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雷諾卡車嗎?2010年左右江浙地區(qū)采購過一批,實拍帶你看配置
雷諾的乘用車在前不久告別了中國市場,這讓我想起了許多年前慘淡收場的商用車業(yè)務,然而在國六時代的到來,雷諾在國內僅剩的消防車業(yè)務也向我們揮手告別了?,F(xiàn)在的大市場環(huán)境而言雷諾卡車確實不是太適合國情了,但是在十幾年前進口車百家爭鳴的時候雷諾也擁有過一段輝煌的經歷。

普雷米姆作為在中國最暢銷的車型,2010年之前在江浙滬地區(qū)有著大量的市場,但是相比于其他幾家進口車品牌,這份來自法蘭西的浪漫還是顯得小眾了一些。從雷諾退出中國之后,沃爾沃接手了雷諾商用車的維修保養(yǎng)業(yè)務,自此市面上現(xiàn)存的雷諾重卡就越來越少,普雷米姆也將是一款即將消失在公路上的車型。

筆者見到普雷米姆的次數(shù)也是屈指可數(shù),但是對于這款駕駛室,想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因為這款駕駛室的結構框架的典型的龍骨式架構,這套架構最后被柳州汽車廠引進,進而成就了后面的霸龍系列卡車,典型代表就是霸龍507,直至今日,在乘龍重卡的身上還流淌著雷諾普雷米姆的血液。

普雷米姆的外觀設計雖說沒有馬格農那樣別致,但是也散發(fā)著法蘭西氣息,笑臉式的前進氣格柵極度的對稱,車標沒有像常規(guī)的重卡設計在格柵內部,而是單獨設立于格柵下方。

進入大陸的雷諾普雷米姆牽引車配置比較單一,絕大多數(shù)都是高頂?shù)?X4牽引車,當然還伴隨著小部分4X2高頂/平頂牽引車與極少數(shù)的中提升橋車型。
實拍的這批車外廓尺寸7090x2550x4000(mm),該尺寸為隨車數(shù)據提供,高度是加上導流罩之后的總高速,如果沒有導流罩的話,雷諾普雷米姆的車高一般在3.8米左右。

雷諾家族的特立獨行在這輛車的許多地方都有體現(xiàn),像照地鏡便是,不同于市面上的重卡,普雷米姆的照地鏡布置在玻璃的正上方,采用的是大弧度方形鏡,以保證駕駛員能觀察到整個前方。

后視鏡的布置是主鏡在上副鏡在下,此布局與斯堪尼亞、依維柯相同,而且這個還是看似整體,實際能自由活動的分體后視鏡。

雷諾普雷米姆也算是歐卡中較早使用亞克力燈罩的重卡,經過十余年風雨的洗禮,大燈的燈殼早已氧化發(fā)黃,但是內部近光、遠光、轉向燈的布局依稀還能觀察到。

PREMIUM LANDER,普雷米姆太空艙。在早期的雷諾普雷米姆上都會有這樣一個標識,以表明這款車的型號。

雷諾普雷米姆使用了漸進式的蹬車踏步,上車就像走樓梯一樣輕松,最上面一階踏步與駕駛室是一體式設計,踏板均為金屬制鏤空造型。

拉開車門便能觀察到這輛車的名牌,車架號、長寬高和載荷噸位都有標注。

雷諾普雷米姆上搭載的應該是由伊思靈供應的氣囊減震座椅,在當年就有減震軟硬阻尼調節(jié)、高度調節(jié)和一鍵充放氣,搭配上四點式減震的駕駛室,這款車的舒適度應該是不錯的。

雷諾的方向盤設計很有意思,大氣囊蓋的造型和乘用車產品如出一轍,它的多功能按鍵是放在了方向盤兩側偏下的位置,左側定速巡航按鍵隨動,右側多媒體控制是固定在游絲底座上的,到現(xiàn)在這種有意思的設計可能真的看不到了。

給多媒體控制來個特寫,上、下、右方位都設置了按鍵,操作性很強。

雷諾這個車的配置和按鍵還是蠻有意思的,方向柱左面區(qū)域的這油箱和水的按鍵應該是油水分離器,當年的國三車,配上一個油水分離器,細節(jié)啊。

再來看主中控臺,定速巡航按鍵的總開關在這,從這上面也能調速度,下面是兩個差速鎖的開關,分別是軸間差速鎖和輪間差速鎖,這也就意味著它是一個雙驅車型。

從空調面板的溫度來看這輛車配置的是手動的空調,但是隨處可見的法蘭西浪漫在這輛車上也有所體現(xiàn),它的空調風量旋鈕和內外循環(huán)做到了一起,這樣設計是不是很少見?

車內的娛樂系統(tǒng)不像現(xiàn)在一樣有各種液晶大屏,在當時高級點的車也就是普通的多媒體機頭,雷諾普雷米姆上面這個還能高級點,索尼的A250,能插碟,支持AUX,在當時應該還帶一個小遙控器,是法系意系車配置比較多的一個機頭。

雷諾的變速箱擋把用的是現(xiàn)在天龍DT14相同操作的雙高低閥擋把,但是在擋把上沒有標注掛擋的序列,只有一個大號的雷諾LOGO。

掛擋的序列和高低閥切換方式在手剎的位置,前進擋掛擋有4個位置,共有16速,空擋還在最右面。

15年的時間,內飾成色已經被糟蹋得不行了,當然這個成色不好也有材料的鍋在里面,雷諾的內飾用的是一種類似親膚材質的工作臺表層處理工藝,前期質感不錯,后期就很容易劃傷,老化。

都說雷諾的駕駛室成就了霸龍,而發(fā)動機成就了天龍,但是在這輛雷諾普雷米姆上,使用的不是與天龍相同的Dci發(fā)動機,而是后期經過改進的DXi,排量同樣是11升,但是馬力上有所增加,像這輛車就是440匹的馬力,在歐III排放的標準下,是這臺11升排量發(fā)動機的最高輸出水平。到了歐IV的時代,雷諾普雷米姆向大陸市場投放了更為先進的DXi 13機型,馬力就是480匹起步了。

裸露的發(fā)動機部分,可以看到氣門室這一塊有滲油現(xiàn)象。

變速箱是由采埃孚提供,16速手動箱,體積比現(xiàn)在在汕德卡、歐曼等車型上看到的16速采埃孚箱子要小一些,內部幾根軸的結構也不一樣。

這輛車的后橋是并裝雙聯(lián)驅動,懸架在當年就是輕量化的高強度鋼板,前3后3的布局,后面帶平衡軸和倒置騎馬卡螺栓。

可能是出于當時國內的路況考慮,引進的雷諾牽引車絕大多數(shù)都是配的輪邊減速橋,橋殼離地間隙高,驅動力強一些。配備單級減速橋的雷諾重卡應該是自動擋氣囊橋的4X2車多一些,那時候的雷諾還用的是12顆螺絲的“大橋”。

后方縱向V型穩(wěn)定桿特寫,這個車很意外的是還帶著EBS,在那個年代帶有ABS的重卡都鮮有。

后方特寫,鞍座已經拆除,隱隱約約能看出這輛車做了一個局部而層車架的加強,尾梁相比現(xiàn)在的車而言細了不少,尾燈也有一只用的是替代品。但是在15年的運行周期內,大梁是沒有太大的銹跡的,在當時雷諾的制造工藝應該還算是好的,只不過后面風燭殘年之際車子的維護就不再看重了,也導致了現(xiàn)在看到的成色。

干燥罐還是用的雷諾原廠產品。

保養(yǎng)貼的截止時間是2019,公里數(shù)150多萬,后面的雷諾在沒有了自己的銷售服務網絡之后,保養(yǎng)維修方面在官方渠道下只能依靠自己的老東家沃爾沃來進行。

這一組照片拍攝于2021年的夏天,這時候正值國三車拒審報廢,加上這些車的維護欠佳,便有了這次在拆車廠的“邂逅”。其實仔細品味一下雷諾這款車,便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臺很有意思的重卡,在當年吧,它的配置還挺高,設計上就遵循著法蘭西浪漫的原則,價格呢,應該也不敵一線品牌,但是因為口碑,售后和自己老東家沃爾沃的干擾下,還是退出了大陸市場,我們也就無緣雷諾T系重卡了。不過對于普雷米姆這款車,還是要心存感謝,一個品牌成就東風與霸龍兩款車......
還是那句話,老車,且看且珍惜吧。
文圖:牛藝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