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知道TK2
? 斷斷續(xù)續(xù)的玩耳機也快一年了,但自認為還不算是發(fā)燒友,我相信我和大部分小白朋友一樣,為了提升聽音樂的品質.但復雜的搭配和參數(shù)著實迷糊了我(懶狗),于是盲狙了前端(l4u)和老HANA,抱著他們我聽了很久.
? 回到某個無聊的夏天,我跟黃昏菌要了i3試聽,為了得到更好的體驗,我還需要一條升級線,但4.4是插不進2.5的,轉接頭也是計劃外的東西,沒辦法,就拿著3.5聽了.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我的前端接口齊全就好了.最近KBEAR新出了耳放,我立即就參加了試聽,想看看這是不是我理想中的前端.
包裝外觀配件:
? 相比與I3pro和極光的包裝,這次的包裝設計的沉穩(wěn)低調,很符合TK-2的設計,打開包裝,映入眼簾的是經(jīng)典黑金配色的TK-2(鏡面版本),摸起來手感相當不錯,但是容易粘指紋,于是KBEAR提供了磨砂的版本.配件上有連接手機的C to C,給蘋果手機用的C 轉 lightning,擦鏡布及連電腦的線,還有不知道是不是品牌宣傳的手環(huán).

聲音(基于l4u 和海貝獨占下的TK-2):?
? 說實話這個耳放的推力是真的猛,剛聽的時候就能聽到人聲和器樂的層次被進一步打開,但整體的聲場并不算大.耳放為暖聲底,低頻雖然下潛一般,但是質感不錯,打擊感,彈性都挺好,氛圍感也給夠,對于我這個平時不愛聽低頻多的人來說, 也著實爽了一把,且低頻并不會蓋住人聲.中頻,相比于的低頻,人聲并沒有因此感到遜色,人聲有一定的音染,人聲暖厚,但清亮類型的人聲特點也能保留下來,我聽了幾首女聲,齒音存在但不影響聽.高頻,不亮不暗,個人覺得調音方面并沒有去強調高頻而是讓高頻以一個舒服的感覺存在,對樂器還原的不錯,有樂器的韻味,但樂器一多的時候解析和定位就跟不上了.

總結:
? 耳放整體呈現(xiàn)中下盤的聲音,應對大部分歌曲沒有什么問題.推力挺大的,也有適配高低阻耳機的設計.重量雖大,但也是塞了5000mhA的電池還有QC快充.不建議頻繁的隨身攜帶,放桌上連電腦做主力,有時連手機聽流媒體我覺得挺不錯的,當然隨身攜帶雖然重,但可以腦放拉滿.
? ?我覺得這次解碼耳放的最重量級的一點是三接口都有,可減少不必要的轉接頭預算,并且推力夠大,可伴隨剛玩耳機的朋友成長,我們就可以去嘗試更多的高阻耳機,針對低阻有低增益模式而不用擔心過推,去參加耳機展也可以拿它去,放心,這續(xù)航,推力,接口足夠你在展里玩一天.
? 最后呢,還是非常感謝@KBEAR提供的試聽,KBEAR還是很照顧我們消費者的,幾乎所有耳機都能試聽,有效避免大家盲狙,所以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多和他們聯(lián)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