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一下被罵沸羊羊這件事【非暴力溝通練習】
最近發(fā)言有些沒節(jié)制……
因為死去的記憶突然攻擊我,忍耐不住要處理一下,就有了這篇專欄。
本文使用非暴力溝通的框架,試圖降低憤怒情緒對我本人的負面影響。

結構說明
遇到情緒沖突,首先需要認識和平復自己的情緒,然后才能理解對方——不然帶著情緒也無法準確理解對方的感受。
但是作為一篇短專欄,如果先寫自我同理(同理即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和感受ta的處境),在讀者看來會顯得自私,看起來自私的文章可能會讓人不愿意讀下去——這很重要,讀者值得被尊重;所以盡管我是同時寫的自我同理和向對面同理,我還是先放向對面同理的內容,把自我同理的部分放在后邊~

向對面同理-觀察(對方眼里這間沖突源于什么事情):
對面應該是老粉了,一直關注男主(博主本人)的視頻,知道女主之前有出軌、發(fā)過逆天言論,并且在男主有了豪車之后又回來舔男主,要做男主的司機;當事視頻女主更是讓自己的父親加男主微信要錢,未果之后女主的父親和男主微信對罵,但是男主畢竟是男主、表現得正義且優(yōu)雅。
如果這是一個迎合讀者喜好的爽文故事,女主遭受什么沒出人命的虐待似乎都是應該應分的(我并不是對面的朋友,所以我只能猜測他是這樣想的,但是這只是一個猜測;如果這是正常的溝通,需要和對面確認他是不是這么想的)
這時候他看到了我的評論,估計也看到了其他的吐槽不適的評論,但是只有我?guī)Я私貓D——我竟然在指責鏡頭里女主有受虐。
向對面同理-感受(這個事情可能代表對方有什么感受):
大概和我一樣,也是生氣:女主這么渣,從情緒上出發(fā)發(fā)生了什么事都是罪有應得,吃瓜觀眾就喜歡看她受罪,反正也沒有觸犯法律、即使觸犯也是博主觸犯、跟吃瓜群眾沒關系
——當然這也只是我的猜測,可能把對面猜測得過于惡意了;其實我對這種吃瓜的心態(tài)完全理解,博主能有60w+的粉絲、總不至于都是買來的,說明有很多人喜歡看這個故事,其中肯定也有當小說看的。
但是,當時我留言的第一反應是,這個鏡頭不應該出現在生活視頻里——如果是爽文故事或者說某些本來就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視頻,那是無所謂的;但是我仔細看了博主的評論區(qū)發(fā)言,他聲明這是真實事件,(doge)那就有意思了,那(僅限于我自己)引發(fā)的反感就會壓過吃瓜娛樂心態(tài)。
他視頻下邊有其他反對和感慨的視頻,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證。
向對面同理-需要(他的感受來源于內心什么樣的需要沒被滿足、或者是為了滿足什么樣的需要):
這個只能推測,因為我不可能再去和人家對線——如上所述,我的自尊比較弱,對線的話可能會影響我的正常生活,所以我寧可多打幾行字。
首先應該是對執(zhí)行正義感的需要:惡人遭受懲罰,他替好人說話,當然是為了實現心中的正義;并且他的指責行為,尤其是在我看來充滿惡意的貶義詞使用,還可以限制和逼退替惡人說話的人(也就是我,雖然我并不反對視頻中的劇情,只是討厭那個鏡頭)。
其次應該是內心平和的需要:我們都喜歡在自己的信息繭房里休息,刷視頻的時候誰會喜歡看到自己不認同的觀點呢?看那個視頻可能只是工作間隙休息的時候放松一下,突然出來一個下頭的、大義凜然的反對評論,顯著你了?
——嗯,我想我確實打擾了他刷視頻時候的清凈心態(tài);這點我確實需要道歉,但是我依然不會刪除那條留言——同樣是刷視頻休息,我打心底里覺得生活類的視頻出現那種鏡頭傷害了我內心的平靜。
向對面同理-請求(如果我有機會和他講話,我會表達什么樣的請求;前提是他拒絕也沒關系):
首先我會表明我認同他需要的正當性——正義感非常重要,正義的人可以讓弱者不受傷害,而且刷視頻看到不爽的內容換誰都會糟心;但是,我希望他愿意在自身內心平靜的同時,稍微留意一下非老粉的感受——作為一個路人,并沒有看過博主之前失意的經歷,只是看到一個爽文類的視頻突然插進一個惡意欺凌的鏡頭,確實會感到吃驚、也有可能感到不舒服;并且,作為觀眾,大家都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使用傷害他人的語言、就有可能真的會讓他人受到傷害。
我希望他可以考慮一下要不要用友善的措辭來回應路人的疑慮。
當然,那是他的事情,即使我沒有拉黑他,我也不介意他全盤拒絕(doge)。

自我同理-觀察(沖突來自于什么現象):
【斜體】主要事實【斜體】
前幾天在一個視頻下發(fā)了一個截圖評論,吐槽鏡頭太過暴力、而且作者聲明不是虛構,令人不適;后來有一天晚上我在刷消息的時候,發(fā)現被人罵了,說我是沸羊羊,為什么要替出軌還言論逆天的女主說話,不愛看就劃走。
我反應還挺大的,當時就把他拉黑了;
后來想想氣不過,又從黑名單里把他撈出來,錄了個屏發(fā)到微博上;
但是依然覺得氣不過,而且認為自己有理,所以在截屏里頭給他打了馬賽克,發(fā)在了B站上;然后把微博的未打碼視頻刪除了。
【斜體】次要事實【斜體】
最近學習壓力挺大的,但是成果寥寥……有些迷茫。
自我同理-感受(這個事情帶給我什么感受):
生氣,真??生氣??;情緒以一種無法被認知追上的速度在生氣??。
另外,對方帶著惡意用一個貶義化的卡通名詞(“沸羊羊”)罵我,面對他的玩梗式惡意我感到惡心;我也玩梗,但是只在不攻擊非公眾人物的界限內,而且對不完美的公眾人物也不會隨便中傷。
自我同理-需要(我的感受來源于內心什么樣的需要沒被滿足;這個我不太擅長,因為沒有背過人類的通用需要):
首先,被罵了相當于沒有被認可,也就是與他人連接、互相認同的需要沒有被滿足;
個人尊嚴受損,因為長久以來的習慣、自己也動搖了,自我認同的需要沒有被滿足(或許我需要學會尊重和保護自己);
留言被質疑和要求刪除,意味著我表達個人觀點的需要受到了威脅;同樣,對暴力鏡頭的不接受也源于我內心對公平感的追求和對平靜心態(tài)的需要,畢竟誰刷視頻想看讓自己不爽的內容呢?
自我同理-請求(我希望我自己能做什么來應對這個現狀;當然,做不到也沒關系):
最近學習很緊張,上網的時候刷到對立內容都會心神不寧,更何況是直接針對我的指責呢~
我希望自己遇到有情緒的情況能更系統(tǒng)地處理;雖然不至于每次都寫一篇長文來套用非暴力溝通,但是希望能夠以內心的平和為目標。
公平感固然重要,但是網絡發(fā)言千千萬、我用有限的生命去和無限的網友對線似乎不太劃算——所以我希望我能調整自己對網絡資源的預期,網絡本來就充斥著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觀點,每個人又都處在不同的精神和身體狀態(tài)中,所以與線下生活有些不一樣,遇到什么樣的逆天發(fā)言都是有可能的,我希望我自己能認識清楚這一點,更好地守護內心的平靜。
通過這次反思,我意識到被否認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認同對方、然后懷疑自己——這種方案不能讓我很好地保護自己,我希望讓自己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是的,我是一個普通人,我的觀點和言論當然會經常出錯;但是,如果我能承認自己的錯誤、承擔對應的責任,我或許就不會再那么害怕其他人的批評和反對;成為一個內心健壯的人,或許能讓我更好地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
另外,我在現實生活中有家人、朋友和同學,我們的關系還算和平融洽,我希望我自己能更珍惜這樣的現實,并且意識到自己是有被認同的;這樣下次遇到惡意中傷的時候,或許內心會踏實一點。
當然,我也尤其需要自己的認同,希望我能學會認同自己。
以上僅僅是希望,做不到也沒關系~

溜了溜了,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