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后為什么會瘋?

今個聊一聊科舉吧。
說到科舉,
哎,魯迅的孔乙己中,
有這樣一句話
“你怎么連一個秀才都撈不到呢?”
意在嘲諷孔乙己。
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
不少人考不上,其中實在不乏名人大家。
最慘的就是徐渭,考了一輩子,都終生未中舉。
徐渭是何許人也?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呢。
稍微好一些的是蒲松齡,71歲中了貢士。
范進中舉的故事應(yīng)該各位都曉得一些。
范進為什么會瘋呢?
咱算一筆。
明朝276年,錄取了11萬舉人。
看起來挺多的。
但是一算。
每年只有398.5人中舉
當(dāng)然人是肯定不能0.5,因此只可能錄取398個人。
這樣算來,每年能通過鄉(xiāng)試的,竟不足400人。
后頭還有會試和殿試,還要再篩選,進士大概就是全國前一百的樣子。
感覺中個進士,跟中頭獎一樣的難。
不過對于某些人來說,科考真的不算什么。
比如蘇軾,20就是進士了,柳宗元21歲就是進士了。
杜甫也考過。
但是他考的時候撞到了權(quán)奸李林甫,李林甫一手“野無遺賢”,搞得所有應(yīng)考的人通通落選。
這就很難過了。
本來杜甫出身在一個有錢家庭,后頭因為科舉不中,加上干謁無果,最后竟散盡家財,窮困潦倒。
最后講講李白。
詩仙在重視詩詞歌賦的唐代,怎么連一個秀才都撈不到呢?
或許他是真的不愿意,不屑于這些,但是就已知史實來看,李白是有可能,不允許參加科舉的。
李白的身世成迷,有一種說法是李白根本就不是唐代中國的人,是外國偷渡的黑戶,沒上戶籍,因而考不了科舉。畢竟有一定的證據(jù)表明,李白出生于吉爾吉斯斯坦的碎葉城,郭沫若就是這樣認為的。
但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學(xué)術(shù)界普遍采納李白生于綿州昌隆縣青蓮鄉(xiāng)(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zhèn))的說法。
就此看來,或許他是真的不屑于參加科舉吧。
不過人家不科舉也沒關(guān)系,人家干謁搞得可好了,相比之下,杜甫實在是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