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P測評】90圖深度測評 - 華碩破曉 Air 2023 - 鮮艷好屏 超輕量商務辦公本

前言
輕薄本的產(chǎn)品里,有那么一種品類,對于一些商務差旅用戶來說是有比較強烈的需求,且非常愿意真金白銀用錢包投票進行選購的。
是什么產(chǎn)品呢?答案是——超輕量的質感輕薄本。
因為差旅,所以在意便攜。正是經(jīng)常出差的商務需求,使得超輕量,特別是不足1kg的極致輕量,成了一個非常切合用戶實際使用場景的需求。
華碩在 2023 年 7 月,更新發(fā)布了破曉 Air 的 2023 版本,除了不到1kg的超輕量的機身重量,還給這臺機器配上了華碩的 OLED 鮮艷好屏幕。
這臺針對商務需求的機器,到底會有什么樣的體驗呢?
我們一起來看下。


關鍵詞:華碩 破曉 Air 輕薄本 超極本 筆記本 商務本 超輕量 gram Asus ExpertBook B9403 OLED
測評時間:2023 年 7-8 月
目錄
配置
外觀
屏幕
接口
電源和電池
續(xù)航表現(xiàn)
內部結構
烤機測試
硬件參數(shù)和跑分
游戲表現(xiàn)
使用體驗
小結
配置

外觀

作為一臺1kg以內的超輕量筆記本,在日常手持,或者是差旅出行中,是非常讓人舒服且便攜的。
不到 1kg,也就是不到3罐可樂的重量而已,手感非常輕盈。


機器的外觀非常典雅,機身的顏色是很深的藏藍色,在不同光照下有時候會有點接近黑色。
A面中間是 ASUS 的 logo,并且在一角有一個 ExpertBook 的標記。
這個 ExpertBook 的標記 還藏了一個指示燈,在視頻會議開啟的時候會亮起一個小橙點。



機器采用了窄邊框設計,外觀非常不錯,側邊也做了楔形切邊,觀感會更顯得薄一些。
材質采用的是鎂鋰合金,所以摸起來的手感不是完全冷冰冰的那種光滑的金屬的感覺,更像是有一層輕微磨砂質感的手感。


機器最大開合角度是180度,而且在打開到一定角度之后,屏幕尾部會將整個機身頂起,讓鍵盤面稍微傾斜,也增加底面的進風空間。

鍵盤縮減了“~”按鍵的寬度。
橫列的數(shù)字鍵把1234這四個鍵,結合華碩管家的軟件配置,專門設計成了4個自定義的功能快捷鍵。


這個設計很像 ROG 里面的 M1 M2 M3 M4 功能鍵,并且鍵盤的 F10 和 F12 也是留出來的,可以做自定義按鍵。
鍵盤有1擋背光設計,開啟之后1234這個四個按鍵會有四周一圈亮光。

鍵盤的鍵程1.5mm,手感正常,回彈感正常,空格鍵的回彈手感非常好,各位置發(fā)力感覺也比較一致。
有一些同類型的商務本為了追求輕薄會縮減鍵程,會導致輸入的手感和體驗也打折扣,所以破曉Air上的1.5mm鍵程是值得點贊的。
方向鍵為半高設計,最右上角為 delete 鍵。
作為商務旗艦定位,這個機器采用了防潑水鍵盤,是一個非常給人安全感的商務設計。



由于機器打開一定角度之后會墊高機身,有一個自然的傾斜度,再加上1.5mm鍵程的鍵盤,對于長時間鍵盤輸入來說會有更舒適的體驗。
觸摸板的空間非常大,手感絲滑,流暢且體驗極好。
觸摸板支持 NumberPad 2.0,也就是通過觸摸板右上角的觸控開關,讓觸摸板變?yōu)橐粋€小數(shù)字鍵盤進行輸入。
這個小數(shù)字鍵盤的方案,很實際高效,并且體驗良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小數(shù)字鍵盤亮起之后,仍然是可以使用觸摸板功能的。
和原來的使用指法一樣,在觸摸板上面滑動是不會觸發(fā)數(shù)字輸入的。
甚至在單擊的時候,如果對著這個數(shù)字鍵的邊緣和縫隙處直接點按,是可以進行鼠標左鍵單擊的。
這個觸摸板上面還有一個NFC標志,指的是內置了一個NFC接收器。
對于一些企業(yè)如果有安全管控授權的需求,可以通過NFC來控制設備識別做類似刷卡授權的操作。
機器重量是 992 g,非常輕。

底部有一排細密網(wǎng)孔組合的進風口,出風口在側邊。

屏幕


屏幕來自三星,分辨率是 2880*1800,16:10, 90Hz 高刷 OLED 屏,10 bits色深。
10bit色深可以在 “英特爾顯卡控制中心” 的軟件內進行設置。

關于刷新率,可以在系統(tǒng)設置里,根據(jù)自己需要選擇 60Hz 或者 90Hz
使用相關儀器測量,實測覆蓋色域 100% sRGB,100% P3 廣色域。
100%亮度下中心亮度 408 nit, 最高右下部 415 nit,最低亮度上部邊角 306 nit,色調響應良好,色準參數(shù)良好。



OLED 屏幕由于自身特性,黑色部分可以接近到不發(fā)光的純黑效果,所以實際屏幕的觀感和普通屏幕相比有很大的差別。
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感受到這種高對比度,帶來提色更鮮艷更飽和的視覺觀感。
實際觀感由于暗色部分足夠暗,整體感受還是比較明艷的。
華碩在國內前兩年在大量推廣和使用OLED屏幕,而且針對很多情況做了優(yōu)化和保護。
到如今來看,可以說是站穩(wěn)了 “華碩好屏” 這個定位,而且也確實在用研發(fā)實力保證消費者體驗。


對于 OLED 的屏幕烙印可能,以及調光方式,華碩都有對應的解決方案。
日常使用中,默認在屏幕閑置30分鐘后,將自動啟動“ASUS OLED Care”屏幕動態(tài)保護程序,會循環(huán)播放一個動態(tài)色彩的內容,防止長時間無意地久置增加烙印風險。不過即使是長時間或一些較為極端的使用情況的烙印,基本屬于短暫殘影,通過較長時間的關閉靜置,或者反色,也能恢復原來的狀態(tài)。
如果對于 OLED 鮮艷的色彩表現(xiàn)和高對比度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調整屏幕的參數(shù),支持不同的色域切換,又算是一個給微軟兜底的方案了。


整體來看,在1kg超輕量本領域里,2023年8月來說,除了華碩自家的OLED機器之外,別的品牌的屏幕,基本暫時都沒法和這塊屏幕相提并論。
華碩這塊屏幕在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片上,會表現(xiàn)出一些優(yōu)勢。從肉眼的觀感來說,色彩鮮明,對比度優(yōu)秀,給人的感覺就是很通透,有一種色彩飽滿的純度感。
下面是華碩破曉 Air 2023和某臺自用筆記本的色彩對比,圖片無法完全表現(xiàn)出肉眼觀感,僅供參考。


頂部有一個攝像頭和相關傳感器,支持隨環(huán)境光調整屏幕亮度。
攝像頭有物理撥片開關,并且支持 Windows hello 人臉識別。

接口

接口方面還可以,1A2C,左側是鎖孔,HDMI 2.1 TMDS 接口,兩個雷電4 type C 口,Micro HDMI 接口 (可拓展塢接網(wǎng)線),耳機耳麥口。
右側是一個帶指紋識別的開關機鍵,以及一個 USB-A 口(3.2 Gen 2)。

包裝盒內還附贈了一個常規(guī) RJ45 接口轉 Micro HDMI 的連接線,在薄型側邊下的擁有保留網(wǎng)線接入的能力。
商務機型是一定要考慮到商務需求的,在一些單位的應用場景下,對信息的保密度和極高,RJ45網(wǎng)口的控制接入,可以幫助公司IT相關部門,管控辦公用機的硬件 MAC 地址,方便做安全管理。
電源和電池

適配器重量 321 g ,如果原裝帶出去加上機身 992 g,也就是 1.3 kg 多一點點,這也比多數(shù)14寸的輕薄本要輕了。
電源適配器的輸出 20V-3.25A,總共 65W 輸出。
經(jīng)過測試,這臺機器的C口支持PD充電,45W的氮化鎵也能充入。
如果想要更便攜,可以自己換成更便攜的氮化鎵充電器,基本重量在140-200g內就能搞定充電器。
如果說希望外出攜帶更便攜,買一個小巧的氮化鎵即可。
擔心續(xù)航的話,還可以包里備一個可以充電腦的充電寶。

機器的電池容量為 64 Wh,屬于比較優(yōu)良的14寸產(chǎn)品的容量


實測使用原裝適配器充電的速度如下:
從 14% 沖到 59% 耗時 35 分鐘, 沖到 80% 耗時 59 分鐘, 沖到 90% 耗時 78 分鐘。

在軟件管家內,還有一個設置,可以控制電池的充電模式。

續(xù)航表現(xiàn)
這個機器沒有標注性能模式,只是window電源設置里有相關的一些調整。
但是這個內置的華碩管家軟件里,有風扇模式的調整,其中有一個高效模式,需要插電才能使用。可以在軟件管家內部打開進行調整,或者通過快捷鍵 “Fn + F” 調整。

所以下面的離電續(xù)航測試,都是在標準模式下運行的。
續(xù)航會隨著不同需求,所對應的不同負載情況而產(chǎn)生改變。這個測試更多的目的,是希望幫助到想要選購這臺機器的朋友,買之前先看看,這個機器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有什么樣的續(xù)航。
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了以下的續(xù)航測試模式
76% 亮度 (200nit) + 控制臺標準模式 + 電源最佳性能 + 90Hz 高刷
50% 亮度(80nit)+ 控制臺標準模式 + 電源最佳性能 + 90Hz 高刷
30% 亮度 + 控制臺標準模式 + 電源平衡 + 90Hz 高刷
15% 亮度 + 控制臺安靜模式 + 電源最佳能效
15% 亮度 + 控制臺安靜模式 + 電源節(jié)電模式
以上測試都在連接WiFi,不墊高機身的情況下進行。
續(xù)航結果如下所示:
76% 亮度 (200nit) + 控制臺標準模式 + 電源最佳性能 + 90Hz 高刷

50% 亮度(80nit)+ 控制臺標準模式 + 電源最佳性能 + 90Hz 高刷

30%亮度 + 控制臺標準模式 + 電源平衡 + 90Hz 高刷

15% 亮度 + 控制臺安靜模式 + 電源最佳能效

15% 亮度 + 控制臺安靜模式 + 電源節(jié)電模式

最終的結果匯總表格如下

用 PCMARK 8 測出來的續(xù)航,數(shù)據(jù)會更接近真實的辦公使用場景。如果是 PCMARK 10 的續(xù)航測試,這個數(shù)據(jù)會偏高,實際應該取 50%-80%左右。
至于一些品牌廠商的續(xù)航宣傳,多數(shù)是斷網(wǎng),低亮度,本地循環(huán)播放視頻,或者是測待機時間,這種數(shù)據(jù)會看起來很好看,動不動就是十幾個小時二十個小時的續(xù)航,但對于外出實際輕度辦公的續(xù)航情況來說,沒有太高的參考價值。
根據(jù) PCMARK 8 的測試結果來看,這個機器外出攜帶的續(xù)航應該是在 4h - 9h 之間,具體取決于屏幕亮度和性能模式。這個續(xù)航結果,對于一個商務輕薄本來說屬于正常水平。
內部結構

機器中間是固態(tài)硬盤位,一個風扇主要對熱管進行散熱,另一個風扇的主要目的應該是為了更好地控制中部區(qū)域的鍵盤表面溫度。

另外對于其中一個部件在底殼上做了一個小小的硅膠導熱貼。
烤機測試
測試的環(huán)境溫度濕度如下所示。

使用Prime95進行壓力測試,主要是對CPU的浮點運算測試,結果如下:



單烤最高瞬間是53W,隨后快速下降,穩(wěn)定在22W。
CPU單烤這里的參考數(shù)據(jù)使用了 Prime95,而不是 AIDA64。
原因是AIDA64在單烤的時候,由于不明原因CPU的瞬時功耗無法突破30W。
對于一臺超輕量本來說,這個瞬時功耗是相當優(yōu)秀的。
不過受限于散熱能力,長時功耗輕微保守,估計也有噪音與表面溫度的考慮。
接下來,開始進入雙烤測試。
雙烤過程中,核顯和處理器應該是在互相搶占,功耗呈現(xiàn)為跳動狀態(tài)。
IA Core 占用功耗 4 -16 W 左右,核顯 GT Core 占用功耗 1 - 13 W 左右 。
CPU瞬時最高是53W,總功耗是 10-36 W。


高負載下人位噪音約43分貝,這個數(shù)值是挺低的。有極輕微的尖銳聲,但日常只要不是在完全安靜的室內環(huán)境下,應該感知不到,整體主要是很安靜的風聲。

不插電的輕度日常辦公使用情況下,基本上整個機器沒有太大風聲。不過在下載文件,或者是高負載的時候,可以感受到風扇逐步加速。
鍵盤表面溫度用紅外溫度計測量如下:

鍵盤表面溫度控制的非常好,整個鍵盤面的中部和左部都是非常低的溫度,在靠近右側出風口的位置,溫度會稍微高一點。
硬件參數(shù)和跑分
這臺機器的CPU是英特爾 intel 13代酷睿的 U 系列處理器,i7-1355U。
i7-1355U 10核12線程,2個P核性能核心,8個E核能效核心,相當于雙核四線程,加搭一組八核八線程。P核最大睿頻5.0GHz,E核最大睿頻3.7GHz,最大睿頻功耗需要到55W。
這臺機器使用這個10核處理器,猜測可能是考慮到上了 OLED 屏幕耗電較多,所以選用了 1355U。

GPU 是英特爾銳炬? Iris Xe 核顯,最大核顯頻率1.3GHz。

Cinebench 以及 CPUZ 相關跑分,如下圖所示。


在不插電開啟最強性能的情況下,R23的跑分 5734 分 相當于是插電跑分 7364 的 78% 左右。
特別說明一下,這里的R23跑分是10分鐘模式,所以可能和其他一些測評的單輪跑分數(shù)值存在一些差異。
R23的橫評對比跑分如下:

R23 的 10 分鐘測試中,CPU 的功耗表現(xiàn)挺突出。
最開始瞬時功耗最高有到 39.6W,然后快速回落到 21W 左右。

連續(xù)跑30輪 R15 ,結果如下。

差值為 215分 ,最大是接近 1295 分,最低是 1079 分。
PassMark 跑分如圖:
CPU 得分 15088分,3D顯卡性能 3031 分。

在線驗證地址為:https://www.passmark.com/baselines/V10/display.php?id=186839421514
Geekbench 6 跑分如下圖所示:
CPU 單核得分 2265,多核得分 7943。
核顯則是得分為 15067 分


跑分在線驗證地址:
https://browser.geekbench.com/v6/cpu/2042146browser.geekbench.com/v6/cpu/2042146
https://browser.geekbench.com/v6/compute/719408browser.geekbench.com/v6/compute/719408
AIDA64 相關測試跑分如下。

3DMark 相關跑分如下所示。
CPU Profile 多線程 3417 分,單線程為 903 分。
Time Spy 的核顯分數(shù)為 1504 分
Fire Strike 的核顯分數(shù)為 5158 分
Night Raid 的核顯分數(shù)為 19473 分
Wild Life Extreme 的核顯分數(shù)為 3711 分

核顯機型的跑分對比如下:

內存是美光 的 LPDDR5 5200 MHz 的 16G 內存,相關跑分如下:

硬盤來自 三星,容量為 1T 的 PCIe 4.0 * 4 ?的 NVMe 固態(tài)硬盤,相關測試如下所示。



跑100G的混合模式,可以看到讀寫成績都非常優(yōu)秀。

無線網(wǎng)卡是 AX211 ,支持 wifi 6E
進行辦公生產(chǎn)力方面測試,開啟電源最佳性能模式,墊高機身。
PCMARK10 插電情況下得分為 4470, 不插電情況下同樣模式得分為 4416.

匯總表格如下

在辦公使用場景來說,插電和不插電的性能差異比較小,實際體驗也是如此。
橫比其他機型結果如下:

游戲表現(xiàn)
備注:以下跑分均為插電,墊高機身,開啟電源最佳性能模式進行。截圖上傳有壓縮,不完全代表游戲畫質。
1355U 核顯規(guī)格還行,有 96 EU,不過最大核顯頻率是 1.3 GHz,估計用來玩玩輕度網(wǎng)游還是可以的。
不過作為一臺超輕量商務筆記本,絕大多數(shù)使用場景應該是不會拿來打游戲的。
CS:GO 開一局機器人比賽,使用 1920*1080 分辨率,系統(tǒng)默認的高畫質。
除去大廳和死亡的幀數(shù),實際游戲體驗幀數(shù)表現(xiàn)為41-96幀。
這個幀數(shù)和同 96 EU 規(guī)格的 1370P 是很接近的。

LOL 英雄聯(lián)盟開一局人機,使用 1920*1080 分辨率,開啟極高畫質,除去泉水幀數(shù),實際游戲體驗幀數(shù)表現(xiàn)為93-202幀。
開啟 2560*1440 分辨率,極高畫質,幀數(shù)則是78-189幀。
應該是LOL優(yōu)化的比較好,這個幀數(shù)和 AMD R7-7735H 相似了

全面戰(zhàn)爭三國,稍微大作一些的游戲。
使用 1920*1080 分辨率,畫質選項較低,測試幀數(shù)為42-59幀

L4D2,求生之路2,優(yōu)質mod集合續(xù)命的老游戲,開一局單機比賽。
分辨率選擇1920*1080,畫質極低,游戲表現(xiàn)幀數(shù)是 125-289幀。
畫質拉滿會閃退,懷疑可能是顯存不夠。

考慮到本身的超輕量商務本的定位,大型游戲還是沒有必要苛求了。
使用體驗
來到六千到萬元的這個價位,對于保守派的質感輕薄本來說,機器的硬件規(guī)格,外觀質感,品控一般都不會太差。
對于商務人士來說,選擇哪一款筆記本,很多時候就是在于一些細節(jié)的打磨,以及品牌氣質,以及延伸的品牌價值觀。
像萬元以上的旗艦,就更大程度的溢價就是在于品牌了。
這臺華碩破曉Air OLED 2023 測評使用的這一段時間,很明顯感受到它的設計,是傾向且貼近商務需求的。
屏幕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亮點,高分高刷,2880*1800 分辨率 90HZ,而且還是一塊 P3 廣色域的 OLED 屏幕,支持色域切換,色彩非常艷麗,看圖和看視頻的體驗都非常好。

輕薄的外觀,沉穩(wěn)典雅的素色,契合差旅出行商務需求,超輕量便攜的不到1kg的重量。
過28項軍標,有安全級的處理器可選,有1080P的IR人臉識別攝像頭,攝像頭物理遮罩開關,針對會議場景的 AI 降噪麥克風和 AI 視頻優(yōu)化。

3年國際聯(lián)保保修,附贈 office,通過拓展塢保留RJ45網(wǎng)線接口能力,觸摸板上面做小數(shù)字方案,1.5 mm 鍵程,防潑水鍵盤,保證日常辦公的輸入體驗,預防意外打翻水杯的風險。

很明顯各方面設計,都是比較傾向于這類目標用戶 —— 有商務需求,看重穩(wěn)定,質感,且追求極度輕便的用戶。針對的實際使用場景,偏向于輕度辦公,比較多閱讀信息,閱覽圖像視頻等,所以處理器的性能和規(guī)格,也設定的比較保守。
華碩管家內的功能非常豐富,而且界面交互,功能說明都非常到位,實用且好用。


小結

最大的優(yōu)勢:
992g 的超輕量便攜
色彩鮮艷 優(yōu)良的 2.8K 高分高刷廣色域 OLED 屏
典雅素色 質感精良 觀感邊緣較薄
3年全球國際保修
一些有缺憾的小地方以下有幾點:
鍵盤背光只有開關而無亮度檔
只有 1 個 A 口且貼近出風口
處理器規(guī)格較為保守
如果你有經(jīng)常外出差旅的需求,追求極度的輕,追求明艷色彩的屏幕觀感,這一款帶 OLED 屏的超輕量本 —— 華碩破曉 Air 2023 (ASUS ExpertBook B9403) 是非常值得考慮的。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還不錯,希望可以得到你的點贊。
歡迎關注筆者,素質三連,點贊+關注+收藏,感謝你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