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人馬大姐》——一部不尷不尬的英達(dá)喜劇
開門見山,《閑人馬大姐》是好劇,但我不愛看,攏共看了十集左右就棄了。
英達(dá)+梁左+蔡明+李建華、呂小品、劉金山等黃金配角,我以為這個陣容至少得攢出個這個:

結(jié)果你給我搞了個這個:

《閑人馬大姐》跟《康熙王朝》一樣都是制作精良深受歡迎的優(yōu)秀電視劇,但從類型片的角度來看,前者之于情景喜劇與后者之于歷史正劇,總讓人覺得有點(diǎn)牙磣。誰讓英達(dá)團(tuán)隊開局即巔峰,上來就搞出來《我愛我家》這么一部神劇。以下純屬個人看法,歡迎批評:
1.蔡明之于宋丹丹,相當(dāng)于《三國演義》里的曹真之于《三國志》里的司馬懿,在我看來蔡明還不如楊立新。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在我眼里楊立新就是二流演員,唯一出彩的角色就是賈志國)
大女主不靈,整個戲就失了一半。就《我愛我家》而言,人?;畹膭〖簧伲热缯f《親家母到咱家》、《失去的記憶》、《姑媽從大洋彼岸來》,如果沒有韓影、宋丹丹、李婉芬的精彩演繹,整個故事都是要大打折扣的。蔡明本身就是努力型選手,能把老太太演得不撒湯不漏水就不錯了,還敢對她有什么期待嗎?

2.劇情無聊且詭異。
反正抄自己又不算抄:
上來就讓馬大姐把自己“優(yōu)化”了;
名門之后的把戲,自然也二度登場;
賈家都為了空調(diào)折騰來折騰去的,王援朝家也不可幸免;
當(dāng)然,身世之謎也不得不品嘗,于是就誕生了中國情景喜劇史上的名場面,即傳說中的“痛說GM家史”一集。據(jù)說極其詭異,所以被剪掉了。
我不認(rèn)為情景喜劇必須完全圖一樂,可以沒那么搞笑,看完了讓人有所思考,但你不能看完了讓人別扭,須知故作深刻本身一種淺薄。真有本事就去寫《雷雨》,別假模假式在情景喜劇里面摻信息量,把好好一家人寫的跟周樸園他們家似的,想樂樂不出,想深深不下。《我愛我家》總體來說還算平衡好了,到了《閑人馬大姐》基本是玩雜了。
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一句話:沒活可以咬打火機(jī)!
3.我一直認(rèn)為梁左對于底層人民的描繪是一種漫畫式的??贪逵∠鬂M滿,生動而不深刻。這一點(diǎn)在《我愛我家》里沒有問題,畢竟他們是陪襯是小丑是包袱的來源,但一下子把鏡頭對準(zhǔn)他們把他們當(dāng)做主角,就壞了。
舉個例子,《馬大姐愛家鄉(xiāng)》一集,馬大姐探母回來,王援朝爺倆冷嘲熱諷的。甭問,又是在復(fù)刻賈家人對老和同志的態(tài)度。這里的核心沖突就在于高干家庭和小市民家庭的隔閡與差異。
可問題在于你爺倆憑什么看不上馬大姐娘家?
憑你王援朝在社科院看大門?
憑你王艾嘉讀書不成工作不成除了搞破鞋啥啥不成?
都是勞動人民,誰看不起誰???
肯定有人告訴我,這是因為馬大姐下崗了。
當(dāng)然,整個戲就是展現(xiàn)這么一個沖突,下崗以后的馬大姐一直在折騰,卻一直也不得志,被這么兩口人壓著。(其實我覺得蔡明的喜劇事業(yè)也是這樣)但你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東西未免有些不對勁,說白了,寫過了。合著下崗了就爹不是爹,媽不是媽的。
為了制造沖突而制造沖突,為了突出笑點(diǎn)而突出笑點(diǎn)!
隨著《我愛我家》的熱播,梁左在一些人心目中都快封圣了。我就納悶了,誰家圣人是寫電視劇寫相聲的???梁左自己都將其視為左道旁門,一心想在小說上大展宏圖呢!先神話梁左,再“細(xì)思極恐”,繼而以陰謀論解讀作品,給《我愛我家》抹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仿佛是審查體制下的漏網(wǎng)之魚,最后彰顯自己品味非凡、卓爾不群。我覺得要真是這樣,咱還是別看電視劇了,回頭找個班上上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