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英國陸軍相對于其王室來說,居然是叛軍轉正!


英國這個國家其實很有意思。當今的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United Kingdom。本土位于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目前他在全球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另外英國女王還是英聯(lián)邦不少國家的名義元首,比如像澳洲、新西蘭和加拿大這樣的“大國”,名義上還由女王任命的總督代為治理。當然實際上只是個象征性的職位。而成員眾多的英聯(lián)邦,基本都是由英國的前殖民地組成。是300年日不落帝國至今的一種形式上的遺存。到目前還通過“英聯(lián)邦運動會”等方式顯示這種影響力的存在。
瀚海狼山說英國比較有意思,是因為大英當年國力最猛的時候,曾經(jīng)在全球占據(jù)接近300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比沙皇俄國擴張最大的時代的土地都大。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太陽可以連續(xù)不落的帝國。但是即使在英帝國最強盛的年代,他也沒有徹底解決老家的一個島上的大統(tǒng)一問題。蘇格蘭、威爾士還有個小尾巴北愛爾蘭仍然都有強烈的分家過的傾向。這在其他歷史上的大帝國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其他曾經(jīng)輝煌過的帝國。都是先徹底完成本土的統(tǒng)一才開始對外擴張。而英國人是都擴張到全球了。老家的問題還是搞不定。說英國有意思的第二點,在于連北愛和內(nèi)水都加在一起。如今的英國國土也只有24.41萬平方公里,還沒有日本4島的37.8萬平方公里的65%。實實在在就是一個不大的島國。這么一個小小的“英夷”,居然能橫行大洋300年,打的幾乎讓所有的舊帝國割地賠款。

即使到了今天,英國總人口也不過6600萬人,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占全國總人口的占83.9%。當年大擴張的時候,也不過一兩千萬人,就能深刻的影響人類歷史的中期走勢。不得不說英國占據(jù)了工業(yè)革命的先發(fā)優(yōu)勢,另外在制度上也確實有當時的先進之處。
英國第三個有意思的特點,在于英國王室并非“萬世一系”。其更迭其實是非常頻繁的。當今的英國王室和2000年前、1000年前,甚至500年前的英國王室?guī)缀醵紱]有什么聯(lián)系。現(xiàn)在的英國王室甚至是英國人從德國“請來”的。就這樣英國人的君主制傳統(tǒng)還不可能動搖。也是比較奇怪的。而更奇怪的是,英國國王早在700多年前就開始“說了不算”。從哪個時代起就被議會各種扯后腿。最后鬧到雙方刀槍相向。
1642年,代表新貴族和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議會與代表舊貴族守舊勢力的國王之間發(fā)生了內(nèi)戰(zhàn),軍隊也分裂成了議會軍與王軍。議會軍在新貴克倫威爾的領導下,經(jīng)過近七年的內(nèi)戰(zhàn),議會軍于1649年打敗了王軍,并把時任英國國王查理一世送上了斷頭臺給結果了。從時間上看,煤山自縊的崇禎皇帝可以在奈何橋頭上迎接查理一世。因為兩者掛的時間只差幾年。而查理一世被咔嚓的時候,是穿著大皮襖上的斷頭臺。那幾年夏季極為寒冷,陰雨綿綿,糧食嚴重欠收,這說明從大明到英格蘭的整個北半球都經(jīng)歷了一個小冰河時代。這也是大明滅亡和英國革命幾乎同時發(fā)生的重要自然誘因。

國王都被咔嚓,讓此后的復辟王室對議會軍為主的英國陸軍恨之入骨,甚至在1658年王室復辟后,克倫威爾都被拉出來進行鞭尸。但是皇室的威權復辟仍然遭到議會軍的反對,很快導致復辟國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議會和議會軍又另外找了一個外國人來當國王,雙方算是達成了全面妥協(xié):實行君主立憲,國王無權解散議會軍。出身平民的英國陸軍大部分隸屬于英國議會,只有大約十分之一的陸軍,即1萬多兵員隸屬于皇家衛(wèi)隊,到現(xiàn)在其裝備也比英國陸軍其他部隊明顯要好。而英國海軍大臣名義上一直由王室貴族擔任,因此叫做皇家海軍。而英國空軍是從海軍中分離,并且名義上從屬空軍 ,因此也可以叫皇家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