉強食為樂。
可我也發(fā)現(xiàn),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他們的工廠也雇傭童工,他們的女人也穿著牛仔褲在蜿蜒的礦洞中工作,代價都被當(dāng)時的人民所承受,而貴族和資本家則在中午閑暇地喝著茶葉,指揮著農(nóng)奴和工人干活。
到底是誰被遺忘和背叛了?
這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之一。

孫中山告訴我們,資本主義走不通。
蘇聯(lián)告訴我們,官僚資本主義是在謀殺群眾的財富。
在遍布荊棘的道路上,有無數(shù)匿名的英雄在我們的前方,一直在告訴我們,一旦離開這條道路的本質(zhì),就是背叛。
我們最怕背叛,原因就是我們不想被遺忘,不想被過去和未來的人否定。
所以我們一直在前進,一直在變強,縱然負(fù)債累累,也要在此刻證明自己的道路可以走通。
我無意宣揚旗幟,是因為旗幟早已立在土壤之上。
為了這面旗幟,我又想要寫一寫它的故事。
寫一寫那些匿名的人。
或者...是那些追逐真理,追逐希望的人民。
這,便是我以后寫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