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最重要的事(Howard Marks)·其二

前文回顧:
&第二層次思維
&市場的有效性和無效性
&準確估計價值

四.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1.基本面——(內在)價值——價格(期望)
2.投資者的心理因素
eg.盲目追求泡沫

五.理解風險
&即將發(fā)生的結果不確定、不利結果發(fā)生時損失的不確定
&規(guī)避風險是人的本性
&投資決策(預期收益)應考慮風險溢價及潛在收益
&收益本身(尤其是短期)不能說明投資決策的質量(不能只以結果論),而是要相對于所承擔的風險
&風險是不能被消除的,它只能被轉移和分散
風險類型:不達目標,業(yè)績不佳,職業(yè)風險,不蹈常規(guī),流動性低……
注:職業(yè)風險,比如明星和運動員會有自己不一定靠譜的經紀人,比如工人是高危行業(yè)
風險特征:主動性,隱蔽性,不可量化性
注:用夏普比率(超額收益/標準差)和索提諾比率(常用于下行波動)去衡量風險,往往不如最好投資者的直觀判斷
風險難以察覺的原因:
1.風險只存在于未來,不可確定
2.風險不是一成不變的(決策建立在常態(tài)化的期望之上,預測傾向于圍繞歷史常態(tài)來聚集,但異常事件時有發(fā)生)
3.風險實現比風險感知簡單直接&人們高估了自己判斷風險的能力以及對未曾見過的投資機制的理解——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但結果往往顯示預測程度還不夠壞
4.承擔更高的風險并不一定產生更高的收益。如若不然,高風險投資的風險將不復存在


六.識別風險

過于樂觀的原因:
&安全投資的低預期收益
&高風險投資近期的良好表現
&強勁的資金流入
&貸款的易得性
......
高風險產生:過度樂觀,信任過多,擔憂過少,懷疑不足,風險規(guī)避不足(認為風險很低甚至已經被完全消除)
——低預期收益下的冒險行為(挑戰(zhàn)新奇、危險、復雜的事物)

走向和發(fā)展:高風險投資富集(房地產等)——市盈率高企、信用利差收窄,投資者行為散漫,杠桿濫用,以及對各種類型投資工具的強烈需求——推高價格,減少預期收益,創(chuàng)造高風險環(huán)境
巴菲特:只有當潮水退去時,你才會發(fā)現誰在裸泳
應對開始:投資者意識到自己掉以輕心、盲目樂觀并因此對某項資產出價過高

再次強調我的感受:最大的投資風險存在于最不容易被察覺的地方,當狂熱的公眾意識相信沒有風險時,價格會被瘋抬到高風險的地步。
因此短期投資不要只看產品本身的質量(內在價值),也要關注當前的價格及趨勢,市場終會回歸正確這沒錯,但你不一定有資本能夠等到那一天。
最安全、潛力最大的投資,是在沒人喜歡的時候買進(當前價格遠低于內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