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游安徽 | 墨子巷:翰墨飄香的老城風情
一條老街,一段歷史,幾代人的記憶。地處安慶中心城區(qū)的迎江區(qū),有一條年代久遠的文化小巷——墨子巷,這條底蘊深厚的街巷,鐫刻著過往,見證著城市的繁榮與變遷。
墨子巷,分大小兩條,一條西始學宮,東至清節(jié)堂;另一條交錯的小巷,從倒扒獅的鴛鴦柵延伸到臥石巷、蓄水池,民間稱“大墨子巷”與“小墨子巷”。

墨子巷作為安慶出名的老街,之所以以墨子為名,并不意味著與墨子有什么關聯,卻與“文房四寶”中的徽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相傳徽州人來安慶多以開筆墨店為主,銷售徽墨、筆、硯、宣紙。民國之前,墨子巷內翰墨飄香,多家筆墨店在此經營,頗負盛名的徽州會館也坐落于此,街巷便有了“墨子巷”之名。
作為20世紀初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徽州會館占地近5000平方,有著典型的徽派建筑風格,大門兩側置有石獅與抱鼓石,馬頭高墻,石雕漏窗,十分氣派。巷內兩側商鋪鱗次櫛比,商品琳瑯滿目,吸引著大江南北的客商和能工巧匠。
1926年,安徽郵務管理局在巷西建起辦公大樓,典型的西洋古典式二層建筑,布局新穎,青磚混凝土框架結構,在當時的安慶屬于為數不多的歐式建筑之一,使大墨子巷名聲大噪。
如今,郵局還在墨子巷內,徽州會館卻早已沒了蹤跡,陽光傾灑下,墨子巷有些時光的痕跡,它在此靜靜守候,在這些擱淺在歲月里的素簡時光,無言地向人們訴說著當下和過往,在平凡的日子里敦厚又慈祥。(迎江區(qū)文化和旅游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