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常識午餐】
1. (單選)某市為落實“節(jié)能減排”政策,鼓勵全市出租車進行油改氣改造,并提供改造補貼。改造后的出租車,不僅尾氣排放得到了顯著改善,運營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但由于受加氣站數(shù)量的限制,“加氣難”又使出租車司機抱怨連連。這一情況說明了:
A.任何公共政策都不可能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
B.相關配套措施的完善程度是確保政策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
C.政府出臺公共政策是為了解決那些市場機制不能解決的問題
D.吸納社會公眾廣泛參與是提升政策執(zhí)行質(zhì)量的重要條件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學。
第二步,根據(jù)題干關鍵信息“受加氣站數(shù)量的限制”可知,加氣站屬于落實“節(jié)能減排政策”的配套措施,同時也說明配套措施不健全,導致出租車“加氣難”,引起了出租車司機的抱怨。如不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會導致無法落實好“節(jié)能減排”政策。由此可見,相關配套措施的完善程度是確保政策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
A項:公共政策不能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社會問題的解決需要國家、社會、企業(yè)、個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與題干無關,屬于干擾項。
C項:政府出臺公共政策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人民,而不僅僅是為了解決那些市場機制不能解決的問題。D項:政策執(zhí)行質(zhì)量是由政策的制定者、執(zhí)行者、受益者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決定的。廣泛吸納社會公眾意見,提高公眾參與程度是提升政策執(zhí)行質(zhì)量的重要條件,但與題干無關,屬于干擾項。
解題技巧:本題可以采用主題詞對應法,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加氣站數(shù)量的限制”,選項中與此關鍵信息相對應的只有B項的“配套措施的完善程度”,可排除其他三項,直接選B項。
?
?
2. (單選)海洋動物科學考察的結(jié)果顯示,近十年來,許多海洋“有殼類”動物,如貝類、螺類和蝦蟹類等,其外殼有變薄、變軟的趨勢,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排放過度導致海水酸化
B.海水升溫導致海洋動物的生長成熟周期縮短
C.外殼輕便的海洋動物更易于游動、捕食和躲避天敵
D.海洋“有殼類”動物面臨食物短缺的困境,經(jīng)常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海洋動物。
第二步,二氧化碳溶于水中發(fā)生化學反應會生成碳酸,導致海洋酸化?!坝袣ゎ悺眲游锏臍ぶ饕煞譃樘妓徕}和少量的殼質(zhì)素,能與酸發(fā)生化學反應,從而導致其殼變薄、變軟。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
B項:海洋動物的生長周期由其動物屬性決定,且海洋動物的生長周期與其殼變薄、變軟沒有必然關系。
C項:“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外殼是貝類、螺類和蝦蟹類的“盾牌”,它們并不會為了易于游動而放棄自我防護的工具。
D項:目前還沒有權威的研究表明海洋動物存在食物短缺的現(xiàn)象。
?
?
3. (單選)正義不僅要實現(xiàn),而且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xiàn),這句話體現(xiàn)了程序正義,即裁判結(jié)論要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裁判者必須確保裁判符合公正、正義的要求,下列說法違背了程序正義的是:
A.罰款應當由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收繳
B.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審判人員,應當回避
C.刑事案件的判處要重證據(jù),不輕信口供
D.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jīng)過詢問,質(zhì)證查證屬實后才能作為定案證據(jù)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程序正義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46條規(guī)定,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我國對罰款的處罰實行罰繳分離制度,即行政機關處罰,銀行代為收繳。A項中作出罰款決定的機構同時又是收繳罰款的機構,違背了程序正義。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
B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判人員嚴格執(zhí)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規(guī)定》第1條第5項規(guī)定,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審判人員應當自行回避。B項表述符合程序正義。
C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55條第1款規(guī)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jù),重調(diào)查研究,不輕信口供。C項表述符合程序正義。
D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61條規(guī)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jīng)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zhì)證并且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jù)。D項表述符合程序正義。
?
?
4.(單選)某新聞媒體欲結(jié)合12月份的重要紀念日、活動日等時間節(jié)點,推出系列公益廣告,這些公益廣告主題可以是:
A.防范艾滋病、宣傳憲法、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同胞
B.防范艾滋病、節(jié)約用水、紀念香港回歸
C.關愛殘疾人、節(jié)約糧食、紀念澳門回歸
D.宣傳勞動法、保障人權、紀念辛亥革命
【答案】A
【正確率】53%
【答題次數(shù)】1465次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科技-生活常識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
第二步,世界艾滋病日是12月1日;國家憲法日是12月4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12月13日。故A項滿足公益廣告發(fā)布的時間要求。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
B項:世界水日設立在每年的3月22日;香港回歸紀念日設立在每年的7月1日。都不符合12月份的時間點要求。
C項:國際殘疾人日設立在每年的12月3日;世界糧食日設立在每年的10月16日;澳門回歸紀念日設立在每年的12月20日。世界糧食日不符合12月份的時間點要求。
D項:國際勞動節(jié)設立在每年的5月1日;世界人權日設立在每年的12月10日;辛亥革命紀念日設立在每年的10月10日。國際勞動節(jié)和辛亥革命紀念日不符合12月份的時間點要求。
?
?
5. (單選)經(jīng)考古工作者發(fā)掘考證,禮制很早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墩f文解字·示部》云:“禮:履也,……從示從豊”,又云:“示: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甲骨文字集釋》云:“事神之器則為豊。”由此可以推斷,禮的原意是:
A.分等別貴賤
B.謙卑愛臣民
C.處世慎言行
D.敬神以祈福
【答案】D
【正確率】75%
【答題次數(shù)】1522次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人文-人文其它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第二步,“禮”最早出現(xiàn)在甲骨文中,與“豊(lǐ)”同源,豊是指古代祭祀用的禮器。根據(jù)“事神之器則為豊”可知,禮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本義為舉行儀禮,祭神求福。題干并未涉及貴賤、臣民、言行等信息。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無。
?
?
?
6. (單選)大量議案、提案是每年兩會的焦點。關于議案與提案的區(qū)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議案用于人大會議,提案用于政協(xié)會議
B.議案一經(jīng)通過便具有法律效力,提案沒有法律效力
C.議案內(nèi)容應在受案者職權范圍內(nèi),提案不限內(nèi)容
D.議案可由個人提出,提案必須由團體提出
【答案】D
【正確率】51%
【答題次數(shù)】1459次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法律-法律其它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議案與提案的區(qū)別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議案可以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及一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聯(lián)名提出。提案可以由政協(xié)委員以個人或者聯(lián)名方式提出;政協(xié)全體委員會議期間以小組或者聯(lián)組名義提出;參加政協(xié)的各黨派和人民團體,以本黨派、團體名義提出;政協(xié)各專門委員會以本專門委員會名義提出。由此可見,議案應由團體提出,提案可以由個人或團體提出。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
A項:議案是向人民代表大會提出、進行審議并作出決定的議事原案;提案是向政協(xié)會議提交并需討論決定的建議。
B項: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jīng)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人民政協(xié)是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政協(xié)委員提交提案是民主監(jiān)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
C項:議案的提出應在人大職權范圍內(nèi);政協(xié)提案實行提出提案的時間不限、內(nèi)容不限、人數(shù)不限的“三不限制”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