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1599 就能買到 9700K 的性能?AMD 新一代 Ryzen R5 3600(X) 橫向評測

py:愛用熱切的描邊怪
? ?今年 AMD 分別在5月27號的臺北電腦展,和6月11號的 E3 游戲展上發(fā)布了新一代 Ryzen 3000 系列處理器,靠著 IPC 提升了 15% 這個亮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最讓我們熱血沸騰的就是 AMD !它!又翻身了。現(xiàn)場演示的幾款處理器無不例外的完全碾壓隔壁牙膏廠的產(chǎn)品,這確實給英特爾不少的壓力。但是,蘇媽這一次到底是誠不欺我?還是 PPT 碾壓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
? ?首先回顧一下發(fā)布的 CPU 參數(shù)。本次的兩個主角就是量最大的 R5 3600 和 R5 3600X。
?

? ?AMD 銳龍5 3600X 處理器 (r5)7nm 6核12線程 3.8GHz 95W AM4接口 盒裝CPU1999元京東去購買
?

? ?本次的兩個主角就是量最大的 R5 3600 和 R5 3600X
? ?外觀展示
? ?首先聲明,因為這兩顆處理器都是我借(嫖)來的,沒有包裝盒,沒有散熱器。。。所以只有 CPU 本體。。。

? ??外觀造型和上一代的差距并不大,只有 CPU 和下面的小字有位置的變化,整體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溫馨提醒,這一次全系列仍然是釬焊哦。
?

? ?上 R5 3600,下 R5 2600
? ?在正面的 PCB 上,右下角的安裝方向識別的金三角相比之前一代變小了,這我就有點不理解 AMD 這么設(shè)計的意思了,這個角還是挺難發(fā)現(xiàn)的,不過好在 CPU 針腳有防呆,所以問題不大,只要不是大力出奇跡。。。

? ?背面的金手指部分,還是那熟悉的 AM4 ,啊 AMD 真良心(心里話)。由于我的 2600 久經(jīng)沙場(其實就是放久了???),金手指已經(jīng)略微發(fā)黑,有輕微的氧化。PCB的部分,3600 的顏色較深,右下角的金三角倒是沒有變?。ㄟ@是讓玩家反過來安裝 CPU 的節(jié)奏嗎?)。

? ?左 R5 2600,右 R5 3600
? ?PCB 厚度方面則和上代一致,沒有變化。(英特爾,看見沒,說的就是你?)
? ?CPU 的外觀沒啥可以展示了,就先結(jié)束吧。
? ?測試配置
? ?是騾子是馬咱么也要牽出來溜溜,廢話不多說,上平臺!
?

? ?好馬配好鞍,主板我采用了和 3600(X)一同發(fā)布的 X570 系列主板,在受到價格方面的影響,我最終還是選擇了較為便宜的華擎 X570 太極,和前代有著大幅度的升級,不一樣的花紋,不一樣的 LOGO,多了 PCIE 馬甲,14 項 DR. MOS 等等等等,有興趣的朋友等我后續(xù)出一片主板單體的評測。

? ?為了不讓運行游戲的時候有瓶頸,顯卡我采用了微星 RTX 2080 魔龍,在 1080P 下,用它玩游戲就是對它的恥辱,擁有高達 1860Mhz 的最高動態(tài)頻率,加上2944個流處理器,輔以 8G GDDR6 高速顯存,酣戰(zhàn) 4K 完全不是夢。(但是我還是用的 1080P 的分辨率測試的。。。高分辨率和高幀率,還是偏向高幀率多一點,畢竟我有一塊 200Hz 的顯示器。。。)

? ?內(nèi)存方面我采用了兩條宇瞻黑豹 DDR4 3200 RGB 版,3200 16G 無論是在日常使用還是游戲上都完全沒有問題。
?

? ?電源我使用了安鈦克 HCG X1000 1000W 電源,重點介紹一下這顆玫瑰金電源,因為這個顏色實在是騷的不行。
?

? ?正面一把 14cm 風(fēng)扇,支持低溫停轉(zhuǎn)。右下角有一個 HCGX 的 LOGO,無時無刻證明著自己是為游戲而生。
?

? ?琳瑯滿目的全模組接口。

? ?
? ?80PLUS 金牌認(rèn)證,12V 的電流達到 83A,總 12V 功率達到 996W。

? ?硬盤采用了在京東 618 剁手的??低?C2000 1T。讀 3500MB/s,寫 3000MB/s,可謂是性價比爆棚。
? ?參數(shù)對比

? ?左 3600,右 3600X
? ?我們先用 CPU-Z 看一下兩顆 CPU 的大致參數(shù),將 CPU-Z 升級到最新版本之后就可以識別這兩顆新的處理器了,3600 為六核十二線程,最大頻率可達 4.2G,3600X 同樣為六核十二線程,最大頻率升級到了 4.4G,如果真如蘇媽所說,IPC 提高了15%,那么這 200MHz,也將會給 CPU 帶來巨大的性能提升。核心電壓方面還是偏高,默認(rèn)電壓 1.3V~1.4V。
?

? ?左 3600,右 3600X
? ?切換到緩存頁面,驚人的發(fā)現(xiàn)兩者的緩存大到爆炸,都達到了驚人的 35MB(二級緩存 3MB,三級緩存 32MB),三級緩存可是相比上一代翻了整整一倍!忍不住的說了一句 AMD!YES!
? ?溫度測試
?

? ?使用 AIDA64 單烤 FPU 5分鐘進行測試,結(jié)果并不是很理想,使用了 7nm 的 3600X 和 3600 要比上一代的溫度高出不上,我一開始以為是因為測試軟件沒有跟進導(dǎo)致的顯示錯誤,但是用手觸摸散熱器熱管發(fā)現(xiàn)溫度非常高,大概是石錘高溫了,希望趕緊出一版微碼改善一下這個問題。
? ?性能測試
?

? ?左 3600,右 3600X
?

? ?首先是不跑不是天朝人的魯大師。單看 CPU 的跑分,3600X 在比 9700K 多四個線程的情況下輕松取勝,順便把 9600K 按在地上摩擦。3600 也不甘示弱,緊緊的跟在老大哥 3600X 的身后,同樣以較大的優(yōu)勢領(lǐng)先于 9700K。
?

? ?左 3600,右 3600X
?

? ?接下來是 CINEBENCH R15,考驗的是 CPU 的渲染能力。3600 和 3600X 繼續(xù)霸榜,在頻率比 9700K 低的情況下,無論是單核性能還是多核性能,完全超越了 9700K,霸榜成功。
?

? ?左 3600,右 3600X
?

? ?CINEBENCH R20,同樣也是考驗 CPU 的渲染能力,相比 R15 來說,它更能壓榨 CPU 的性能,更加能夠反映 CPU 的真實性能。在這里 3600 和 9700K 的性能距離縮短了,但是還是以微弱的優(yōu)勢繼續(xù)領(lǐng)先,然而 3600X 還是在享受著頂樓帶來的陽光沐浴。9600K 依舊是墊底。
?

? ?左 3600,右 3600X
?

? ?當(dāng)我們用了 CPU-Z 測試的時候,情況就不太一樣了,9700K 將稍弱的 3600 拉下馬,得到了第二的位置,并且在單核性能中屠榜,以微弱優(yōu)勢取得優(yōu)勝的 3600X 站在樓頂不敢說話,5.4分的微小差距,說不定下一次跑分就不一樣了呢。
?

? ?左 3600,右 3600X
?

? ?在 AIDA64 的內(nèi)存延遲測試方面,由于 AMD 這一代任然采用了雙 DIE 設(shè)計,所以內(nèi)存延遲方面仍然沒有有效的解決,進步相比 2600 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英特爾仍然是遙遙領(lǐng)先。希望 AMD 能通過后期與配合主板廠商配合升級 BIOS 來適當(dāng)彌補這個問題吧。
?

? ?左 3600,右 3600X
?

? ?接下來這場競技就要進入白熱化了,在 3DMark Time Spy 下測試,9700K 一把拉下原本在樓頂?shù)?3600X,回到第一的寶座,并且優(yōu)勢很大,3600X 和 3600,順位第二第三,在 DX12 的類游戲測試中,AMD 性能還是稍弱與英特爾。
?

? ?左 3600,右 3600X
?

? ?同樣是 3DMark,使用 Fire Strike Extreme 測試時,情況又發(fā)生了轉(zhuǎn)變,3600X 一記重拳,9700K 八手難敵十二手,掉回第三,3600X 和 3600,晉級第一第二名。在 DX11 類游戲的測試中,3600X 和 3600,重新超過了 9700K。
? ?游戲測試
? ?我選擇了四款游戲給大家參考,分別為:古墓麗影:暗影(DX12),彩虹六號:圍攻(DX11 電競),全境封鎖 2(DX12),孤島驚魂:新曙光(DX11)。
?

? ?首先是我們的勞拉小姐姐,游戲運行在最高畫質(zhì)下,開啟 DX12 渲染模式,時間抗鋸齒。3600X 一馬當(dāng)先,秒了 9700K 和 9600K,以 10 幀的優(yōu)勢領(lǐng)先藍廠,3600 也不示弱,與 9700K 的優(yōu)勢也有 7 幀。
?

? ?接下來是六六,游戲運行在最高畫質(zhì)下,打開時間抗鋸齒拉并滿渲染倍率。作為一款電競游戲,144以上的幀數(shù)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里的所有處理器都可以完美運行,但是 3600X 和 3600 的優(yōu)勢完全消失了,9700K 以三幀的優(yōu)勢微弱領(lǐng)先,9600K 也能領(lǐng)先 3600X 一幀。
?

? ?然后是全境掉線2,游戲運行在最高畫質(zhì)下,開啟 DX12 渲染模式,關(guān)閉垂直同步。3600X 扳回一城,帶著 3600 屠榜,3600X 以五幀的優(yōu)勢領(lǐng)先 9700K,3600 也有兩幀的優(yōu)勢領(lǐng)先于 9600K。
?

? ?最后是孤島驚魂5的續(xù)作,新曙光,游戲運行在最高畫質(zhì)下,關(guān)閉垂直同步。在這里 9700K 以七幀的優(yōu)勢領(lǐng)先于 3600X,9600K 相對于 3600 也有著 12 幀的優(yōu)勢。
? ?同頻測試
? ?在最后獻上同頻率下的測試結(jié)果,我這邊將 9900K 關(guān)閉兩顆核心,模擬成六核十二線程,并且將 9900K 和3600X 全部鎖頻在全核心 4G 進行測試。
?






? ?除了 3DMark Time Spy 以外,其他的項目無論是單核心還是多核心在同頻的情況下全方面吊打 9900K 鎖核降頻版,看來蘇媽誠不欺我,IPC 的提升效果相當(dāng)明顯。
? ?總結(jié)
? ?先說說優(yōu)點
? ?一、11 項常規(guī)測試中 7 項獲得第一,在同頻性能下更是巨大的差距吊打了英特爾平臺。不要問,問就是 AMD Yes!雖然游戲上沒有完全碾壓英特爾平臺,但是按照 AMD 目前的勁頭,肯定會有更多的游戲廠商像育碧一樣,紛紛在 AMD 平臺下優(yōu)化他們的游戲,后續(xù)有可能就會出現(xiàn)用 3600X 玩游戲吊打 9700K 的情況。
? ?二、內(nèi)存超頻方面,我就簡單的測試了一下,2600 搭配宇瞻黑豹 RGB 3000 的時候,無腦拉頻率的極限也就是 3200Mhz,換上 3600 和 3600X 之后,可以無腦上到 3666Mhz,并且這一次 AMD 將內(nèi)存頻率的上限提高到了 4666+,可謂是進步巨大。
? ?三、IPC 性能提升。在核心頻率以外,還有一個參數(shù)無形之間影響著 CPU 的整體性能,他就是 IPC,即 CPU 每一周期內(nèi)執(zhí)行多少指令,單核性能就是 IPC x 頻率。這一次提升了 15% 之后,相對于英特爾酷睿來說,超過 2~3% 左右,再加上多核心,超越的會更加明顯。
? ?再說說需要改進的地方
? ?一、內(nèi)存延遲方面。由于仍然使用了雙 Die 的設(shè)計,內(nèi)存延遲還是和以前一樣偏高,但是這次 AMD 的緩存命中率大幅度提高,導(dǎo)致 CPU 不需要經(jīng)常性的訪問內(nèi)存,所以內(nèi)存延遲也沒有那么影響性能了,當(dāng)然肯定還是越低越好,所以姑且算是個需要改進的地方。使用雙 Die 的設(shè)計主要是為了提高良品率,提高產(chǎn)能,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 ?二、超頻性能方面,仍然是一個大問題,由于默認(rèn)電壓過高,如果想要把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換用較好的水冷,可上升的頻率在 300Mhz 左右,再提高電壓巨大的發(fā)熱量會成為一大問題。但是由于 IPC 的性能提升,這幾百兆的頻率性能提升是巨大的,我們?nèi)匀豢梢韵?2600 一樣享受到免費的性能升級,3600 免費升級成 3600X,何樂不為呢。
? ?最后說說購買建議
? ?3600 和 3600X 這兩者之間,我還是推薦選擇 3600,兩者頻率差 200Mhz,價格差距 400 軟妹幣,但是緩存大小完全一致,我們?nèi)匀豢梢酝ㄟ^超頻的方式免費升級這顆處理器,我使用 1.37V 就能超頻到 3600X 的水平了,1599 的價格確實要更香一點,買爆啊。
? ?目前的 X570 主板售價普遍較高,連性價比超高的妖擎都叫價 3000+,一方面是因為 AMD X570 芯片組漲價不少,第二是 X470 B450 仍有大把庫存,所以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淀之后,這個價格才會慢慢走低。
? ?目前因為主板 PCB 電路的問題,老款芯片組無法通過升級 BIOS 支持到 PCIE Gen4(4.0),所以想要購買 Gen4 的 NVME SSD 和顯卡的同學(xué)就有點尷尬了,要么加錢上 X570,要么在做一段時間的等等黨。但是目前又有一個好消息,從某 QQ 群得知,妖擎正在對自家的 B450(M) 鋼鐵傳奇進行升級,后續(xù)將會提供特殊 BIOS 支持 Gen4(果然妖擎名不虛傳),大概是因為這兩塊主板相對于之前的 AM4 主板研發(fā)時間較晚,廠商在后期完全可以按照 Gen4 的標(biāo)準(zhǔn)來研發(fā)主板,然后主板上的第一條 PCIE x16 和一條 NVME 全部直連 CPU,所以理論上 CPU 支持 Gen4,然后在 BIOS 上做做手腳,主板直連 CPU 的 PCIE 也就支持 Gen4 了,不知道其他家主板廠商作何感想呢?。3600+B450 鋼鐵傳奇,699 的主板加上 1599 的 CPU,而且依舊能夠享受到 Gen4 的最新技術(shù),你問我支持不支持,那我一定是支持的,買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