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鐘哲學】什么是主體,什么是意識形態(tài),什么是主體化(齊澤克《自由的深淵》)

主體化的過程:用自己的主人能指代替父親的(能指鏈上的),可以用自己的符號填充空白的主人能指。
主體化表示進入意識形態(tài):誤以為空白的主人能指是填充的,充實的。
當我們認為主人能指(愛情)(謊言)和積極的描述(忠貞、美好、熱烈)(虛偽、傷害)的關(guān)系是理所應當?shù)?、自然的、本就是這樣的、天然的,就會處于意識形態(tài)的捕獲中。主人能指變得不再是一個需要社會搶奪的位置。
主體性代表能指鏈出現(xiàn)的裂痕。
把自己放在一個主人能指的確定內(nèi)容(犬儒主義認為自己看破了謊言)時就失去了主體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