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中文和英文易混的發(fā)音 01 【文祖小t】舌葉音和翹舌音


溫馨提示:部分字符可能無法正常顯示。

上個系列先告一段落,匆匆開了新的系列。
我們來研究一下中文和英文易混的發(fā)音。
首先是最容易混淆的英文的舌葉音和中文的翹舌音。
之前我曾介紹過,英語的[d?] [t?] [?] [?]并不對應中文的zh ch sh r。

1.清濁or送氣
首先,中文中zh和ch的區(qū)別不是清濁音的區(qū)別,而是送氣與否的區(qū)別。zh是不送氣音,ch是送氣音。不送氣音與濁音的區(qū)別是是否振動聲帶。只有濁音振動聲帶。

2.舌頭的位置
你看,英文的四個舌葉音,是發(fā)音時舌尖頂在上牙齦后。如果哪個老師說舌葉音就是把舌頭翹起來,那么這個老師說的一定是錯的。
而中文的zh ch sh r完全是翹舌音。這點呢,小學一年級老師就反復強調。這些發(fā)音是要把舌頭往后翹。有些以漢語為母語的人會發(fā)錯翹舌音,因為他們舌頭翹得不夠往后,剛翹到上牙齦后就不翹了,就錯誤地發(fā)成了舌葉音。(詳見CV3369645,當然這個是up很早時寫的屑文章)
還有的人會刻意地在說英語時,把帶有jqx的中國地名的jqx發(fā)成翹舌音。
比如北京(Beijing)這個詞,老外可能只是把j發(fā)成舌葉音,可這些人會刻意發(fā)成翹舌音,來表明自己的英語多么“地道”,雖然十分不地道。
說英語時只要把舌頭翹到上牙齦后就可以了。翹舌音要翹到上顎前部。

順便一提,翹舌音也叫舌尖后音。
然后up在CV3369645中把舌葉音叫成了齦后音,其實齒齦后音包括了翹舌音和舌葉音等發(fā)音。所以up當時說得并不特別明確,現在明確了,叫舌葉音。

喜歡請關注 點贊 投幣 收藏 轉發(fā) 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