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評鑒-謝艾

謝艾

謝艾(?-353年),敦煌人,初為前涼君主張重華的主簿。建興三十四年(346年),后趙將領(lǐng)麻秋、王擢攻涼,金城太守張沖降趙,涼州震動。時張重華派了征南將軍裴恒抵抗,裴恒卻在廣武防守,久久不戰(zhàn)。司馬張耽就向張重華推薦由謝艾領(lǐng)兵,認為必能抵御并消滅外敵。張重華問謝艾有什么策略,謝艾遂自求七千兵以破敵。張重華十分高興,授謝艾中堅將軍,率步騎五千進擊麻秋。謝艾進兵振武,與后趙軍大戰(zhàn),大敗對方并殺五千多人。謝艾因功獲封福祿伯。
次年,后趙將領(lǐng)石寧增援麻秋,涼將宋秦又降趙,張重華又以謝艾為使持節(jié)、軍師將軍,率三萬步騎兵進軍臨河。謝艾乘輕車,載白帽,鳴鼓而行,麻秋見此認為是對方輕視自己,大怒之下命三千黑矟龍驤進攻。謝艾身邊的人見狀都很驚惶,左戰(zhàn)帥李偉更建議謝艾棄車乘馬,但謝艾不但不聽,還下車坐在胡床指揮軍隊,后趙軍見此就以為有伏兵,不敢前進。同時,涼將張瑁率兵阻截后趙軍后方,趙軍后退時謝艾就乘勢進攻,終大破趙軍,趙將杜勛、汲魚陣亡,俘殺共一萬三千人,麻秋單騎退還大夏。張重華以功進謝艾為太府左長史。
不久,麻秋與石寧率十二萬兵進屯河南,張重華派了將軍牛旋抵御,但退守枹罕,姑臧人心震恐,張重華想親征,為謝艾及索遐諫止,于是又任命謝艾為使持節(jié)、都督征討諸軍事、行衛(wèi)將軍,索遐為軍正將軍,共率二萬兵抵抗。時孫伏都也來增援麻秋,趙軍遂于長最筑城。謝艾誓師時有風吹動牙旗,令旗向東南舞動,索遐于是激勵士兵:“以風為號令,今日旌旗指向敵人,上天都幫助我們呀?!敝x艾隨后出兵神鳥,擊退了王擢前鋒,隨后又進攻麻秋,大破對方并令其退還金城。謝艾回軍時順道討伐叛涼的斯骨真等共一萬余落,共殺千多人,俘二千八百人和牛羊十多萬頭,大勝而歸。
謝艾助前涼擊退了后趙,張重華亦善待他,卻招來平時得張重華寵信的人妒忌,于是聯(lián)合起來中傷他,謝艾因而外調(diào)為酒泉太守。建興四十一年(353年),張重華病重,下手令想征召謝艾入朝為衛(wèi)將軍、監(jiān)中外諸軍事,擔當輔政工作,但遭張祚及趙長等人壓下而未能傳達。同年張重華去世,世子張曜靈繼位,張祚就矯令為輔政大臣,不久更廢掉張曜靈自己登位,并殺害謝艾。
統(tǒng)帥 B+
(謝艾折沖御侮,殲殄兇類,指麾處分,連破勍敵。麻秋匹馬不歸,王擢挫銳神鳥,石虎嘆曰:"吾以偏師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困于枹罕,真所謂彼有人焉,未可圖也”。)
武力 D
(謝艾年少書生。)
軍謀 B+
(謝艾明識兵略,及臨河之戰(zhàn),乘軺車,冠白蝁,以別軍截其后,乘勢奔擊,遂大敗麻秋。)
智略 A
(謝艾兼資文武,嘗著有文集,張駿贊曰:“艾繁而不可刪,可謂練镕裁而曉繁略矣。”)
內(nèi)政 B-
(謝艾初為主薄,后進為酒泉太守,惜政績不詳。)
魅力 A+
(謝艾逢多難之秋,資忠踵武,振曜遐荒,方之范蠡、穰宜,不為過矣。惜乎諸貴惡其賢,共毀譖之,終乃橫遭枉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