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DP|產品經理怎么做好產品質量管控?

我相信很多剛入行的產品經理肯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做了一個很糟糕的產品策略,使得公司或者團隊浪費時間甚至影響到長遠的發(fā)展。那如何才能提升產品決策質量呢?筆者通過反面的角度講解這個問題。
作為產品經理,持續(xù)提升產品決策質量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個糟糕的產品決策,輕則浪費團隊寶貴的資源,重則影響業(yè)務的長遠發(fā)展。
?

?
在日常的產品工作中,相信很多人也踩過坑,積累了一些血淚史;如果可以再來一次,我們可以做哪些事情,盡可能提升產品決策質量呢?
讓我們換個思路,從反面的角度來聊起,常見的引起 低質量產品決策的原因有哪些:
一、需求定義偏差
?
大部分產品,會倒在這一步,對于客戶和用戶的需求缺乏清晰正確的認知,導致產品決策無效,最終做無用功。
【原因】
缺乏需求定義和分析必要的流程&工具;崇尚“個人直覺”,忽視理性分析和邏輯論證;盲目相信桌面調研,未針對調研結論進行分析和洞察;老板拍腦袋決策,業(yè)務團隊照搬執(zhí)行。
【解決方法】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將MVP在真實市場中進行檢驗;重視用戶調研,但懂得對于調研信息進行提煉和取舍;如果一個市場仍未存在某一類產品,而你準備做這類產品,請謹慎思考下背后的原因;尊重老板的意見,但懂得進行必要溝通和信息對齊,避免無腦執(zhí)行。
二、信息輸入偏差
?
糟糕的結論,常常伴隨著信息輸入環(huán)節(jié)的各類問題,例如:產品決策前,過于偏執(zhí),聽不進團隊其他同學的建議和反饋;只收集了部分信息,對于其他關鍵信息接下來有意和無意的遺漏;只從小部分用戶群體中獲取意見和反饋,而忽略主力或者核心用戶群體的聲音等等,不一而足。
【解決方法】
充分收集所需要的用戶&市場&競品信息;保證信息來源的可信度;盡可能保證信息來源于相互獨立的渠道,作為交叉驗證;重視團隊內部討論,建立PK文化;必要時引入專家團隊,提供外部視角;產品經理具備自省意識,克服自我偏執(zhí)。
三、盲目跟風,照搬競品
?
在日益競爭慘烈的互聯(lián)網行業(yè),產品同質化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大量的產品甚至可以做到像素級copy競品,以為這樣可以獲得市場,甚至打敗競爭對手。遺憾的是,這些的方式常常無法奏效,通用的原因包括:抄競品時,只看到表面的產品特性,而忽視競品背后無法復制的能力,如:渠道能力;組織能力;激勵制度;更優(yōu)的商業(yè)模式等等;抄競品時,忽略市場環(huán)境和競爭形勢的變化。
【解決方法】
盡量嘗試差異化競爭策略,因為通過copy策略來獲取成功的機率很低;如果一定要“抄”,最多可以作為防御性手段,且需要充分考慮清楚競品這么做的原因和背后的配套能力;大忌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四、忽視長期價值
?
在產品工作中,短期價值VS長期價值,用戶價值VS商業(yè)價值的權衡是產品經理的重點職責?,F(xiàn)實商業(yè)環(huán)境中,一個產品決策,可能帶來非常亮眼的短期收益,但對于產品的長期價值則會帶來巨大的損害。
【解決方法】
建立圍繞長期價值的產品文化和考核規(guī)則;一把手進行自上而下的理念宣導和灌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