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藝社教育:漫畫人物的形體結構應該如何掌握?
在透視的訓練之后我們普遍掌握了各種基本方體(正方體、長方體)的結構表達。那么在這個階段我們通常也會跟紙面繪畫學習一樣,開始對各類幾何石膏體到逐漸復雜的頭像石膏來進行結構訓練。在這一步里,我們的素描還是基本注重用線條表達結構不需要“上調子”,只畫結構素描。
不管是簡單的石膏幾何體,還是復雜的頭像石膏,結構都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接下來,云藝社教育就來給大家具體講解一下關于漫畫人物形體結構的繪制重點吧!
1.首先注重培養(yǎng)整體意識,通過不斷的橫行對比、縱向對比確定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
我們要訓練在看到作畫對象的時候就先在腦子里開始產生相應的網格,這是為了讓我們用于比對圖中各個不用元素之間的位置關系和線段之間的長度關系。
而在我們腦海里打格子來左右對比的時候除了各部分之間互相對比,也一定要學會把畫面的上下左右的四個邊線利用起來。
學會不光只注意單個物體上的長寬,同樣重要的是注全部物體的整體長寬跟四條邊框的對比。其實我們希望更好的是,先注意整體跟邊框關系,再從中分出單個物體。
2.通過找到結構突出的關鍵轉折點,并用主要用直線連接,形成用幾何形對外輪廓的概括能力和觀察習慣。
關鍵點可以先從上下左右的頂點開始確定物體在畫面中整體位置。
3.在把握結構時,不能只是單角度看著畫,要想象成多角度“摸”著物體畫,并注重理解線跟面因為角度而產生的轉換關系。
所謂“摸著畫”,就像額頭的綠色區(qū)域,我們很容易像右圖這樣沒有對這種小轉折的兩個面進行區(qū)分。而實際上應該像中間的圖一樣有小的區(qū)分,這一點其實也該注意到兩旁的額頭來提醒自己。
關于線跟面的轉換: 我們要先知道線其實只是我們畫的時候用來表示兩個面的交界處、或者物體邊緣輪廓的一種符號概念,現實中并不存在。
以上就是云藝社教育給大家分享的關于漫畫人物形體結構的繪制重點。想要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點,請持續(xù)關注云藝社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