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跨越關埡長城遺址(安康市平利縣)
? ?2016年國慶假期,我和家人決定去湖北、湖南旅行,清晨從西安(咸陽)出發(fā),中午到達安康并參觀博物館。下午離開市區(qū),駛上前往湖北的麻安高速,4點左右穿過關埡楚長城遺址,第六次來到湖北境內。這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朝秦暮楚”吧?

?
? ?我們沿著麻安高速經過平利縣城之后,在平利東收費站離開高速,順著S308省道向東南方向,穿過長安鎮(zhèn)繼續(xù)向前,就是關埡長城遺址。
? ?這一段公路非常平坦,周圍的行人也不多,所以離開高速之后,一直都是我負責開車。公路平緩的向上,不時會轉幾個彎,但是行使了20多分鐘后,公路驟然轉了兩個180度的大彎,并且猛然向上抬升,車輛差一點兒就熄火。好不容易駛上這段斜坡之后,將車停在路邊,寫有“關埡”二字的門洞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這就是楚長城的遺址了!

? ?這里兩山對峙,一道中通,周圍山脈綿延陡峭,楚水東流有竹溪縣,秦水西行有平利縣,古時為秦楚兩國的分界線。如今,這里是陜西和湖北的省界,站在公路上方的平臺向東西俯瞰,兩省境內的美麗風光盡收眼底。
陜西和湖北的界碑

長城西側陜西的風光

長城東側湖北的風光

? ?沿著公路兩側的通道和臺階登上山坡,北面一段金黃的夯土臺基向上方延伸,最高處達到五米多,這就是楚國長城的遺址。據(jù)說,夯土里拌魔芋漿、楊桃藤汁作粘合劑,堅硬如石,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侵蝕,至今還留有300多米的夯土城垣。

? ?與之相比,南面的墻體破壞的比較嚴重,在茂密的樹叢中,僅高出地面不到1米。如果不是旁邊的界碑提醒,我根本不會把它與長城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
這里曾是秦國和楚國的古戰(zhàn)場,長城依山勢而筑,背楚面秦,設有城墻、城樓、箭垛。堡內有屯兵場地,防守為陣地,進攻為據(jù)點,退卻為屏障。因此,關埡一直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 ?明清兩代,這段長城被繼續(xù)使用,并且在鎮(zhèn)壓白蓮教起義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36年,在修建漢白公路的時候,將山間的城體毀壞,所以我們不能一睹曾經的輝煌景象了。
? “愛我中華,修我長城”,在陜西境內擁有大量的“野長城”,尤其是秦、魏、楚等國的長城,它們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是萬里長城的鼻祖,更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應該給予陜西的長城遺產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