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山河令的碎碎念(希望能奶到所有被負面言論傷害的小伙伴,嚴重劇透慎入)

以下內(nèi)容從我自己的知乎搬運過來的,希望大家都能開心,不要受戾氣影響,有自己的思考,磕出新高度。前半部分主要說結局之前的一些想法,后半部分是關于后幾集以及結局的,但兩邊因為都涉及嚴重劇透,所以請務必看完大結局以及彩蛋之后再食用。
先說說大結局之前的部分。
不能更贊同劇中關于背景的改編,就是為什么皇帝改成晉王的必要性。這個我也認為是太必要了,代表性的可以看看去看看知乎這位答主@草樣伊甸的回答。
說實話,我當時看文總覺得皇帝跟個暴君似的,朝堂雖然需要一些人做一些臟活,但動輒喊打喊殺要人命大可不必,雖然李世民啊劉邦啊也沒少干過殺人的事兒,但處理內(nèi)政上并沒有真砍過幾個大臣,更不要說是忠臣了,明里暗里都還好,可能是因為朝代的關系吧,畢竟那時候門閥還很有勢力,皇帝對大臣也不是想動就能動。而《天涯客》的時代背景也比較模糊,所以就不考究了。但我是真沒想到居然還是個明君(我當時還沒看過《七爺》,不過想想讓周子舒去心甘情愿輔佐一個昏君他應該也不會這么瞎)。而到了劇中,則是第一集開始就交代了,天窗會對好的官員下殺手,而且那個官員還是明顯忠于現(xiàn)任君主的,那天窗必然屬于比較不好的勢力,至少是個在野黨,周子舒離職也就顯得比較合理,也是應該的了,畢竟主角如果不是正面或者相對正面的人物,過不過審先不談,也不利于劇本身以及劇情的后續(xù)發(fā)展,比如鋪墊后面他釋放善意的一面,鋪墊他為什么要幫助成嶺等等,就少了核心動機。雖然原文也說過他覺得自己快死了,隨心所欲想幫就幫了純屬心血來潮,但這個動機其實還是比較薄弱的。這就跟我們跑團一樣,調(diào)查員為什么會進線,如果沒有強動機,他是可以隨時選擇脫團的。為了讓劇情更加緊湊,讓他有種“贖罪”的想法,處理起來整體上邏輯足以自洽。
然后到了節(jié)奏上,因為過于隨心所欲的話,帶線的節(jié)奏就會比較微妙了。小說無論是感情線還是一些時間軸上的細節(jié)都很模糊,讓我看第一遍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沒搞清楚前因,就直接看到了結果,要靠自己腦補很多東西,比如他們感情的發(fā)展,甚至是顧湘和曹蔚寧的感情發(fā)展。而劇給補了很多細節(jié),雖然故事有些變化,但整體上豐滿了很多,整個故事,尤其是各個配角,支線都立體了很多,看原著的時候配角們我連名字都記不住……這一點我也覺得算是比較中肯的。
但與此同時,作為矛盾的兩面性,相對的劇中的周子舒自然會一定程度上相比原著被所謂“弱化”了。首先,畢竟不再是根正苗紅的皇權直屬機關,而是作為“反叛勢力的領頭人”(說難聽點就是走狗頭子)而主動離職,不可能再像原著里那樣光明正大,也無法自稱純粹是為國為民,所以這部分的改動自然會讓他從英雄降格變成了一枚棋子,充其量算是個比較亮的底牌吧,那他的地位就不像原著那么光偉岸,而他對于自己的過去,無論是理解還是反省,自然都會比之前原著顯得狗血俗套了。當然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在所難免的吧,畢竟人設變了,從變了之后的人設角度出發(fā),這么發(fā)展也的確比較自然,屬于取舍的范圍,取新的人設部分并做對應的調(diào)整,同時舍去原本人設中不符合這部分邏輯的部分。而最自然的處理方式,自然也會顯得平庸落俗,有的人可能就看慣了套路,覺得狗血了。
誠然,難道一個汪偽政府的機關頭子,跳出來說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家衛(wèi)國?配嗎?
既然周子舒和天窗并不是皇權下的產(chǎn)物,自然就不是為了純粹的國家正義。
既然不是為了國家正義=離開才是正義=他選擇了正義=本質(zhì)上是個好人。
這個邏輯就圓了。但毫無疑問,拆解成這樣是不是很熟悉,這樣的公式看起來就已經(jīng)非常俗套了,當然這俗你可以說是俗套的俗,也可以說是雅俗共賞的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所以按照這個邏輯的話,的確劇中沒法兼顧周子舒對國家的貢獻和作為殺手的歷史都能說是問心無愧了,取舍之后的結果,那他反思的過程就顯得圣母,好像他很弱,弱智和弱氣,弱智到被人擺布,弱氣到只能用逃避來反抗。
所以,從邏輯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然后我們看感觀上。
作為原著的周子舒,頂天立地,基本上就是他想做的事情沒人能阻攔,同時他不想做的事也沒人能真的逼他,想干嘛干嘛,強大才能任性。但同時他也很清楚,一個個人是抵抗不了國家的,所以他選擇低調(diào)地跑路。從這一點上比較來看,劇中更像是逃避或者說無力去面對,的確是相對弱化了一些(這個在后面四季山莊秉燭夜談的時候阿絮自己也剖析過自己)。
但是我覺得這是此消彼長的。弱的只是“氣場的強大”,而“內(nèi)心的強大”更高一些了。
畢竟,當一個人在自我放逐,到重新自我認知,返璞歸真的過程中,自省是必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最難過的環(huán)節(jié)。小說中因為他和溫客行這方面都不需要想太多,人的思想是非常輕松的,所以沒有這部分人物矛盾沖突。而在劇里,他們背負著道德,背負著現(xiàn)實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真實的三觀不統(tǒng)一的地方,這種知行無法合一的沖突會令人割裂。這種感覺大家可以自行品品,就是那種我知道這樣不對,但是我不得不做,或者是我知道我不想做這些事,但我必須做,而且我還要強行讓自己認可自己這么做是對的或者是值得的,否則可能一天都撐不下去。所以劇中的周子舒內(nèi)心更加強大,或者說劇中放大了他內(nèi)心的強大之處,他不僅在自省中認知了自我,救贖了自我,還能有力量來救贖別人,也許有的人會覺得這樣圣母,但我覺得挺好的。我覺得社會需要這樣的人,我們身邊如果有這樣的朋友,我也會覺得自己很幸運,作為一部電視劇,宣傳這樣的正能量,不僅對其自己有益無害,還能從正面影響一些觀眾,這一點我感覺還挺難得的,畢竟只是一個小眾耽美劇。他可能有“圣”的成分,但也并不是對人人都圣母白蓮花。他也知道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吃了虧會找補回來。也許很多人覺得他勸溫客行不要報仇很圣母,但其實這頂多就是善意而已,他自己都說好了陪他去報仇,但報仇≠殺人,讓他釋放心中的仇恨不要憋著,和被仇恨控制是兩碼事。只不過這部分和原著中是否一樣,就是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故事了。畢竟原著這里沒有很多筆墨描述,有的人會理解成他就是灑脫,一切隨性,也有的人會理解成他內(nèi)心有自己的權衡和行事準則,有自己的道德底線,我覺得這些不算純粹的劇本改編,算是擴寫吧,有爭議實屬正常。
所以我覺得周子舒在劇中被弱化,我更傾向于理解成劇本給他調(diào)整了人設之后,在他符合當前的人設的背景下,進一步擴充了更多相應調(diào)整而衍生出來的人性。能力上因此而相對減弱,但內(nèi)心尤其是精神上的能量則反而需要更加強大,對應我前面說的此消彼長。換句話說,就有點像是一個原本是戰(zhàn)士的角色,改成了一個法師,強大的維度變了。因為按照劇中的表現(xiàn),周子舒的內(nèi)心世界如果不夠堅強,可想而知,一個人自己把自己逼瘋會是啥樣子(參見溫客行,再嚴重點就徹底人格或者精神分裂了)。要知道原諒別人很容易,原諒自己,尤其是一個有原則又有傲骨的人去原諒自己違反本心做過的事只有更難。所以我覺得他在劇中體現(xiàn)出的強大,是一種無形的強大,無法用看得見的武功,看得見的權勢,甚至是看得見的行動和語言去描述的強大。
很多人前期迷溫客行,后期反而轉(zhuǎn)對周子舒欲罷不能,就是因為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水滴石穿具有持續(xù)的滲透力。上善若水,無欲則剛。從某些角度上,我甚至覺得周子舒這個角色本身的格局,在劇中是明降暗升了。明面上沒有那么多高光,但多了不少其他方面的人格魅力,足以用他靈魂中蘊含著的能量來滋養(yǎng)另一半靈魂上的枯槁干涸,從而實現(xiàn)對劇版溫客行的救贖,溫客行這么一個沙漠中的旅人,一個在黑暗中齲齲彷徨的行者,得到了一口涓涓不止的清泉,一朵孜孜不息的燭光。
劇中的周子舒也許打架和人脈關系包括社會地位沒那么高光,但依然值得大家去愛他,他也更適合也更擅長去愛別人。
而原著的溫客行幾乎沒有軟肋,后期就一個半,一個是周子舒,半個阿湘。從頭到尾都是清醒甚至十分局外的人,就算在最后差點翹辮子,周子舒問他要不要活,他也基本沒糾結,這個人清醒而且理智,屬于那種仿佛開了上帝視角,一切盡在掌握的人。
但劇中他多了很多人性化的地方,不是純粹的理性人,也不是高高在上睥睨眾生,而反倒從云端下來了,落地成了蕓蕓眾生之一的感覺,而眾生皆苦,正因為有了人性才有了脆弱,有了很多的弱點。雖然從邏輯理性的角度我更喜歡原著的溫客行,畢竟那是理想化的產(chǎn)物,幾乎完美,可以說P大給我們塑造了一個現(xiàn)實中大概率無法存在的完美形象,誰能拒絕呢。冷靜而強大,用大巫的話說,“非到萬不得已我絕不會和此人動手”。但劇中的溫客行更有人情味,更像是在我們身邊的人,所以更有煙火氣,也更真實了。這一點從邏輯上也比較說得通,劇中的溫客行更需要周子舒的輸出。對于周子舒而言,有人情味有缺陷的溫客行,也可以理解成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光,就像是瞎子見了光明,色盲懂得了什么是顏色,同時也讓他有了一種情感上的責任。真愛原本就是理解,包容和責任。
如果說原著中的溫周是溫在感情中更主動的話,劇中我覺得頗有點反客為主的意思,反而是周子舒更加主動。感情上的主動與否可不是看誰騷話多,看誰會撩,而是看誰更走心。我倒是覺著原著互相試探看上去溫客行應該是先動心,但劇里可就說不準了哈哈哈。
在感情里,無論是從無到有,甚至包括吵架中誰先低頭,主動邁出第一步的,往往是更愿意付出也更成熟的那個。果然這情商,嘖嘖。

下面是關于結局之后的想法(更含劇透):
首先,這幾天因為快結局了吧,到處都在吵最后幾集的問題,
有人說阿絮被背景板化了,
有人說阿絮成了工具人,
有人說老溫配不上阿絮,
甚至有人說阿絮不如直接死了,別再遇到老溫。
這些言論真的讓我看得透心涼。
到處都是戾氣的發(fā)言,作為雙擔真的是心力交瘁。
這里真心推薦這位小姐姐的回答,明心見性,內(nèi)含大智慧,清凈靈臺。感覺到有被度化到!
所以我也忍不住,想說說自己的心得體會吧。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9082307

從結局反觀縱觀這個故事,是講知己沒錯,說是靈魂伴侶是怎樣煉成的也可,這其實歸根究底,就是一個雙向救贖的故事。一個渡己,渡人,脫胎換骨的故事。雖然可能筆法略有生澀,敘事略有不足,剪輯部分節(jié)奏有些跳脫,(可能錢到位可以解決部分問題),但整體真的是一個求仁得仁的好故事。
來說說為什么我十分贊成老溫假死這段很多人嗤之以鼻認為狗血的劇情。以及對最后幾集的一些感悟吧。
首先,雙向救贖是真的,不是表面的,劇本從始至終,都在想讓溫周靈魂救贖,找到自己,渡己,渡你。只不過,我也不是很確定劇集的表達是否合理。但還是想說說。
1、實現(xiàn)了向?qū)Ψ降耐懽?。我也覺得就是那位答主說的夫妻相,感情的對等。
很多人覺得,前半段都是在說阿絮怎么讓老溫放下仇恨,對于老溫怎么救贖阿絮,卻沒有什么筆墨的感覺。我一開始也這么覺得。但看完之后,我真的覺得,只是不同的兩條路而已。無非是哪一條更具有反差感。
如果說愛情讓一個人瘋狂,就分兩種,一種,是讓瘋狂的人找回理智,當然就是老溫了。而另一種,是讓理智的人變得瘋狂,自然是阿絮。從感官上來說,后者必然更加有沖擊性,讓人覺得反差大啊。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覺得老溫沒有阿絮愛的多。但其實這兩種情況,并沒有誰高誰低。試問讓一個冷靜的人變得瘋狂,這愛太有爆發(fā)力了。但讓一個瘋狂的人重新找回了理智,難道就不可貴么?
所以一直到老溫假死重生這一段結束,看似是老溫作妖,其實這個過程虐是虐,但我覺得更多的是,放大了他倆之間的潛在問題,同時也是老溫完成了渡己以及開始渡阿絮的過程。
他要洗清身上的過去,真正清凈明臺,才有可能和阿絮有未來。否則二人永遠是流浪的狀態(tài),而并非真逍遙。這個流浪,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被江湖人士追殺,而是阿絮自己心里在乎的那種“逃避”,逃避國仇家恨,逃避各種責任。所以他選擇了布局,讓一切真相大白天下,將真正的惡人繩之以法,讓自己真真正正清清白白地“配”得上阿絮。這一招假死,可謂一箭雙雕:
1、如果說,他只是為了報仇,那才應了很多人所謂的“狗血”。但他不是只為了自己。他利用這個局,讓成嶺,小憐,鄧寬,沈慎,甚至是喜喪鬼和死了的高崇,包括他自己,都得到了真正的解脫,解開了靈魂上的枷鎖。要知道,成年人的感情,可不僅僅是風花雪月。阿絮在乎的,四季山莊的名譽和安寧,這一布局,都能夠?qū)崿F(xiàn)。從此以后,四季山莊有了張成嶺等人守護,讓江湖也恢復了久違的平靜,兩人的生活環(huán)境得到保障。
2、他實現(xiàn)了升華,回歸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用真正的行動,證明了他對阿絮許下的承諾:是你改變了我,為了你,我會努力做到站在你的身邊。從這局的結束,也標榜著,溫客行真真正正長大成人了,不再是那個找不到光的孩子。他做到了,阿絮心里渴望的那個結果。兩人的精神層面得到了滿足。
然而,這只是第一層。
兩人之間,到27集之前,如果說主要矛盾集中在老溫的仇恨和身份上,那么后面幾集,兩人之間到底隔著什么呢?
其實還有一層很潛在的問題,就是阿絮的“不信”。
先別急著反駁我,我說的這個“不信”,并不是指我不信你,我懷疑你,而是,他還沒有理解或者明白,就是“不信邪”的那個“不信”。
體現(xiàn)出來的,就是在感情上他倆出于不對等關系。一個是保護者,一個是被保護者。就是說,他們面對對方的時候,都把自己當成了保護者,把對方當成了被保護者,俗稱都在“自1為是”。當然我這里不是在說攻受的問題,純粹是說在感情中出現(xiàn)了上下分級,并沒有真正的平等。
首先阿絮這種性格的人,在感情中屬于偏付出型,他總是給別人能量,給別人關懷和溫柔,對于自己,卻非常的狠。因為過于隱忍,導致很多時候,容易出現(xiàn)悲劇。這就是為什么,他說自己差點運氣。其實整體來看,他運氣并沒有多差。但是因為過于隱忍,太過于背負,才會非常容易把自己逼入絕境,做出悲壯的選擇。比如單挑葉白衣,跟著跳崖。然而老溫其實想要的無非就是無論付出什么代價,都要讓愛人活著,他絕不可能讓他為了救自己而死。這個前面太多鋪墊了,我想沒人會懷疑。下面再解釋,算漏了這些,并不是因為老溫對阿絮愛得不夠。而是因為,阿絮對自己“黑”的一面的不確定,就和老溫不確定自己是否有“白”的一面,是可以向善的一樣。他以為阿絮還是那個“白”面更多的阿絮。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覺得,阿絮為了大局,不會因為一己之私而放棄生命。四季山莊那么多孩子,成嶺,還有阿湘,等等等等都在身邊,他居然選擇了自戕的方法來給自己報仇???老溫絕壁是不可能想到的。很多人覺得,他低估了阿絮愛他的程度,而我不這么認為。我認為,是阿絮開始對自己更重視了。為了自己愛的人,可以拋棄一切,我不是在說他自私,而是說,他真正開始理解了老溫的前半生,開始重視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求,這一點太難得了。他真正接納了老溫的“黑”,也接納了自己的“黑”,他開始真正為自己而活。他的蛻變,才是老溫算無遺策的變數(shù)。
簡單來說,前期阿絮拼命讓老溫放棄仇恨,就是為了給他活下去的希望。而老溫拼命給阿絮重建四季山莊,也是為了讓他好好地活著。然而當老溫也開始蛻變,變得考慮大義,考慮別人,而不是只顧自己報仇(包括他對葉白衣卑躬屈膝,對成嶺坦誠相告,對沈慎寬容和解,甚至對趙敬也沒有趕盡殺絕),但阿絮卻通過老溫的假死,真正意義上體會了老溫的“黑”,同時認可了自己的“黑”。這份“黑”的一面,促使阿絮自己拔了釘子。然而老溫并沒有時間,信息也不對等,沒法發(fā)現(xiàn)阿絮已經(jīng)完成了蛻變,因為他自己還在蛻變中呢!(這一點上阿絮真的是情商高,畢竟能這么快領悟到向?qū)Ψ降耐懽?,我用了至少好幾年的時間,都快十年了還沒完全領會,這倆人太神仙愛情了吧!)但這個過程,我不得不撫掌稱妙。
2、關于老溫瞞著阿絮的計劃,依然是雙向奔赴,但有時差,老溫首先破冰成功,完成了蛻變
很多人覺得老溫不理解阿絮,不懂阿絮,其實阿絮也不懂老溫。一直到這里,他倆還沒有真正靈魂層次上的心意相通。
可能上面這些話看起來有點繞。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很多人罵老溫為什么不讓阿絮知道他的計劃,請問原因是啥?是不是為了怕阿絮有事,所以可以隱瞞?于是大家都說老溫不配做阿絮的知己。
但是阿絮呢?他為了救老溫,瞞著所有人拔了釘子。
他倆其實是同樣的人,有著同樣的毛病。只不過前期都是老溫作的明顯,所以矛盾都到他身上了。到了后期,老溫“白”的一面成長,瘋批被蛻化,開始張弛有度了,就是他再作,也不會作死,因為他知道,要為了愛人活下去,為了阿絮,死都要活著。但是阿絮因為開始回歸“黑”的一面,反而開始有了不穩(wěn)定因素,開始沖動和瘋狂,理智的人開始瘋批了。老溫走之前告訴他,我會回來,你在家等我??上О⑿跻驗椴环判?,還是去了。這個不放心,就是一種“不信”的表現(xiàn)。因為“不信”你照顧好自己,所以我要去照顧你。假設老溫把計劃全盤托出,阿絮萬一動武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他接受不了,所以最穩(wěn)妥的,就是把阿絮放在家里,等他回來,這歸根究底依然是“我不放心”。一個不放心另一個,另一個不放心另一個……所以禁止套娃?。。?!你倆都放心交給對方不久啥事都沒了嗎?!
不信,是感情的大忌,誤會,致命的誤會,都是源于不信。然而這是雙方的,并不是老溫一個人的鍋。所以你們不能因為這就說他不愛他。這不公平。
可惜如果再這樣下去,他倆永遠站不到一個位置上。永遠都是阿絮搶先一步護著老溫,畢竟老溫的布局cd慢啊……
你們以為阿絮知道老溫沒死,先是震驚,然后是欣慰,最后是悲涼,這個情緒的變化是怎么來的?設身處地想一想,他震驚到驚喜再到懊悔,害怕,最終絕望。這種狀態(tài),就跟老溫心里揣著他自己是鬼谷谷主不敢說,是不是一樣的心情?仔細品品。
阿絮的懊悔:?因為拔了釘子造成了無可挽回的局面 →?老溫的懊悔:自己做了很多攪屎棍的事連累了無辜的人造成了無可挽回的局面
阿絮的害怕:自己死了老溫怎么辦,怕死了兩人天人永隔 →?老溫的害怕:怕阿絮知道之后離開自己兩人生離死別
就連他倆應對的方式都一樣(不愧是靈魂夫夫):面對葉白衣,老溫自己繞開阿絮去面對;而在雪山上,老溫也是早就等著機會要帶阿絮進寶庫。
在跳崖前,老溫讓阿絮不要跟來;在去寶庫前,阿絮讓老溫不要醒來。
所以他們倆沒有誰不懂誰,沒有誰愛誰少了,這就是鎖死的雙箭頭。太了解對方,就跟了解自己一樣。所以,不信對方會保全自己,不信對方會為了自己而保命,都是雙雙要為對方赴死的。他們防的是什么?不是因為不理解不夠愛不夠知己,是因為太愛了怕對方為了自己去死啊親!雖然防的方式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樣的。不說,不是因為不坦誠,只是太害怕了,不信任何不穩(wěn)定因素,卻萬萬沒料到,所謂的變數(shù),正是互相心中那個潛在的對方:老溫心里有一個想要自己承擔一切的阿絮, 而阿絮心中也有一個想要拋棄一切只為自己的老溫(夫妻相又粗線了)。
他這是害怕,后悔,自責的結果。他怕看到周圍人的開心,怕他們知道自己要死了;不敢承認是自己掐滅了自己活下去的可能;而這份自責和悔恨,在老溫晚上喝醉求抱抱那里(我愿稱之為洞房花燭夜),這種內(nèi)心的煎熬到了極致。老溫做了這么多,為了兩個人的未來,而自己卻做了將這一切都化為泡影的行為,他的內(nèi)心該有多痛,這就是為什么,他甚至動用了醉生夢死讓老溫做白日夢,也不敢告訴他自己要死了。
當然結果就會變成:明明兩個人可以好好的在一起,卻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事與愿違。
所以很多人噴,老溫的算無遺策,阿絮的一腔孤勇變成了笑話。
可是,對于我們這些旁人,也許可笑。
但對于他們,卻只是“世事無常”,甚至,是給彼此的麥琪的禮物。他們終于知道,原來對方要的,不過是自己活下去。阿絮懊悔自己掐滅了老溫精心策劃的兩人的未來,無法面對他,不敢說出自己已經(jīng)拔釘子的真相。而老溫則覺得終于爬回了人間。這種反差,我只覺得唏噓。這時候如果有人覺得老溫不夠愛阿絮,如果你只看到那段時間阿絮眼中無光單純是因為落寞,因為難過,覺得自己格格不入,那我只能說也許真的是狗血劇工業(yè)糖精才能讓你嘗到別人愛情的滋味,我覺得,可能需要親身經(jīng)歷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愛情。
3、學會愛自己
愛情,是令人盲目的。讓你喪失了平時的自己,讓你想要沖動,想要去做一切能奔赴到對方身邊的事。所以老溫選擇讓自己假死也要奔赴到阿絮身邊,哪怕自己回不來了,也有那么多牽絆圍著阿絮,讓阿絮不會有機會殉情。如果他提前說了,萬一他回不來,連兜底都沒有,畢竟阿絮都知道了,他沒機會再瞞住。而阿絮也是直接選擇與世界為敵,要和老溫并肩作戰(zhàn),老溫跳崖他就直接開大了。
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因為,阿絮不夠愛自己。
原本,老溫也是不愛自己的。但是17集的曬太陽,讓他開始愛自己了,阿絮告訴他,他是個好人。溫大善人開始“白”化。后來他成功洗白了自己,就是為了愛人而考慮自己,渡己的老溫,對自己是很愛惜的,他以己度人,覺得既然自己想著無論如何都要保住愛人,那阿絮跟自己是一樣的想法。可惜阿絮這時候還是覺得,如果老溫死了,他是不會獨活??上н@一點恰恰是老溫最怕的事情。所以拔釘子的悲劇根源,就是阿絮并沒有做到愛自己。
前面在龍淵閣那里,老溫已經(jīng)說了,如果阿絮沒了,他也找個地方躲起來,誰都不見,一直到死。就可以看出,老溫無論如何都是要兩個人活著,即便阿絮不在了,他也會活著,一方面阿絮也希望自己好好活,一方面,他怕死了就沒人繼續(xù)愛阿絮了吧??煞催^來,阿絮并沒有因為愛老溫,而愛自己。雖然他開始有了求生欲,不再排斥治療,但他的內(nèi)心深處,依然是隨時可以赴死的。所以愛自己這條路,阿絮還沒有走完。愛別人容易,但愛自己更難。
所以,老溫要讓阿絮“學會”愛自己。而這第一課,也是最后一課,就是,無論你的愛人發(fā)生了什么,你自己都要好好活著。
到血色婚禮之后,老溫重傷昏迷,阿絮給老溫下醉生夢死的時候,他是想要一個人去死的。這可比老溫那會惡劣多了。老溫那可是假跳,雖然因為變數(shù)導致“真”死了一回,但動機上他不是真要去死。但阿絮這個就厲害了,直接就是讓老溫守活寡。這時候你們前面噴老溫自私的,不夠愛阿絮的,是不是應該好好想想?兩個人根本就是一個毛病。烏鴉別笑母豬黑。我原封不動地還回去,老溫是死不起嗎?說好的同生共死呢?說好的知己呢?居然用醉生夢死這種迷藥讓老溫做白日夢??老溫在武庫里沒好氣地罵他,這可能是唯一一次這么正面的罵,而阿絮居然啞口無言,自知理虧,就知道,他其實做了跟老溫當初對他做過的一樣的事情。
過分了吧?!不過分嗎?!
但他太愛老溫了,怕他尋死覓活,怕他出去大開殺戒,怕他又走回黑暗。他怕。因愛而生怖。
所以我們會怪他嗎?不會。老溫更不會了。所以阿絮罰老溫三壺酒,老溫也只是罵他一句混蛋。
于是老溫讓阿絮切切實實地體會了一把,啥叫以彼之道還治彼身。你不是去繞道蹲葉白衣嗎?我人工雪崩蹲你總可以了吧?而且他還拋棄了“不信”,他相信以阿絮對他的感情,明知是一去不復返,必然會帶上他親手插上的發(fā)簪。到這里我不得不感嘆一句,老溫你真的長大了。你對你的愛人是如此的篤定。
到這個時候,阿絮已經(jīng)幾乎完成了最后的蛻變?!安恍拧边@個禍根,已經(jīng)不再是他倆的阻礙了,他開始真正接受老溫的保護,而不是一味地想要去保護老溫。他接受老溫所有的說辭,可惜有點晚,最后這個,卻實實在在是個假話。
這里我不得不說,非常的妙。如果說原著里老溫只能“靠哭當1”,這里阿絮已經(jīng)是心甘情愿接受老溫的安排,老溫的呵護了,一切都信任他。“怎么我說什么你都信呢”,就是符合原著里“把自己完完全全沒有防備地交給另一個人”,這可比分攻受要高級的多了啊親!
恐怕,這是老溫唯一一次處心積慮的連哄帶騙吧。那句“你是師兄,這回就讓我一次”也是應了之前阿絮說的,“我先走一步”,也對應了前面我說的,讓阿絮這一次接受來自自己的保護。
所以阿絮,你就老老實實當老婆給寵著,別想著自1為是了。
假設只有阿絮在六合心法里活了下來,那他此時,已經(jīng)完成了徹底的學會愛自己了——他的生命是老溫用自己的命換的,我不相信他舍得就這么放棄。但這個代價太大了。他要和葉白衣一樣,永遠背負詛咒。
好在老溫運氣好。這里很多人覺得沒交代,其實我覺得不必交代,留白就還好。按照我的推測,前面有鋪墊,雨夜的時候葉白衣說要是神醫(yī)谷谷主還在就還行,而他們也找到了陰陽冊。所以,老溫活下來,我覺得沒什么好奇怪的。
但是從此之后,阿絮也不會再不愛自己了(沒機會了,都修仙副本打完了,還能離咋滴)。
到這里,基本上兩個人跟成仙也沒啥區(qū)別了。
要知道,即使沒有六合心法,他倆這種心靈上完全的統(tǒng)一,你黑我白,你白我黑(不得不說服裝絕了,太貼切),我想,即使玉石前盟,高山流水,也絕對做不到這么高度的共鳴。
所以他倆永遠也不會離開那座山,江湖上大概率也不會有人找得到他們了。畢竟沒有GPS定位,蝎王都全軍覆沒,江湖和他們再無關系。就這樣永遠過上二人世界,到達屬于他們的理想鄉(xiāng)。
我不知道編劇是不是想說,人與人最終極的靈魂契合,是不是要達到這種層次,但這種的確只應天上有,人間不應得。
這種神仙眷侶,已經(jīng)不是羨煞旁人一句話能概括了的。編劇的野心太可怕了。以后耽改的cp不到神仙級別,都不敢拿出來秀了吧……
我只能說一句,溫周yyds。
這恐怕是,我在知乎最長的回答了。
至于彩蛋為什么不能放正片里,這是褲和嶺最后的求生欲,最后的倔強。
ps 幾個小細節(jié)(后面有挖到再更)
1,結合雨夜當晚葉白衣走之前說如果那個人(大巫)治不好的話,我就 。。。這里欲言又止,暗示六合心法可以救阿絮,但是非到萬不得已不用。
2,噴阿絮不想要和老溫在山上養(yǎng)老二人世界的,什么不是他離開天窗要的生活的可以閉嘴了。阿絮當時看到六合心法,自己說的想要怎么選擇要好好考慮,然后選擇了練。他的表情你們自己品品。我還是那句話,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3,之前有人說大巫和七爺為什么要讓阿絮去,他們又不了解中原武林,后面大巫都自責壞了,所以這里就是為了襯托一個人算不如天算,世事無常難預料,造化弄人。不過確實太趕,劇情的醞釀不太夠。
4,老溫醉酒抱阿絮那段,真的太像洞房花燭夜新郎被灌醉進屋找新娘安慰了。而且旁邊的燭光,嘖嘖。然后就是開懷笑與隱忍淚,極樂與極悲,兩個極端的對比,這個場面設計真的好。
5,阿湘給老溫送了一杯茶,就相當于是一個鋪墊,她說她爸媽想見老溫,被老溫拒絕了,我覺得暗示老溫命不該絕。
6,在武庫,阿絮沒見到老溫的時候一心求死,看到老溫了立馬舍不得死了。老雙標了[脫單doge]
7,其次老溫本來就能救活,不知道為什么的去帶好顯微鏡把整個劇犁一遍。但我覺得不僅僅是六合心法,陰陽冊也該有姓名。
8,重要的話再說一遍,如果說原著里老溫只能“靠哭當1”,但在六合心法那里,阿絮已經(jīng)是心甘情愿接受老溫的安排,老溫的呵護了,一切都信任他。“怎么我說什么你都信呢”=原著的“把自己完完全全沒有防備地交給另一個人”,這可不是靠一次哭上位,以后阿絮都要老老實實好好當老婆了哇!老溫你可真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