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的三眼花翎有多貴重?滿清200多年僅7人擁有,和珅都沒資格
如果你在清朝政府為官員,是一個極具權力欲望的人,那除去金鑾殿上的寶座之下,你可能最為看重的就是“鐵帽子王”和“三眼花翎”。然而,如果你不是滿族八旗貴胄,擁有不世之功,那你可能與之終生無緣。

那時候后乾隆皇帝的寵臣,可以“代天立言”命令嘉慶皇帝的權臣——和珅,也未曾得其一,可見其中含金量有多重。
整清王朝276年國祚之中,僅僅有七個人獲得此殊榮,而被稱為“賣國賊”的漢人李鴻章就是這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位。

今天帶著“三眼花翎”的重,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兼?zhèn)洹百u國賊”“千古罪人”和“中興名臣”“世界偉人”的李鴻章。
歷史的無奈,個人的悲哀
李鴻章于1823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在他17歲的時候中得秀才,初入仕途。這一年也是中國歷史的一個新紀元,英國人借口“虎門銷煙”,破壞了中英之間的“合法貿(mào)易”。

兵至天津白河口,武力脅迫清政府喪權失地的條約,成功將中國社會由一個滿清政府統(tǒng)治的“地大物博”的獨立封建政權變成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李鴻章的一生也就伴隨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出現(xiàn)到走向滅亡。
1845年,剛剛考中舉人的李鴻章,參加在紫禁城的會試,名落孫山。后拜會當時已經(jīng)成名的曾國藩門下,在湖南的這幾年也奠定了她一生的思想和事業(yè)。
1851年,爆發(fā)了“太平天國運動”,清朝八旗軍連連敗退,為了應對太平軍、捻軍等地方農(nóng)民起義,清政府積極鼓勵漢族大家實施“團練”,組織“義軍”,幫助清朝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