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期末考試試卷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術基礎》
一、是非題(請在正確的題后標出“√”,在錯誤的題后標出“×”,每題1分,共10分)
1.因為單晶體是各向異性的,所以實際應用的金屬材料在各個方向上的性能也是不相同的。 ? ?( ?× ?)
2.合金的基本相包括固溶體、金屬化合物和這兩者的機械混合物三大類。 ? ?( ? × )
3.Fe3CⅠ與 Fe3Cll的形態(tài)與晶體結構均不相同。( ?× ?)
4.淬火加高溫回火處理稱為調(diào)質(zhì)處理。處理后獲得回火馬氏體組織,具有綜合力學性
能好的特點。(× ? )
5.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纖維直徑越小,增強效果越明顯。 ( ? √ )
6.陶瓷材料中有晶體相、固溶體相和氣相共存。 ? ( ?√ )
7.鑄造生產(chǎn)特別適合于制造受力較大或受力復雜的零件毛坯。 ? ?( ? × )
8.鑄鐵可以經(jīng)過熱處理改變基體組織和石墨形態(tài)。 ( ? × ? )
9.手工電弧焊、埋弧自動焊、氬弧焊和氣體保護焊屬于熔化焊。( ?√ ?)
10.貝氏體是過冷奧氏體中溫轉變產(chǎn)物,在轉變過程中,碳原子能進行短距離的擴散,
而鐵原子不能進行擴散。 (√ ? )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6分)
1、塑料制品的玻璃化溫度( ?b ?)為好,橡膠制品的玻璃化溫度( ? ?)為好
?1)低,高 ? ?2)高,低 ? ?3)高,高 4)低,低
2、下列屬于熱固性塑料的有 ?( ? c ? )
?1)PA ? ? 2)PP ? ? 3)環(huán)氧樹脂 4)PVC
3、隨著冷塑性變形量的增加,金屬材料的( ? ? b ? ? ? ? ? ?)
1)強硬度下降,塑韌性提高 ? ? ?2)強硬度提高,塑韌性下降 ? ? ? ?3)強硬度和塑韌性都下降 ? ? 4)強硬度和塑韌性都提高 ? ? ?5)強硬度和塑韌性沒有變化
4、下列鑄造合金中,鑄造工藝性能最好的是:( a ? ? ? ? ? ?)
1)灰口鑄鐵 ? ? ?2)鑄鋼 ? ? ? 3)鑄造銅合金 ? ? ? ?4 )鑄造鋁合金
5、形狀復雜的高熔點難切削合金精密鑄件的鑄造應采用( ?b ?)
1)金屬型鑄造 ? ?2)熔模鑄造 ? ?3)壓力鑄造 4)低壓鑄造
6、鑄造時冒口的主要作用是( ?b ? )
1)增加局部冷卻速度 ?2)補償液態(tài)金屬,排氣及集渣
3)提高流動性 4)實現(xiàn)順序凝固
7、粉末壓制適應于:( ?ade ? ? ? ? ? ?)
1)大批量生產(chǎn) ? ? ? ? 2)單件小批量生產(chǎn) ? ? ? ? ?3)大型件生產(chǎn) ?
4)難熔、極硬、陶瓷類材料的零件生產(chǎn) ? ? ? ? ? ? ?5)多孔類構件生產(chǎn)
8、下列產(chǎn)品或制品中,哪些通常是由固態(tài)連接成形獲得毛坯或成品的:( ? ade ? ? ? ? ? )
1)液化氣瓶 ? ?2)發(fā)動機的曲軸 ? ?3)含油滑動軸承 ? ?4)鋼質(zhì)桌椅 ? 5)玻璃魚缸
9、 鑄鐵難以焊接是因為( abc ? ? ? )
1、接頭處易形成硬脆的Fe3C ? ? ? ? 2、抗拉強度低、塑性差
3、易產(chǎn)生氣孔、夾渣 ? 4、焊縫易析出石墨
10.鑄造成形( ac d ? ? ? )。 ?
1、工序較多,鑄件品質(zhì)不夠穩(wěn)定 2、鑄件力學性能好
3、易產(chǎn)生組織缺陷 4、鑄件的材質(zhì)和形狀尺寸幾乎不受限制
11.注射成形適于( abd ? ? ? ?)
1、大批量生產(chǎn) 2、形狀復雜、尺寸精確件生產(chǎn)
3、帶金屬嵌件生產(chǎn) 4、熱塑性塑料、橡膠件生產(chǎn)
12. 擠出成形可生產(chǎn)( abc ? ? ? )
1、型材 2電線包皮 3、農(nóng)用膜 4、電視機殼
13. 下列說法正確的為( abc ? ? )
1、橡膠可由注射、模壓、擠出、輥軋等成形法生產(chǎn)產(chǎn)品 2、橡膠硫化即指交聯(lián)固化
3、硫化前的橡膠稱生膠 ? ? ? ? ? ? ? ? ? ? ? ? ? ? ? 4、天然橡膠無需硫化
14. 材料成形技術方案擬定的一般原則為:abc
1、零件所選材料與成形技術應相適宜
2、零件所選材料與成形技術的現(xiàn)實可能性與經(jīng)濟性
3、材料成形技術的安全性 ? ? ? ? ?4、材料性能的好壞
15.經(jīng)淬火+低溫回火后可能為“高碳回火馬氏體+碳化物+少量殘余奧氏體”組織的鋼為 ( ?abcd ? ? ? ? ?)
1、T9 ? ? ?2、Cr12MoV ? ? 3、9SiCr ? ? ?4、W18Cr4V ? ?
16.鋼中珠光體組織為 ( ?acd ? ? ? ? ? )
1、共析產(chǎn)物 ? ? ?2、共晶產(chǎn)物 ? ? 3、兩相組織 ? ? ?4、機械混合物 ?
17、下列適于作高溫耐熱零件的材料為 ? ( ?ad ? ? ?)
1、陶瓷 ? ? ? 2、玻璃鋼 ? ? ? 3、40Cr ? ? ? 4、12CrMoV ? ?
18、機床主軸可由: ? 1、45#鋼,調(diào)質(zhì)+表面淬火+低溫回火;
2、40Cr,調(diào)質(zhì)+表面淬火+低溫回火;
3、20CrMnTi,滲碳+淬火+低溫回火;
4、38CrMoAl,調(diào)質(zhì)+氮化。
上述幾種材料及強化工藝中:
1)成本最低的是 a ? ? ,最抗沖擊及抗重載的為 c ? ? ? ?,精度高且變形最小的為 d ? ? 。
2)淬硬性最高的為 a ? ,最低的為 c ? ?,最耐熱耐蝕的為 d ? ? 。
3)軸心部可能為低碳馬氏體,表層為高碳馬氏體的為 c ? ?;表面、心部成分相同的為 ab ? ? 。
三、填空題(共20分)
已知下列工程材料的牌號,請按順序填出表格。(每格1分,共20分)
材料
種類
大致成分
強化方式
性能特點
應用舉例
Q235
ZL102
W18Cr4V
RuT300
四、簡答題(共 16分)
1.根據(jù)鐵碳相圖,分析產(chǎn)生下列現(xiàn)象的原因:(9分)
? ?(1)含碳量為1.0%的鋼比含碳量為0.5%的鋼硬度高;
? ?(2)在室溫下,含碳0.8%的鋼的強度比含碳1.2%的鋼高;
(3)在1l00℃時,含碳為0.4%的鋼能進行鍛造,而含碳為4.0%的白口鐵不能進行鍛造。
1.答:原因分析:
(1)從鐵碳相圖分析可知,碳鋼在平衡狀態(tài)下是由F和Fe3C兩相組成。F具有良好塑性,而Fe3C硬而脆。鋼中含碳量較低時,F(xiàn)e3C以層片狀分布于F中,隨含碳量增高,F(xiàn)e3C數(shù)量越多,對位錯運動的阻力越大,其強度、硬度越高,塑性、韌性越低。(3分)
(2)當鋼的含碳量超過0.9%時,沿晶界呈現(xiàn)網(wǎng)狀分布的Fe3CⅡ,隨含碳量增加,其數(shù)量越多,網(wǎng)絡越厚越完整,晶粒間的結合力越弱,因此,鋼的強度隨含碳量的提高而降低。 (3分)
(3)含0.4%C的鋼為亞共析鋼,加熱到1100℃時,已全部轉變?yōu)閱蜗郃組織,塑性
好,變形抗力小,具有良好的鍛造性能;而含4.0%C的白口鑄鐵,由于含碳量高,加熱到
1100℃時,組織中含有大量的Ld(A+Fe3C)和Fe3CⅡ,鍛造性能很差,故不能進行鍛造。(3分)
2.請為下列零件選擇合適的毛坯生產(chǎn)方法或工藝:(7分)
(1) 汽車油箱;(2)成批大量生產(chǎn)的變速箱體;(3)單件生產(chǎn)的鋼質(zhì)機架;(4)形狀簡單、承載能力較大的鋼軸;(5) 發(fā)動機活塞;(6) 船體;(7)汽車發(fā)動機上的曲軸。
五、綜合分析題(共28分)
1、現(xiàn)用38CrMoAl 制造高精度磨床的主軸其加工工藝路線如下:下料 → 鍛造 →( ? ? ? ? )→ 粗加工 →( ? ? ? ? )→ 精加工 →( ? ? ? ?)→ 粗磨 ?→( ? ? ? ? )→精磨。
試解答下列問題: ?(13分)
1) 將熱處理工藝:調(diào)質(zhì),氮化,消除應力,退火填入上述括號內(nèi);(4分)
2) 粗加工前熱處理工藝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3) 粗磨前、后的熱處理工藝各起什么作用?(3分)
4) 在使用狀態(tài)下,該軸的截面組織是什么?性能如何?(4分)
2.按材料成形時的狀態(tài)來分,成形技術的成形原理主要有幾類?它們各有何種特點以及
應用范圍如何?(15分)
鑄造——液態(tài)凝固成形,材質(zhì)為金屬材料尤其是脆性材料(如鑄鐵,鑄造鋁合金等)的各類零件尤其是內(nèi)腔復雜的零件的毛坯生產(chǎn);(3分)
鍛造(壓力加工)———固態(tài)塑變成形,材質(zhì)主要是韌性金屬材料的無內(nèi)腔或內(nèi)腔簡單的毛坯或半成品或零件的生產(chǎn);(3分)
焊接——固態(tài)連接成形,主要是各類材質(zhì)為韌性金屬材料的構件連接;(3分)
粉末壓制(粉末冶金)——顆粒態(tài)成形,原材料為顆粒狀的各類零件或半成品的生產(chǎn);(3分)
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成形——粘流(膠質(zhì))態(tài)固化成形,各類塑料或橡膠制品的生產(chǎn)。(3分)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術基礎》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是非題
1.×;2.×;3.×;4.×;5.√;6.√;7.×;8.×;9.√;10.√。
(二)不定項選擇題
1-2); 2-3); 3-2); 4-1); 5-2); 6-2); 7-1),4),5); 8-1),4),5); 9-1,2,3; ;10-1,3,4; ?11-1,2,4; 12-1,2,3;13-1,2,3;14-1,2,3;15-1,2,3,4;16-1,3,4;17-1,4;18-1)1;3;4;18-2)1;3;4;18-3)3;1/2;
(三) 填空題(共20分)
1.答
材料
種類
大致成分
強化方式
性能特點
應用舉例
Q235
碳素結構鋼
C%≤0.22%;合金總量<5%
強度一般,塑性較好;易塑變成形及焊接
金屬結構件、鋼板、鋼筋、型鋼、短軸、心軸、螺母、焊接件等
ZL102
鑄造 硅合金
Si:8—25%,余為Al
變質(zhì)處理
力學性能不如變形鋁 合金,但鑄造性能好
形狀復雜的零件,如飛機、儀表零件,抽水機殼體
W18Cr4V
高速鋼
高碳;W18%;Cr4%V<1.5%
鍛造,淬火+回火;彌散強化
高耐磨性、高熱硬性
高速切削或形狀復雜的刃具等
RuT300
蠕墨鑄鐵
高碳,高硅,低硫,低磷C=3.2%
孕育處理,蠕化處理
抗壓強度較高,承受熱循環(huán)負荷好,鑄造性較好
缸蓋、汽缸套、玻璃模等零件
四、簡答題(共 16分)
?1.答:原因分析:(1)從鐵碳相圖分析可知,碳鋼在平衡狀態(tài)下是由F和Fe3C兩相組成。F具有良好塑性,而Fe3C硬而脆。鋼中含碳量較低時,F(xiàn)e3C以層片狀分布于F中,隨含碳量增高,F(xiàn)e3C數(shù)量越多,對位錯運動的阻力越大,其強度、硬度越高,塑性、韌性越低。(3分)(2)當鋼的含碳量超過0.9%時,沿晶界呈現(xiàn)網(wǎng)狀分布的Fe3CⅡ,隨含碳量增加,其數(shù)量越多,網(wǎng)絡越厚越完整,晶粒間的結合力越弱,因此,鋼的強度隨含碳量的提高而降低。(3分)
(3)含0.4%C的鋼為亞共析鋼,加熱到1100℃時,已全部轉變?yōu)閱蜗郃組織,塑性
好,變形抗力小,具有良好的鍛造性能;而含4.0%C的白口鑄鐵,由于含碳量高,加熱到
1100℃時,組織中含有大量的Ld(A+Fe3C)和Fe3CⅡ,鍛造性能很差,故不能進行鍛造。(3分)
2.答:(1)冷沖壓—沖壓件;(2)砂型鑄造—鑄件;(3)電弧焊—焊接件;(4)鍛造—鍛件;(5)鑄造—鑄件;(6) 電弧焊—焊接件;(7) 鑄造—鑄件。
(五)綜合分析題
1.答:
1)退火,調(diào)質(zhì),消除應力,氮化。(4分)
2)粗加工前的退火是為了穩(wěn)定工件內(nèi)部組織,消除鍛造內(nèi)應力等,為后續(xù)熱處理和表面強化做組織準備。(2分)
3)粗磨前對工件進行消除應力退火,以消除機加工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內(nèi)應力,防止工件尺寸變化和變形;粗磨后的氮化在于使工件表面形成氮化物層,以顯著提高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疲勞強度和抗蝕性。(3分)
4)表面是氮化物層(如AlN, CrN, MoN等),硬度為950~1100HV,耐磨性好且抗蝕也好;
心部為回火索氏體;有較高強度和足夠的韌性。(4分)
2.答:
鑄造——液態(tài)凝固成形,材質(zhì)為金屬材料尤其是脆性材料(如鑄鐵,鑄造鋁合金等)的各類零件尤其是內(nèi)腔復雜的零件的毛坯生產(chǎn);(3分)
鍛造(壓力加工)———固態(tài)塑變成形,材質(zhì)主要是韌性金屬材料的無內(nèi)腔或內(nèi)腔簡單的毛坯或半成品或零件的生產(chǎn);(3分)
焊接——固態(tài)連接成形,主要是各類材質(zhì)為韌性金屬材料的構件連接;(3分)
粉末壓制(粉末冶金)——顆粒態(tài)成形,原材料為顆粒狀的各類零件或半成品的生產(chǎn);(3分)
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成形——粘流(膠質(zhì))態(tài)固化成形,各類塑料或橡膠制品的生產(chǎn)。(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