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能分泌毒液的恐龍——中國鳥龍
對于很多喜歡恐龍的朋友,有的人喜歡霸王龍的霸道,有的人喜歡龐大的食草恐龍,還有的對于能在天空中翱翔的翼龍感興趣,正是因為擁有眾多具有不同身型結構和屬性特點的恐龍,才把史前世紀映襯得如此迷人。
不過除了常見的這些恐龍之外,其實恐龍的化石在源源不斷的發(fā)現,或許每發(fā)現一種新的恐龍化石,就能讓我們的認知邊界進一步的拓寬,現在恐龍世界已經非常豐富多彩,但是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從來不介意繼續(xù),讓整個恐龍世界更加美麗。

這一次就介紹一種,帶有中國命名的恐龍,作為來自恐龍時代的一種小型恐龍,中國鳥龍,因為是在中國發(fā)現的,所以被冠以了中國的名字,不過,它最讓人稱奇的地方并不是發(fā)源地,而是它的全身長滿羽毛,更讓研究者驚訝的是,他們發(fā)現,中國鳥龍的攻擊方式竟然類似于毒蛇,也就是可以分泌毒液。
眾所周知,像龐然大物一類的恐龍如霸王龍,它們的捕食方式其實非常的簡單粗暴,而像中國鳥龍這樣類似于毒蛇的進攻方式,其實還是比較少見的。
追根溯源,早在上個世紀,古生物學家就在遼西地區(qū)發(fā)現了一只保存相當完整的小型恐龍的化石。后來這只恐龍就被稱為中國鳥龍,它是第五個發(fā)現有羽毛的恐龍,而且在各種有羽毛的恐龍當中,是最接近鳥類的一種。

大約十年之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進一步地給中國鳥龍一種全新的理解,那就是它是世界上第一種能夠分泌毒液的恐龍,特別像今天的毒蛇,可以用毒牙將毒液注射入獵物體內,從而有效的麻痹對方。要知道,對于體型并不占優(yōu)勢的中國鳥龍,如果想要靠身體的力量和速度去壓制獵物,其實在很多情況下并不現實,但它擁有毒液這一鋒利的武器,可以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只要能夠將獵物麻痹,那它就可以輕而易舉地享用獵物了。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推論,是因為在中國鳥龍的上頜處,發(fā)現了一個袋狀結構,很有可能是毒腺。而在模擬攻擊的方式當中,一旦獵物受到攻擊,那么毒腺內的毒液就會順著毒牙,流入被咬傷的部位,讓獵物進入一種最嚴重至休克的狀態(tài)。而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如果與現代的物種進行一個比較,那么這種恐龍的毒牙與非洲樹蛇的毒牙很接近。在毒牙的分類當中,分為前毒牙和后毒牙,如果不是通過前牙向身體噴射毒液,那么就是利用后毒牙將毒液慢慢地滲透入獵物體內。

雖然叫做鳥龍,但是中國鳥龍并不能飛,只是它的結構上會產生一些適應飛行的變化,可以說是為了后續(xù)的進化發(fā)展提供了準備,比如說它的骨骼系統(tǒng),就可以具備拍打式飛行的要求,可以說是一種預演的模式。
這個發(fā)現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巨大突破,因為它能夠提供有力的證據,從而說明獸腳類恐龍向鳥類進化,而神奇的東方大陸,也再一次帶給世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