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考上高中自學高考崩潰瞬間

別慌,心態(tài)很重要,先承認自己起點低,高中沒考上正說明起點低,起點低就是要經(jīng)歷從0-1的過程,也就是最開始感覺啥都干了還是不會的過程。然后再認清人與人的智商沒多少差別,不是說起點低就是笨,你自學很多情況不是你學不會,是學錯了,因為你要自己去找課,網(wǎng)上那么多課,你但凡找了個錯誤的課程,跟了一個月,你發(fā)現(xiàn)啥都不會就容易懷疑自己,實際上這不是你的問題。
因此,心態(tài)上,承認自己起步晚就要不焦,然后點醒自己智商和別人沒差就要冷靜。不要看了新知識就覺得自己啥都會了,也不要第一次做到新題沒頭緒就覺得自己啥都不會。
心態(tài)擺好之后,另一個重點就是方法,每門課的方法先講統(tǒng)一的,統(tǒng)一的大框架就是:聽-練-錯-聽-練-錯。不斷循環(huán),你現(xiàn)在拿著手上滿滿的筆記,說明你是個努力的人,不至于看會兒課刷會兒視頻(當然如果有,請務必改正)。而筆記主要是第一步“聽”的內(nèi)容,你聽了,你選擇了記下來。然后你發(fā)現(xiàn)你不會做。因此你的方法問題就暴露出來了,我敢賭你刷課的時間遠高于做題和改錯的時間,也就是“聽”遠大于“練”和“錯”。這會使得你缺乏對問題的思考,因為你聽是在跟著老師的思維走,就像人跟著別人哼歌,一定比自己唱要簡單。你要把練和錯時間拉長,練是在讓你熟悉出題套路,考試考的不是你學的多好,考的是你多了解老師怎么出試卷。比如數(shù)學,你做多了就知道簡單題考的是什么,難題考的是什么,壓軸又考的是什么比如圓、數(shù)列之類的。練了30張試卷你基本就知道什么題會什么題不會,練了60張你就開始能拿到所有簡單題的分。這是一個應試游戲,不是一個比誰知識淵博的游戲。當你把練占比提高后,再注意“錯”,你能寫崩潰,說明你對“錯”的認識完全錯了,錯是最好最重要的東西。高中生確實很難認識到這點,畢竟我高中時候這錯那錯也很有挫敗感。但是真的會學習之后,你要知道,錯代表你知道了哪里不會。拿英語來舉例,你做語法題,情態(tài)動詞出來每次都對,從句出來經(jīng)常錯。你這時候應該知道你的語法漏洞在哪被你找到了。那么就大膽丟掉情態(tài)動詞的課,再聽一遍從句的課,然后再練,再錯,在聽。
學習就是一面墻,墻上一堆坑,考綱告訴你英語考從句、時態(tài)等等比如10個考點,這些考點就是坑。你聽完10個考點,就是看了一遍老師傅怎么填坑,然后你不能說因為手頭記慢了一本筆記就認為自己上手就可以填坑了。你要去練,往第一個坑里塞磚、塞木頭,十個坑過一遍。你要自己澆一盆水,也就是改錯,看看那個坑又漏了,漏了的,重新看一遍老師傅怎么修的,是材料錯了還是手法錯了??赐暝傺a再看再補。
永遠記住,聽-練-錯,缺一不可,不能盯著一步死磕。
第二,大的方法講完,細化到每門也有區(qū)別,比如英語,語法是個底子,找兩個20小時的課看完了,總共40小時,半個月的樣子。你就只要猛背單詞,途中插入看文章。你都不需要任何技巧,這樣半年后英語我保證你隨便考。然而數(shù)學又不一樣了,數(shù)學就不能摁背公式,理科講究思考,你做了個二次函數(shù)的題,你要思考這次是解x,下次會不會考定義域,二次函數(shù)如果我這里改個b的值這個題我還會不會。就是要分塊來學,每大塊你做一題就思考整個塊的內(nèi)容。二次函數(shù)就是二次函數(shù)、三角函數(shù)就是三角函數(shù)、立體幾何就是立體幾何。數(shù)學知識是分塊的。你問我怎么分,你去翻目錄就行。學會自己當做老師,想想怎么出題,理科就是多做多錯。英語就是多背,語文就是多記套路。
選擇了要繼續(xù)高考,家里也支持,就大膽學,出問題可以小崩潰下解解壓,但是別就真以為完蛋了。記住,聽-練-錯,坑一個個填,填滿了就都會了??荚嚳嫉氖强季V,你的任務是拿分,不是學知識。然后,每天抽半小時出去運動一下,人這種動物沒有運動就是會崩潰的。重要的是別把它想的太難,心態(tài)上蔑視學習難度。(備注,如果你認可,不要轉發(fā)或者分享,栓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