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高中語文閱讀理解文章共 20 分,原作者僅得 6 分?——我的知乎問答第五期


去看了一個問題 ,這幾次所謂原作者得不到分的重要原因是答題規(guī)范和術(shù)語使用不當。
尤其是2017年鞏高峰最后一題的回答,原作者的答案和標準答案很接近,只不過缺乏高考大題規(guī)范,幾個重要采分點都答出了。

不過額外吐槽一下,江蘇那次高考這道題出的不好,倒不是文章寫的不好,文章寫的太妙了,只不過這道題需要同學知道這是物資匱乏年代,三年困難時期的事。
同學們了解了這一點后,就會知道:一家人明明沒有吃到魚,但是那鍋魚湯卻那么美味,表面上是一家人好久沒吃肉了,連魚肉是啥味都不知道,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那個年代的悲哀,魔幻與悲劇一擁而上,這篇文章得到了升華。
最后,敬告同學們
文學解析是一門長久的學科,不要因為你成績爛,就像否定一門學科

? 上面是原回答,此處為加筆。因為B站的參賽要求是有字數(shù)的,所以這里正好談談幾個有意思的問題。
? 這兩年吧,每次我寫長評的時候,總有人冒出來說所謂的一千個哈姆雷特,或者說你寫的咋這么像語文閱讀理解。
? 實際上這兩句話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所謂的文學沒有評判標準。他們舉得實際例子,往往就是上面作者寫文章的心思被出卷老師胡亂猜想。
? 上面那幾個就是可查詢的,高考閱讀的原作者和出題了。
?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沒有看完完整的報道,作者最后還是承認,出卷老師確實說出了自己文章的很多想法,非常好。
? 實際上高考閱讀一般不會選個太難的文章,都是基礎理解級別的,別說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了,是個文科生都能解決的。
? 有時候咱也別嘲笑美國反對口罩的反科學反權(quán)威,你看咱們不是也在開始嗎?先從倒霉的文科開始,至少我們歷史已經(jīng)被能成篩子了。
? 我比較詫異的就是高峰那篇《一種美味》,文章和題拿到手后,這詭異的目光也太好解了吧,真不知道為啥有這么多學生解不出來。看到結(jié)尾,我腦海中就冒出魔幻現(xiàn)實主義和歐亨利,正好這倆也是采分點。實際上但凡對文中時間有一定敏感,就能理解這篇文章在諷刺什么,表達什么了。
? 最后的最后,只能說現(xiàn)在的學生們啊,好好學習,語文閱讀理解不好,去解決自己閱讀的問題,而不是解決語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