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大?。何也坏貌淮档膽蚓易澹衾?!

每個人都會站在自己的“道德制高點”做出自己的最佳選擇。
該故事本應(yīng)虛構(gòu),如有現(xiàn)實原型,純屬巧合。
這些事兒多是春節(jié)前后發(fā)生的。

【1】序幕
農(nóng)歷新年過的很糟心,因為將近100歲的外婆2月6日在家里不慎“扭了下腰,摔倒在地上”,至于老人是怎么摔倒的,她自己不知道,也有可能是自己知道,但不愿說出來。
與外婆同住的是外婆三兒子的媳婦、外婆的親孫子。蹊蹺的是,老人摔倒后,外婆三兒子的媳婦、外婆的親孫子居然都不知道,直到第二天上午我媽去看望外婆,外婆才說此事。
我媽接著就聯(lián)系她大哥(我大舅舅,外婆的大兒子),趕緊送到醫(yī)院,拍了片,醫(yī)生說沒骨折,只是骨裂,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仔細(xì)想想,這是托冬天穿棉衣棉褲的福,若是夏天摔倒,情況可能比現(xiàn)在糟糕多了。
權(quán)衡之下,我媽他們只能把外婆再次送回我家,因為與外婆同住的是外婆三兒子的媳婦、外婆的親孫子還有親孫子的孫媳婦,平時幾乎從來不管老人。對于他們而言,老人是個累贅——早死早好。
事實上,外婆的摔倒本可以避免,因為從1月29日至2月5日,老人家一直在我家住的,本是想2月7日過完年假再把她送回去,可老人家又是說床不舒服,又是說上廁所不方便,簡言之,就是各種不習(xí)慣,要回自己的房子。

至于摔倒的真實原因,由于沒有攝像頭,無從知曉。
由于后來在老人的抽屜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裝了200元的紅包,于是,推測老人摔倒的過程比較“滑稽”——吃完晚飯后,她先是從抽屜中找了一個紅包,在里面塞了200元錢,準(zhǔn)備給自己的曾孫女做壓歲錢,推上抽屜并轉(zhuǎn)身的時候腳底可能軟了或者左腳絆住了右腳,腰順勢扭了一下,隨即摔倒。
當(dāng)時她可能有些小疼,掙扎著爬起來后,先把紅包放回抽屜,再躺回床上,以為摔倒只是小事,誰知一夜過后,疼痛加劇,恰好我媽前來探望,這才告之。
很奇怪吧?為什么一位將近100歲的老人一定要給第四代壓歲錢?用老人的說法,這是每年都給習(xí)慣的——荒誕,不給曾孫女壓歲錢又如何?

如果不給壓歲錢,可能也沒這么多事。
這也不是我故意說因壓歲錢而起,過年期間,外婆在我家中念叨好幾次什么給曾孫輩的壓歲錢,我媽勸她說,你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錢自己留著,晚輩有自己的爺爺奶奶給壓歲錢,犯不著你出面。更何況,從年二十九到年初五,晚輩連個拜年電話都沒有,說明人家心里根本不惦記你,何必自討沒趣?
老人家居然還說什么,這是每年都給習(xí)慣的,不給壓歲錢,別人會說閑話。這是小錢。
和將近100歲的老人,講道理是沒用的,因為老人如果“聰明”一點,會謹(jǐn)小慎微,力求生活四平八穩(wěn)。
外婆摔倒后,現(xiàn)實狠狠打了老人的幾個響亮的耳光,兒子們幾乎不管不顧,更不用說孫子輩了。
活脫脫的一場新春大戲,就此拉開帷幕。

【2】大背景
為了讓各位看官能明白前后,還是要交代這個新春舞臺的大背景。
外婆共生了四男一女,我媽是老幺。老大有兩個兒子,老二有一個女兒,老三有一個兒子,老四有一個女兒。
目前,老大、老二與我媽身體還算湊合,且老大與我媽與外婆現(xiàn)住地較近;老四據(jù)說是得了帕金森綜合征,有時還會有半身不遂的癥狀;外婆與外公原本與老三一家合住,外公與老三多年前去世,眼下與外婆同住一屋的有老三的遺孀(外婆三兒子的媳婦)、外婆的親孫子和孫媳婦以及曾孫女。
外婆的四個兒子在20多年前因為老宅拆遷鬧翻過一次,核心原因就是老人當(dāng)年不能一碗水端平,或者說是在兒子們分房產(chǎn)時沒有拿出一套讓大家滿意的方案。
而是任由三兒子與四兒子搞小動作私下“分贓”,引發(fā)兄弟不和——這就是最初的導(dǎo)火索。
老宅拆除,從子女角度說,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有資格獲得房產(chǎn)。退一步說,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下,老一輩覺得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我媽姑且也算了。
那么,四個兒子都是爹媽身上的肉,父母為啥只偏心三兒子與四兒子?
只是因為三兒子與四兒子一直與父母同???大兒子與二兒子成家立業(yè)早,提前搬出去住,反而沒資格?
換了誰,站在大兒子與二兒子的角度,都會覺得不舒服。

如果事情就此慢慢淡下去,履行為外公與外婆養(yǎng)老送終義務(wù)的自然是三兒子與四兒子,然而,命運的捉弄開始了。
與外婆、外公合住的老三,住進(jìn)新房不足五年,突然被查出患有食道癌晚期,不到一年就死了。以老三多年煙酒不缺的習(xí)慣(加上脾氣暴躁——時不時就會發(fā)酒瘋),過早離世也不算太意外。
外公身體原本就不太好,加上老年喪子——自古以來,這種事對于老人都是一種不小的精神沖擊,身體垮得很厲害,不到五年也走了。
老三的獨子(也就是我的表哥),那年還小,家教不嚴(yán),無心念書,混完初中后就走上了“社會大學(xué)”?,F(xiàn)在想想,倘若他的親娘稍有悟性,或者有點上進(jìn)心,也不至于坐視兒子過早混社會——母親能對親生兒子的教育如此放縱,我也不知道該說點什么。

各種混亂的日子終于開始平靜下來,沒有人知道看似平靜的大海下會有怎樣的浪濤正在醞釀。
值得一說的是,雖然我外婆不識字,但外公還是有點文化的?;蛘哒f外公家那邊還是有點文化的,從家族里男性起名有什么輩分排名可見一斑,印象中是什么仁義禮智信、勇良學(xué)德恭”,反正我舅舅他們算是【學(xué)字輩】——因為他們的名字中的第二字確是【學(xué)】。
但到了舅舅的兒子們這一代,并沒有繼承【德】這個字眼,可能是認(rèn)為名字中帶德,不太好起名,或許是覺得這個字筆畫太多,考試時寫名字太浪費時間,容易吃虧。
總之,外公外婆的孫子孫女輩,從此就缺了“德”。

我記得當(dāng)年郭德綱與一個叫什么宋祖德的人鉚上了,郭德綱還專門出了一個名為《江湖歪傳之宋祖罵人》的古裝短片——這部作品網(wǎng)上還能找到,但是畫質(zhì)一般,算是上古神劇了。劇中,郭德綱飾演一位原名宋祖德,現(xiàn)名宋祖的人,這人是宋江(由于謙飾演)的弟弟。
宋江問宋祖:“為什么把【德】去了?。俊?/p>
宋祖說:”什么仁義道德,虛偽!我把它給弄沒了!“
宋江拍手稱贊:”缺德好!缺德好??!“
于我個人而言,把【德】從名中剔除,不見得好,咱可以想想,如果劉德華改名為劉華,天皇巨星是不是瞬間就成為鄰家二毛了?
所以啊,我覺得,缺德不好!

【3】小孫子的暗箱操作
外公去世后,外婆與老三的遺孀(外婆三兒子的媳婦)、外婆的親孫子雖然同住一個屋檐下,但宛若兩家人,總之,就是各過各的。
這里還有一個插曲,外婆住的地方是7樓,當(dāng)時搬進(jìn)去時還沒有電梯——如今的電梯是2014年前后才安裝并運行的。
各位有沒有覺得很奇怪,通常與老人合住,樓層是越低越好,外婆的三兒子家為什么要挑7樓?因為7上8下?
不是,因為當(dāng)時拆遷后的選房是抽簽排號,當(dāng)時的7樓是能選擇的最高層——全樓9層。選7樓,據(jù)說是老三的夫人(外婆三兒子的媳婦),【陳女士】的建議。
想來也比較吊詭,三兒子難道不知道自己每天上下7樓并非易事,更何況是年逾70歲的老人?
思來想去,唯一的答案是【不僅知道】,而且是【故意為之】。背后的用心可謂歹毒,通過逼迫老人每天上下7樓,達(dá)到間接累死老人的目的。不管不顧,就是放任老人慢性死亡。
上文也提了,從外公去世一直到2011年前后,【陳女士】與外婆的孫子對外婆一直是不管不顧的狀態(tài),大抵是盼著老人最好是在上下樓梯中失足摔死,死在外面總比死在家中好。
恐怕是天有庇護(hù),老人這么些年爬樓都沒出什么問題,身體居然在這種鍛煉中十分硬朗,【陳女士】與外婆的孫子的心思,稱得上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當(dāng)然,小人總會挖空心思為自己牟利,在2011年前后,【陳女士】與外婆的孫子突然對外婆好了不少,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外婆的孫子因為在賣電腦領(lǐng)域終于闖出頭了,現(xiàn)在可以稱為張大老板。這時候,需要給老人報恩了。
我不知道那幾年“良心想”是不是真的銷路喜人,但外婆和我媽說,【陳女士】與張大老板對自己比以前好了不少,應(yīng)該是真的。
那時我還是個二逼少年,尚不懂得事出反常必有妖的道理。事情很快就發(fā)生了,在張大老板的半哄半騙下,外婆在沒和其他兒子商量的情況下,去了公證處把自己名下的房產(chǎn)份額過戶給了張大老板!
更為荒唐的是,這件事是過戶一個月后,外婆才主動與其他兒子提及。結(jié)果,幾個兒子都憤怒異常。因為這相當(dāng)于孫輩提前把遺產(chǎn)所有權(quán)豪奪了。

張大老板精明嗎?
挺精明的。2011年前后,外婆90歲左右,雖然頭腦清醒,但說不定哪天就壽終正寢。一旦老人離世,房產(chǎn)作為遺產(chǎn),兒女輩享有第一順位繼承權(quán),孫子輩享有的是第二順位繼承權(quán)。
老人之所以愿意過戶,其實并不知道過戶的意義,可能只是覺得媳婦與孫子突然對自己好起來了,一高興也就順了孫子的心意——老人家可不會想到這是一個坑。哪有親孫子坑親奶奶的道理呢?
這件事之后,引發(fā)了很多后續(xù)問題:
第一,四兒子、大兒子、二兒子都覺得自己被一個晚輩戲耍了;第二,對老人家原本的怨念加重;第三,老人由原來的屋主居然成為了租戶,每個月要交給【陳女士】與張大老板200元房租錢(含水電氣費);第四,【陳女士】與張大老板恢復(fù)到之前對老人愛答不理的態(tài)度,確切的講,是態(tài)度更惡劣,張大老板對自己親奶奶的稱呼慢慢轉(zhuǎn)變?yōu)榱恕纠咸俊?span id="s0sssss00s" class="color-purple-04">這是南京話中帶有鄙夷之意的粗語。
當(dāng)然,關(guān)于房產(chǎn)作為遺產(chǎn)部分,其實也有個問題,外公自己也享有房產(chǎn)的一部分,縱使外婆將自己的房產(chǎn)份額轉(zhuǎn)讓給張大老板,外公去世后的房產(chǎn)份額依舊是遺產(chǎn)的一部分,四兒子、大兒子、二兒子和我媽都有通過法律要求繼承財產(chǎn)的權(quán)力。
關(guān)于房產(chǎn)的事兒,最后是否會一地雞毛,不得而知。

但從這里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了老人家的魯莽和”蠢“——遇事不和兒子商量,要兒子何用?親孫子畢竟不是親兒子啊!
讓人啼笑皆非的事顯然不僅這些,張大老板給家里換一臺冰箱,外婆居然主動貼錢,她給出的理由是”因為我也在用冰箱,怎么能不給錢?“張大老板給家里換一臺洗衣機(jī),外婆居然還是主動貼錢,給出的理由還是這個。
不知道張大老板是不是良心發(fā)現(xiàn),前兩年的某一天居然給外婆的房間配了一臺空調(diào),我大舅他們一開始以為是張大老板主動送的,一問才知,居然還要向外婆要錢,某東1499元售價的空調(diào),居然收了2000元。
一個愿意給,另一個愿意收。
聽聞此事,我TM真是無話可說。估計連”良心想“都會大罵”沒良心!“

【5】老四家的表演
或許是親孫子的諸多事跡堪稱”感動中國“,老四和他的夫人,甚至他們的獨生女也有了不少蠢蠢欲動的想法。為了保護(hù)隱私,我就姑且稱老四的夫人為【陶女士】吧。
這一家?guī)卓诳胺Q滿門忠烈——啊,不對,用詞不當(dāng)——應(yīng)該是全家包攬都市狗血劇最佳男女主角。
若論布局,老四與【陶女士】可謂是目光精準(zhǔn)、手段毒辣,不像三兒子的親孫子這樣打明牌,人家喜歡”暗戰(zhàn)“。
早在外婆剛滿80歲的時候,老四與【陶女士】就幫老人家辦理了南京市老年人公交卡,但是,并不給老人用,而是自己用?,F(xiàn)在南京市80歲以上老年人乘車免費,彼時也是有優(yōu)惠的,反正,他們就是喜歡借老人之名如此薅公共服務(wù)羊毛。
接著,老四與【陶女士】不定時向外婆噓寒問暖,待外婆高興之余,多次借走了醫(yī)??ê蜕矸葑C,你以為是為老人買保健品嗎?
too young,too naive!
有見過路邊”醫(yī)??ㄌ赚F(xiàn)“的小廣告嗎?老四與【陶女士】就是通過數(shù)年間不斷暗刷老人的醫(yī)??ㄟM(jìn)行套現(xiàn),由于外婆的醫(yī)保賬戶初始余額不詳,考慮到外婆這么多年一直未生病,也不怎么買藥,余額在3萬左右還是有的。
而現(xiàn)在,賬戶余額僅有4000元左右,這意味著老四與【陶女士】套現(xiàn)可能多達(dá)2.6萬元!

與張大老板一樣,小人總會挖空心思為自己牟利。老四與【陶女士】還私藏了外婆的一張銀行卡。80歲以上的南京老人,政府每個月都會給老人的南京銀行卡上發(fā)放50元的敬老金,如果是90歲以上,敬老金會增加到100元。
十幾年來,這張卡一直握在老四與【陶女士】手中。如果以外婆今年97歲算,16年來,老四與【陶女士】私吞了外婆的養(yǎng)老金總額為:6000元+7200元=13200元。
平心而論,我最近也在反思”自作孽不可活“這句話,因為自從老四與【陶女士】想方設(shè)法地掏外婆可憐又不多的財產(chǎn)后,老四的身體越來越不行,前幾年是被診斷出得了帕金森綜合征,基本算是得了不治之癥。
如果說人有自知之明,在薅老人資產(chǎn)方面姑且還能消停些,不過,人一旦有了貪心,就無法控制了。以前我媽與老四交替給外婆送一兩天的飯菜,后來老四身體不行,改由我媽與【陶女士】交替送一兩天的飯菜。
你可能會問,外婆不是和【陳女士】與張大老板住在一起嗎?吃飯不就是多一雙筷子和碗嗎?
原因前文也說了,外婆和【陳女士】屬于各過各的。

當(dāng)然,事情遠(yuǎn)不是如此簡單,【陶女士】愿意且堅持每周送一兩天的飯菜,恐怕不是出于善意,而是因為每次來送飯菜,外婆給她錢,少則200,多則400。
南京不少社區(qū)是有助老愛心食堂的,80歲以上老人一餐的價格是8元,假定一天16元,30天的消費不過480元。如此計算,外婆每個月要給【陶女士】至少800元。
這特么純粹是做生意,而不是所謂的照顧老人。這么幾年,外婆在飯菜錢上究竟給了【陶女士】多少,不清楚。
在圈錢方面,【陶女士】也頗有新意,自己過生日、【陶女士】自己的媽過生日,【陶女士】的女兒,也就是外婆的孫女過生日,【陶女士】的女兒的丈夫過生日,【陶女士】的女兒的兒子,也就是【陶女士】的外孫過生日,總之,各種大大小小的名頭,【陶女士】都會把外婆帶上。
為啥呢?因為只要人過生日,外婆就會出”份子錢“,300-500元是有的。聽上去是真荒唐,但這種荒唐事還就屢屢發(fā)生。
說到底,【陶女士】無非欺負(fù)外婆是老實人,死命地薅羊毛。外婆要給,【陶女士】也好意思收。更為拙劣的是,【陶女士】接送外婆,坐的是公交車,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轉(zhuǎn)2次車,【陶女士】也做得出來。

所謂有其母必有其女,【陶女士】的女兒,我們稱為【張大小姐】,也就是外婆的親孫女,也是個奇才。她有好件事讓我印象極為深刻,第一,之前過年會帶著兒子來拜年,當(dāng)然,來拜年是名義上的,核心是為了紅包。外婆給這些小晚輩的壓歲錢是1000元一個,反正,這些人一年只冒出一次,拿錢也心安理得,對了,【張女士】并非日理萬機(jī)的大忙人,而是全職太太。
第二,【陶女士】有次給外婆送來一雙【nike】的鞋,說是【張大小姐】專門給老人買的。這也還是欺負(fù)外婆老實,【張大小姐】怎么可能突然愿意花大幾百去專門買一雙品牌鞋給祖母呢?再者,新鞋的底都有明顯磨損,你這是真當(dāng)別人都是瞎啊?
這里也順帶聊聊我對【張大小姐】的一些想法,確切的說,是【張大小姐】的先生的一些想法。這么多年,我只見過這位表姐夫一回——還是為外婆過100歲生日那次,這事兒后面還會提。
未見其人之前,就聽聞這位國企干部貌比潘安、才比司馬相如、撈金能力直逼鄧通,前兩者可能我眼拙看不出,最后一條倒是不夸張,國企里做采購的嘛,各種明的暗的收入不計其數(shù),而且,國企中腐敗都是一條線,只要分贓妥當(dāng),沒什么人會眼紅到突然拆臺,何況非現(xiàn)金類居多,購物卡轉(zhuǎn)賣套現(xiàn)也是常規(guī)操作,斷然查不出個所以然。
客觀來說。張大小姐能端坐為全職太太,只因挑了個好老公。想到【陶女士】強(qiáng)大的”吸金能力“,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不是一家人,不進(jìn)一家門“。因為我會好奇,如果一個正經(jīng)男人知道自己的妻子與岳母如此對待自己的親奶奶和婆婆,會覺得這是理所當(dāng)然,還是慨嘆世道居然如此?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陶女士】與【張大小姐】演技了得,能在不同場合完全飾演不同角色,讓這位不知道是姓尹還是姓伊的書記覺得闔家幸福,真是積了八輩祖宗的德!

如果說【陶女士】的創(chuàng)意,還是體現(xiàn)在2021年外婆100歲的生日宴上。如果身份證上外婆出生年份是1925年,那么,100歲的生日宴儼然是太早了。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又是一個”工程“!
外婆100歲的生日宴一共辦了兩場,一次是在外婆的老家,一次是在市區(qū),前者在農(nóng)村辦了8桌,后者在市區(qū)一個還算高檔的店鋪辦了2桌。
前前后后的花銷一共多少呢?
據(jù)【陶女士】的說法,近4萬。
你讓【陶女士】拿出開銷的明細(xì)單,她自然是拿不出的,反正我是算不出,農(nóng)村一桌1000元,市區(qū)一桌2000元,是怎么花銷到近4萬的。
更為歹毒的是,外婆100歲的生日宴居然是外婆自己出錢?!事情無非是【陶女士】覺得老人年紀(jì)大了,能提早辦個100歲的慶祝也是好事。本來的考慮是,幾個子女,每家出6000元,一共3萬元,多退少補(bǔ)。
結(jié)果,老人家恐怕是被【陶女士】的建議鼓動得有些興奮過頭,居然提出自己出這個錢?!?strong>陶女士】一開始說3萬元肯定夠,后來又說不夠,鼓動老人家又拿了1萬元。
我當(dāng)然不能說【陶女士】是個"biXch",因為這種人都能算"biXch",那真正的碧琪公主們都稱得上冰清玉潔了,身為讀書人,我不能給"biXch"這個字眼抹黑。

我做過一個簡單的測算,假定外婆從80歲開始,16年來的養(yǎng)老金以每月2500元算,合計為480000元。
那么,截至2022年1月末,老人的個人積蓄僅剩多少呢?
不足1萬5。
至于錢是怎么被消費掉,外婆自己也沒數(shù)??傊?span id="s0sssss00s" class="color-default">我想破腦袋也不懂,外婆這個年紀(jì)也不抽煙喝酒,這么多年的積蓄怎么就沒了?!
當(dāng)然,這480000元中,我相信還是有不少正常支出的——至少表面看如此。同時,屎盆子也不能只往一家人身上扣,發(fā)生這樣的事,每個人都有責(zé)任。
無論如何,【陶女士】與老四有自己的外孫,在外孫的眼中和心中,自己的外婆、外公是多么親近、善良,自己的親爹、親媽是多么偉大、正義。
無比完美。

【5】欺負(fù)老實人也是會傳染的
既然說開了,我再提一個本該是局外人的人——張大老板的夫人。
如果說【陳女士】與張大老板對外婆尖酸刻薄還算”人之常情“——畢竟,老人家占據(jù)著一間屋子,這位張大老板的夫人對老人家有時也愛答不理,就顯得有些缺少涵養(yǎng)了。
平心而論,張大老板的夫人如果見了我不待見我,我倒是沒啥,畢竟,從法理角度說,她是屋子的女主人之一,我只是個不得不來打擾的不速之客。
換個角度看,【陳女士】與張大老板對外婆也許不好,但不一定對這位夫人不好——這分明是兩個維度的事。
之于我,張大老板與夫人是怎么在一起的,我完全不關(guān)心。無非是有一天,屋子里突然多了一個姑娘,再多了幾天,屋子多了一個大姑娘與一個小姑娘。
不算上外婆,一家兩口,變成一家三口,再變成一家四口,是這么順理成章的事兒。
但我覺得,倘若姑娘的情商高一些,調(diào)和些許緊張關(guān)系,至少可以讓大家不得不面對面時不是那么尷尬。

【6】新春大戲
春節(jié)期間,所有的隆重都達(dá)到高潮。
1月29日至2月5日,外婆在我家時,也沒個人走個形式主義給老人家問好之類;2月6日,外婆摔倒后,除了大兒子和我媽照顧,其余人根本沒電話。
老大一來看不過老人沒人過問和照顧,二來覺得老人總是在我家也不是個事兒——也是比較擔(dān)心高齡老人突然出意外。
于是,給二兒子、四兒子打電話召集開會討論如何照顧老人?!?strong>陶女士】盡顯潑婦本質(zhì),在電話中大聲嚷嚷著,說四兒子行動不便不能前來,要照顧老人可以,把老人送到自己家中來,要出錢請人照顧,一分沒有!大不了你們就去法院告我!
但說謊也要有點智商,【陶女士】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還在曬兩天前吃火鍋的照片,說是女婿請我們吃大餐,好開心。
張大老板叼著香煙屁股,大言不慚地說:“我和老太(注意,他對自己親奶奶的特殊稱呼)一起居住快30年了,還是有感情的。如果不是為了陪伴老人,我早就搬出去住了。”
這話雖然聽起來讓人頗為動容,但想到去年(2021年末)老人房間的窗戶破了,還是我去修的——這就讓我不知道這話是臺詞呢?還是真心話了。
在召開會議前,我和大舅(外婆的大兒子)還專程去社區(qū)居委會請書記來協(xié)調(diào),書記表示,第一,自己沒資格也沒能力調(diào)解這種家庭矛盾,如有考慮,請個律師可能更有針對性;第二,如果老人的子女愿意承擔(dān)自己的責(zé)任,哪里還需要居委會出面?
是這么個理!
最后,此事在看似祥和的氛圍中草草收尾,2022年的新年(以元宵節(jié)作為新春末端)居然以這樣一種充斥著人間悲涼的方式落下帷幕,讓我覺得冬天的陽光居然有點暖?!
很不幸,這就是我親歷的2022年的新年。讓人猝不及防,又無可奈何。

【7】【回眸】
說來說去,似乎都是子女不孝,遇事瞬間淪為烏龜。那么,這一切都是兒女的錯嗎?
外婆年近100歲,雖然對一位耋耄之年的老人說再說的道理也沒用,平心而論,一個巴掌拍不響,但今天的果也算是當(dāng)年種下的因。外婆不識字也許是限于時代,但活了這么久卻對人情世故的理解表現(xiàn)出一種“幼稚”——用現(xiàn)代的話說就是“傻白甜”——可能就顯得有點不可理喻了。
簡言之,不聽勸,自以為是,倚老賣老,偏心,逞能。
前文也說了,最早的事就是分房產(chǎn),
老宅拆除,從子女角度說,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有資格獲得房產(chǎn),退一步說,作為老一輩,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那么,四個兒子為啥只偏心三兒子與四兒子?
老人當(dāng)年不能一碗水端平,任由三兒子與四兒子搞小動作私下“分贓”,引發(fā)兄弟不和,這就是最初的導(dǎo)火索。

外婆當(dāng)年積蓄還有不少的時候,大兒子和我媽都勸老人要把錢抓緊,不要隨便散,有事也要和兒子商量著來。
可惜,老人根本不當(dāng)回事——做到了真正的”撒幣“。
有些人對你親近,只是為了要你的錢,錢沒了,對方拍拍屁股就走了,干凈利索。
同時,老人由屋主變成了“租戶”,每個月反倒要給親孫子或者說房租錢,這真他X的是都市邪說。外婆居然就這么心甘情愿地“堅持”了十幾年。更不用說,外婆近10年來居然每天早上煮兩個雞蛋,其中一個是給【陳女士】。
老人如今的凄涼,很難說她本人沒有責(zé)任。
可是說這么多,又有個屁用?不過只是全國無數(shù)老人悲情故事中無足輕重的一例罷了。

【8】孫輩與第四代
外婆有6個孫輩,老大有兩個兒子,老二有一個女兒,老三有一個兒子,老四有一個女兒,外加我一個外孫。
孫輩如果對祖母不管不問,哪怕是形式上的關(guān)懷都沒有,似乎也無可厚非,反正,自2月6日外婆摔倒,至2月20日,孫輩們都沒有任何一通電話。
電話的關(guān)懷對老人有任何意義嗎?
肯定沒有。這就是愿意不愿意的事兒。
我知道屏幕前的讀者會懷疑內(nèi)容有夸大,但我摸著良心說,完全沒有任何惡意抹黑的意思。因為,倘若兒女對自己爹媽都不怎么上心,又怎么能對自己爹的媽噓寒問暖。
就說個最近的事兒,老大和老二平時用的舊手機(jī)壞了,居然還需要我這個外甥來幫助他們挑選新手機(jī)——你覺得這是老大的兩個兒子、老二的女兒日理萬機(jī),無暇顧及這等小事嗎?
當(dāng)然,我為兩位舅舅買手機(jī),也不見得就是“做好事”,縱使是在網(wǎng)上的公開渠道買的手機(jī),如果手機(jī)質(zhì)量尚可,子女得知沒準(zhǔn)兒還會說我吃了回扣(或者是賺了差價),如果手機(jī)用了幾個月不慎出了問題,沒準(zhǔn)兒又會說是我挑選的眼光有問題。

仔細(xì)想想,倘若父母自己不懂得子女教育,大抵也是養(yǎng)了一群白眼狼,白眼狼之間的區(qū)別,無非是貪婪的程度有多大。
至于老三的兒子,老四的女兒,前者能半哄半騙讓老人家偷偷進(jìn)行房產(chǎn)過戶,后者能把自己穿過幾次的舊鞋騙老人家這是為其專門買的新鞋,姐弟二人能繼承并發(fā)揚父母的操作理念,將偽善落實得如此清新脫俗。
我有時懷疑他們爹媽當(dāng)年是怎么從垃圾桶里把他們找出來還養(yǎng)大的。
這種人不去美國從政真是屈才了。
他們已經(jīng)身為人父人母,并不意味著教育子女毫無建樹。也許一個人對他人的愛與關(guān)懷是個定量,會此消彼長,對父母與奶奶輩有多殘酷無情,對自己的親生骨肉就會多貼心無私——估計一代女皇武曌聽聞都會自嘆不如。
平心而論,父母缺少教養(yǎng),孩子成為熊孩子的概率極大,如果父母都是頂級演員,即使?jié)M口仁義道德、實則虛情假意,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愛與善的環(huán)境中,娃也依舊能成長。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我建議現(xiàn)代國產(chǎn)影視作品的編劇都該了解些許社會的暗黑面,這樣才能寫出震撼心魄的家庭倫理劇,一天天小布爾喬亞只能搞出童話般的婆媳、三兒什么的歷險記。

【9】沒有結(jié)局的收尾
當(dāng)然,上述閑扯了這么多,我一直都在爆各種“黑料”,說明我也不是個好東西。若是自嘲,我也不過是一支白蓮花,與他們不同的是,他們是在白房子里端莊優(yōu)雅的白蓮花,我是小黑屋里見不到陽光的白蓮花。
今天是2022年2月20日,外婆依舊在隔壁房間躺在床上因為疼痛而哼哼。所幸還能起床走動,不是那種完全臥床不起——真到了這地步,恐怕是生不如死。
可憐嗎?的確挺可憐的。
想到那句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話還真是應(yīng)了。
可恨嗎?說實在的,可恨。
因為老人家根本不聽勸,讓她等春節(jié)假期結(jié)束再回家,她不聽,嚷嚷著要回去,結(jié)果摔了;讓她不要把養(yǎng)老金攢起來,不要隨便散給其他子女,自己留著,以備不時之需,她不聽,偷偷給。
到最后,一輩子的積蓄被幾條白眼狼騙得只剩下不足1萬5,醫(yī)保賬戶不足4000。得了房產(chǎn)的人做了甩手掌柜,過自己的逍遙日子;沒得房產(chǎn)的人心里不平衡,自然不太情愿照顧老人。
縱使如此,她時不時還叨嘮著自己的兒女怎么不愿意來電話,就算和她說,電話打了對方根本不接,她也覺得我們是在騙她——干!人家是壞又不是蠢,這個時候接電話能有什么好事?升級為聾子,裝作手機(jī)壞了,豈不是美滋滋?
2022年的春節(jié),充斥著一種魔幻般的諷刺,老人家的身體,要么更好一些,要么更糟一些,無論如何,老人辛勞一輩子,風(fēng)燭殘年,臨近燈枯,如此凄涼,好一出人間喜劇。

【寫在最后】
平臺新開一個【專欄春節(jié)征稿活動】,要求是分享與春節(jié)、家人、返鄉(xiāng)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優(yōu)質(zhì)獎還挺高,單篇獎金1500元,一共有9個名額。
由于評獎規(guī)則不明,再加上“文無第一”的說法,優(yōu)勝稿件倘若還是一些熟悉的獲獎?wù)撸凑f明是這屆碼字的筆力不行,要么是評審自有一套可不明說的標(biāo)準(zhǔn),要么是兼而有之。
簡言之,不管是哪個平臺舉辦活動,倘若獲獎?wù)呤橇髁繐?dān)當(dāng),原因不言自明;倘若都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常客“,其原因恐怕也不言自明。
當(dāng)然,天下黑白不明之事我自負(fù)已見不少,吐槽過猛難免被人記在小黑本上,只等秋后算賬,畢竟,參與此活動只是恰好心中有諸多不吐不快,借題發(fā)揮。

關(guān)于“春節(jié)”的三篇內(nèi)容,都可以歸入【故事】中,是真的還是假的呢?誰又會在乎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夜色,只是蒙了一層溫柔霧氣的明媚,罷了。
故事,只是裝出一種謷牙詰屈的過往,罷了。
春節(jié),只是被人為賦予一段與眾不同意義的時間,罷了。
旁人的真實經(jīng)歷,那是故事。如果不幸是個悲劇,那就和街坊八卦無異。
如果一個人格外喜歡被包裝過的大愛大恩,大抵是個淺薄之輩。反正有些人就是為了騙稿費而編制精彩,也算供給滿足需求,賺錢嘛,站直了掙的,不丟人。

有些人的春節(jié)確是喜氣洋洋、繽紛多彩;有些人的春節(jié)卻是平淡無常、如芒在背。
人們把不合群的稱為異類,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像張燈結(jié)彩、普天同慶的日子里,是不允許說世道維艱,前途渺茫的。我見不慣那些只說世界只有一維的人,我見不慣那些包藏禍心,秉承“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之人,我見不慣那些于現(xiàn)實中之事不管不顧,卻癡迷于類似“前算三千年、后推八萬載” 的姜子牙的《乾坤萬年歌》、劉伯溫的《燒餅歌》,諸葛亮的《馬前課》之類的虛偽之徒。
以前我還能附庸風(fēng)雅,寫出類似”時常想漫游在無垠的海岸線,道一聲日光的溫暖,仿佛金色的流沙,在光的海洋里悠來蕩去“的字句來,如今,看著屏幕,望著這些熟悉的語句,我卻有一種陌生感。
我不知道這樣的觀點是否偏執(zhí),即,拋開極端聰慧或極端愚蠢的人,每個人的智力層面和創(chuàng)造層面其實都有天生惰性帶來的局限性。他人只是愿意多一些慢動作的思考而并非追求極致享樂,無論聲形色。

今天的這個世界寫滿了混亂和喧囂,疫情的蔓延讓我總會想到歷史上記載的那些災(zāi)難,如果整個人類文明真的在孕育著一場史無前例的奔潰,那么,也許這個時代即將爆發(fā)的沖突將會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嚴(yán)重——毀滅,然后,重建。
如同各種科幻小說中描述的那樣。或許,應(yīng)該說比小說中的描述還要夸張。
我不知道自己對于人性的丑陋的認(rèn)知,最后會推我漂向怎樣的彼岸,在所謂善與惡的邊緣,我也看不清所謂的對與錯。
每個人都會站在自己的“道德制高點”做出自己的最佳選擇。
老三和老四私下分了老宅的產(chǎn)業(yè),老三的兒子自以為聰明地騙老人對房產(chǎn)進(jìn)行過戶,老三十幾年前就死于食道癌,老四如今半身不遂,我當(dāng)然不會說什么這是因果報應(yīng),我應(yīng)該祝福陳女士與張大老板,陶女士與張大小姐,他們所有人都有光明且幸福的未來。
恩澤后代于千萬載,與日月同壽。

人們希望制定法律規(guī)則來保護(hù)應(yīng)有的權(quán)利和權(quán)力,但人性卻沒有法律規(guī)則,只有弱點。死亡的概念很寬泛,當(dāng)理解了這一點,死亡只是另一種開始的觀點,就比較清新脫俗了——人的年歲到了一定階段,成為了旁人嘴上不說、心中默認(rèn)的累贅,ta就已經(jīng)【死】了。
與書籍一樣,經(jīng)得住時間考驗的東西只是寥寥,電影、音樂、語言——還有人心。平心而論,這么多年,我看多了周遭的各種奇聞亂事,也越發(fā)鐵石心腸起來——不要看人說了什么,要看人做了什么。
我已經(jīng)不愿意再聽“我盡力了”這樣的廢話,天底下除了起死回生、時空倒流之類的事,其他的太多事兒能不能辦成辦好,與所謂的技術(shù)毫無關(guān)系,與人想不想盡力有100%的關(guān)系。
以前我不太能理解,為何對于有些人而言,高強(qiáng)度的工作倒是最好的慰藉??炊嗔祟愃仆馄胚@樣的事兒,算是懂了,一方面,是工作給你財富、地位以及虛榮感;另一方面,是它使人可以暫時不再為莫名其妙的家?,嵤露萑霟o端而低效的溝通中,讓人不安且憤怒的負(fù)面情緒中。
本質(zhì)上說,這是一種逃避。
逃避可恥,但有用。
真TM正確。

人的經(jīng)歷會影響自己對世界的認(rèn)知。
之于我,有太多。
我對貓無感,只是因為奶奶家里以前有貓,但老人家被送往養(yǎng)老院后,貓最后不得不被家人驅(qū)逐,不知所蹤,也不知所終。
我對狗無感,只是因為前文所述的與外婆同住的她的親孫子,做電腦營銷的張大老板,曾經(jīng)在家里養(yǎng)了一只大金毛,張大老板愛狗深切,狗有病能冒雨前往診所,家中親奶奶有微恙不聞不問,窗戶破了都裝瞎不修。人不如狗。
簡單地說,我對貓狗無感,只是因為看到貓貓狗狗,會想到這些往事,我個人又極為厭惡阿貓阿狗,所謂眼不見心不煩,隨他去吧。

至于愛情與婚姻,身邊這么多奇葩綻放,讓我也覺得可有可無。愛情與婚姻固然有各種利來利往,而利來利往之外,你不知道對方看待道德與倫理,是不是會視為閑來把玩的附屬品。
愛情與婚姻都有極高的試錯成本——時間。
戀愛和婚姻都像企業(yè)合并、資產(chǎn)重組,凈值萬一呈負(fù)那就不是簡單的失誤,而是災(zāi)難。況且,到底是折價并購還是溢價并購都是要考慮的問題,文化能否兼容,領(lǐng)導(dǎo)層如何匹配,收益如何向股東分配,子女作為產(chǎn)品要怎樣包裝,面對客戶群又是怎樣?自身定位怎樣?
種種問題不盤算清楚就亂來,自己就仿佛茅坑中游泳,既游不動還弄了滿身臭。
我認(rèn)為,愛情與婚姻,最怕的就是意亂情迷,一時興起。退一步想,既然婚姻無所謂愛情,基于利益互換的“政治婚姻”倒也不失為一種好選擇——愛情很虛,利益很實。
至于可歌可泣的愛情傳奇,世間固然是有,不過是鳳毛麟角。人們那么喜歡愛情童話,是因為現(xiàn)實中難得,才希望有個故事能填補(bǔ)心中未圓的夢。

說了這么多,哪怕這篇內(nèi)容不小心成為網(wǎng)絡(luò)流量擔(dān)當(dāng),引發(fā)社會廣泛探討,于實際毫無意義。沒良心的人依舊安之若素,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推杯換盞,好不快樂;出于良知還在盡心做事的人,最后也未必就能落得好。
翻翻史書就知道,好人不長命,壞人壽終正寢的比比皆是。我不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無缺的雕像,我就是個普通人,甚至要比世俗意義上的“普通人”還要卑微和落寞。
人總會有點黑歷史的,與其等有一天別人努力給你潑臟水,我還不如現(xiàn)在就爆各種私料,預(yù)先貽笑大方,豈不美哉?
最近失眠得很嚴(yán)重,每當(dāng)輾轉(zhuǎn)反側(cè)之時,我都會輕聲默念自我催眠的咒語——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愛吃紅鯉魚與綠鯉魚與驢的出租車司機(jī),拉著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愛喝自制的劉奶奶榴蓮牛奶的骨質(zhì)疏松癥患者,遇見別著喇叭的啞巴打敗咬死山前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的四十四只死石獅子之后,碰到了年年戀劉娘的牛郎,念著灰黑化肥揮發(fā)發(fā)灰會揮發(fā),走出山崗官方網(wǎng)站攝制組,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首府南寧市民族醫(yī)院就醫(yī)。
我每天坐著有骨質(zhì)疏松癥的出租車司機(jī)孫師傅的車,吃著不吐葡萄皮的葡萄,去山前有著四十四棵死澀柿子樹下面,今年六十六歲超喜歡發(fā)廢話又花話費的劉老六的學(xué)校,去看全校師生畫紅鳳凰在粉紅墻上,并跟他們一起讀八了個百了個標(biāo)了個兵了個奔了個北了個坡。
呵呵呵。

如果覺得內(nèi)容比較有趣,你還可以通過這些傳送門邂逅更多誘惑喲:? ???
【1】尚書堂——關(guān)于書的品鑒報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閑扯兒——陪你聊聊番劇和手游的那些事兒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壞3圣痕故事——游戲里也有歷史與文藝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壞3圣痕故事(視頻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為你讀詩(視頻)——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種花式閑扯兒——總有一款能討你歡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