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隨心轉(zhuǎn)(現(xiàn)實轉(zhuǎn)換)
1、外在是內(nèi)在的顯現(xiàn),外在是內(nèi)在的一面鏡子。
2、你遇見的每個人事物都反映了一種情緒
3、改變外境由改變自己開始,境隨心轉(zhuǎn)。
4、自己什么樣就會遇見什么樣的人事物
把這幾句連一起看,境隨心轉(zhuǎn)的心指的是心的狀態(tài),心有敞開和關(guān)閉,平常說心態(tài)心態(tài),心態(tài)是怎樣的啊?
心敞開的越大,越不容易心動,心動就會有反應(yīng),身、口、意,意動而有行動,言傳身教。有個詞叫心眼,心眼小,螞蟻成大象,小事成大事,心眼大,泰山成螞蟻,大事成小事,隨心現(xiàn)量,心眼小,心眼少,見到的事物少,心眼大,心眼多,見到的事物多。
心眼無論大小多少,都屬于管中窺豹,見到的是片面,而非全部!
要想見到事物全貌?無心。無心,無聚焦,無所住,本自具足。
把這4點串聯(lián)一下:“自己什么樣就會遇見什么樣的人事物”自己喜歡什么就接近什么,自己不喜歡什么就遠離什么,喜歡的來了不想讓它走,不喜歡的走了不想讓它來。
而所有的喜歡與不喜歡都來自于內(nèi)在——“外在是內(nèi)在的顯現(xiàn),外在是內(nèi)在的一面鏡子”、“你遇見的每個人事物都反映了一種情緒”。心無掛礙,無有恐怖,什么讓你和人事物產(chǎn)生聯(lián)系掛礙起來了?能體會到嗎?
要打破這樣的局面,怎么辦?“改變外境由改變自己開始,境隨心轉(zhuǎn)?!庇袃煞N:要么改變認知,變喜歡為不喜歡,變不喜歡為喜歡,要么打開心扉,允許一切流過,前者更容易一些。
變喜歡為不喜歡,變不喜歡為喜歡,要成長需脫離舒適圈,如之前和酒肉朋友胡吃海喝,為什么這樣?自己喜歡、樂意,有一天,感覺這樣不行,父母老了,得靠自己了,于是,遠離酒肉朋友,去往別的城市,為什么這樣?自己喜歡、樂意。
打開心扉,換一層濾鏡,濾鏡無處不在,濾鏡一換,世界馬上不一樣,不用動地方。
見喜同喜,見悲同悲,遇見即是同類,無緣不相聚,自己都有責(zé)任,本為一(個整)體,本自具足。
如果你正在遭遇自以為的不幸,要么換地方,要么換濾鏡。遇見的任何事都在提醒自己一些東西,發(fā)現(xiàn)不了,同類事件不會斷,所謂輪回,不外如是。
有小伙伴問:你是如何悟得這些的?說一下吧……我不停留在一處,即見到什么是什么,如教我怎樣好、怎樣不好,我會想為什么不好?如果好是怎樣的?這樣前后就聯(lián)系起來了,不再是單獨的一個。
典型的如性欲,談虎色變,不好,不要干,性欲用來繁衍也不好嗎?所以呢,剛開始就偏了,能傳授啥???任何事物無好無不好,好不好由目的而定,用在什么地方,地方用的合適稱為對,地方用的不合適稱為不對,讓一切去到它該去的地方,恢復(fù)它本來的作用、面目,稱為凈化、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