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觀察:全球存儲芯片市場的零和博弈,長江存儲能否低價取勝?
2017年一根16GB DDR4-2400MHz內存條的價格直逼1500元,一塊容量1TB的固態(tài)硬盤價格普遍也在3000元以上?,F如今,16GB DDR4-3200MHz內存條和1TB容量固態(tài)硬盤的價格都只要不到300塊錢……

經過市場的不斷洗牌,目前全球范圍內制造NAND閃存芯片的廠商主要有三星、鎧俠、西部數據、SK海力士、Solidigm、美光、長江存儲這幾家,其中Solidigm是SK海力士以9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存儲業(yè)務后成立的獨立子公司,隨著西部數據與鎧俠的合并被再一次提上日程,實際上全球NAND閃存芯片供應商一只手就能數過來。

據TrendForce數據顯示,預計2023年全年,三星將供應全球38.1%的NAND閃存,而到2024年,這個數值將增長至39.9%,如此高的市占比增長除了和三星的產能擴張計劃息息相關之外,也離不開其他NAND閃存廠商的減產,對三星來說,這一增一減也許是扭轉自家NAND閃存業(yè)務長期低迷的機會,只不過這次擴產的代價有點大。

從全球閃存市場大環(huán)境來看,三星的擴產計劃甚至可以用激進來形容,美光宣布于2023年計劃裁員約10%,2023年獎金也暫停發(fā)放,推特、特斯拉等不少科技公司也先后宣布了裁員計劃,在消費市場需求疲軟,OEM客戶削減庫存的當下,三星借助其資金優(yōu)勢選擇擴產,也只能算是用低價換市占率,雖然三星尚未透露2023年下半年定價策略,但是從其他廠商的反應來看,價格戰(zhàn)的弦已經繃緊了。對于其他存儲芯片廠商來說,或者跟著三星降價保市占率,或者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市占率被蠶食。

三星之所以如此果斷選擇降價格拉產能,很大程度是看到了國產存儲芯片的異軍突起,雖然預計2023年全年長江存儲的全球市占率只有5%左右,還不及三星的1/8,但只要保住這5%的基本盤,隨著良品率、性能以及成本控制的不斷提升,在未來對三星還是很有威脅的。

不能說三星NAND閃存降價和長江存儲有著直接關系,但也有著必然聯(lián)系。事實上,長江存儲選擇了和三星一樣以低價換取市占率的策略,在定價策略上,甚至比三星要更加激進,短期內來看,長江存儲確實可以做到口碑和市占率的雙豐收,但是從長期來看,過于激進的定價策略對長江存儲要弊大于利。

首先是營收問題,尤其對于芯片企業(yè)來說,健康的資金流才能為企業(yè)持續(xù)輸血,企業(yè)再通過研發(fā)為企業(yè)不斷造血形成正向循環(huán),今年年初的裁員風波進一步佐證了長江存儲的現金流表現并不理想。其次是市場問題,長江存儲現在的情況更適合韜光養(yǎng)晦,要適當隱藏實力,否則美日韓的芯片廠商就會集中圍攻,長江存儲的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這不,長江存儲剛發(fā)布新技術,美國的制裁就來了,這對長江存儲今后的發(fā)展極為不利。最后筆者想說,低價策略并不長久,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笑到最后,除了需要健康的現金流之外,還離不開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技術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