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空間(Dead Space)】RIG到底是什么?

RIG是Resource Integration Gear,即資源整合裝備的簡稱,可以以直觀的形式顯示出穿戴者的健康狀態(tài),并且為它的穿戴者提供許多便利的功能。這種設備的前身是用于監(jiān)測年長病患身體狀況的醫(yī)療監(jiān)測系統(tǒng),但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是社會中極為普及的日常設備了。在某種程度上講,RIG已經(jīng)成為了個人身份的識別方式之一,許多個人專屬的權限(譬如艦長終端的訪問權限或是維修通道的開啟權限)都需要依靠與個人信息綁定的RIG來發(fā)揮作用。然而,在信息綁定完成之后,穿戴者本人是否在場或者是否死亡似乎并不影響RIG權限的效力,這意味著在不計后果的前提下,用死者的RIG去解鎖一些設備或是區(qū)域也是完全可行的。

正如同老諾基亞和新智能機都叫手機一樣,作為一個統(tǒng)稱,RIG服裝之間依據(jù)各自的用途和定位也有著極大的區(qū)別,但只要具備如下三個基本功能,那就都可以歸入RIG服的范疇:
生命體征監(jiān)控裝置:
生命體征監(jiān)控裝置是一套可以實時監(jiān)測穿戴者身體狀況的的裝置,在rig服穿戴完畢后這一裝置會緊貼穿戴者的脊柱部位,通過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交互來判斷穿戴者的健康情況。盡管內在的判斷邏輯尚不明確,但是最終人體內發(fā)的病癥、開放&封閉的傷口或是細菌&病毒感染對人體造成的損傷都可以被整合成為單一的輸出方式以便其它人可以直觀地判斷穿戴者的狀態(tài),即,脊柱上亮條的長度和顏色。依照穿戴者的身體狀況從非常健康至瀕死,脊柱上的亮條長度會逐漸縮短,顏色也會從藍色到黃色直至變化為代表最危險情況的紅色依次漸變。在瀕死狀態(tài)下,RIG上的亮條將開始閃爍,當一名RIG服裝的穿戴者死亡時,生命體征裝置的亮條會徹底熄滅并發(fā)出類似心電圖儀心跳停跳的警告音。在穿戴者身體受到損傷時,RIG可以自動向受損部位注射醫(yī)療包中的藥物(如果有醫(yī)療包的話)。

全息投影裝置:
簡單地來說,這是一種不需要實體結構的顯示屏&操作面板,這個裝置可以在使用者面前約一米的距離制造全息投影,可以支持不同RIG使用者之間實時的語音和圖像信息交互,不過這種方式投影出來的顯示屏是可以被其它人看到的,因此私密性相對而言不是很高。

導航系統(tǒng):
導航系統(tǒng)可以實時地確認RIG的穿戴者自身和在與RIG相連接的網(wǎng)絡中登記注冊了的設備在周邊環(huán)境中的具體方位,并且可以智能地為使用者指定前往預期目的地的路線,路線會以短暫的“光路”形式顯示在使用者面前。當然,這一定位的功能也可以反過來讓其它人追蹤穿戴者自身的位置。

最基本的RIG服裝大體上就只具備如上三種功能,在整體外觀上這種RIG服裝和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穿著的各種服裝已經(jīng)融為一體,除去沿脊椎部位布置的生命體征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外觀上比較顯眼之外,其余的地方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任何區(qū)別。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這樣的RIG服裝已經(jīng)夠用了。

對于那些時刻需要在危險地區(qū)作業(yè)的人而言,RIG所代表的概念就更加復雜了。工程師/礦工RIG服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由于此時人類的采礦等工程作業(yè)項目往往不可避免地要在地外環(huán)境下進行的緣故,這一類RIG服裝在諸多功能上與太空服都有所重疊,但又不完全地相同:
真空作業(yè):
工程師/礦工RIG防護服可以支持其穿戴者在真空環(huán)境下活動,防護服自身內置有壓縮空氣儲罐,在偵測到真空環(huán)境之后,防護服會自動進入氣密狀態(tài)并切換至內部空氣供應。此外,毒害環(huán)境也會讓RIG服立刻切換至內部空氣供應模式。在使用內部空氣供應的時候,RIG防護服的穿戴者可以隨時在臨近的氧氣補給站補充呼吸所必須的物質。RIG防護服自身會在周邊環(huán)境適宜呼吸的時候自動補充儲氣罐的容量,以確保每一次穿戴者進入真空或毒害環(huán)境時都有盡可能充足的清潔氧氣可呼吸。

除去呼吸的問題之外,對有害射線的防護同樣是這類RIG防護服所必須具備的功能,RIG防護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擋核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并配備有蓋革計數(shù)器來探測并警告其穿戴者核輻射的威脅。
零重力環(huán)境作業(yè):
身在太空,零重力環(huán)境和真空環(huán)境一樣在人工重力覆蓋的范圍之外是幾乎無處不在的,為確保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工作人員可以穩(wěn)定自己的姿態(tài),順暢地來回交通而不至于飄進茫茫深空再無回頭之路,RIG服就必須具備在零重力環(huán)境下可靠的運動功能。這種運動機能一般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xiàn):零重力跳躍和姿態(tài)調整&推進噴口。
在人工重力已經(jīng)普及的情況下,制造出可以讓RIG防護服穿戴者穩(wěn)固地吸附在指定表面上的重力靴可謂輕而易舉,在單純進行太空行走的時候,它在表現(xiàn)上和磁力吸附靴是類似的,但除開單純的行走功能之外,通過調整重力靴產生的重力方向和大小,身著重力靴的人可以非常輕松地朝著指定方向躍出遙遠的距離(需要安全的路徑和降落區(qū),零重力跳躍時不使用姿態(tài)調整&推進噴口是無法改變前進方向的)——又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可以狠狠地一腳跺下去把腳底下的一切都踩個稀爛。
除去零重力跳躍之外,更加有可控性也更加方便理解的機動方式自然是通過推進器來推動防護服的穿戴者在空間中移動,通常情況下,這樣的噴口會設置在RIG防護服的肩背部和腳底,這就使得RIG服的穿戴者可以比較直觀地通過自己的身體動作來調節(jié)前進的方向。

念動力模塊:
念動力模塊(又稱“抓取”即G.R.I.P. 或者念動即Telekinesis)可以視為一個手持的重力索發(fā)生裝置,其外形整體上很像散熱格柵,使用RIG防護服的內部能源驅動。在啟動時這個裝置會對較小型的目標物體發(fā)射一道小型的重力索,令其呈懸浮狀態(tài)并向抓取著靠攏,最終停留在抓取者面前固定距離的位置。在抓取過程中,操作者隨時可以反轉重力索的重力方向,從而將已抓取的物體以很高的速度朝來向發(fā)射出去。因此,在抓取物自身形狀尖銳,而投射的速度又很高的情況下,這實際上就是在用人工重力投擲飛刀/標槍,潛在的危險性是十分明顯的。

除直接抓取小型物體外,念動力模塊也可以用來拖動更大型的,內嵌有人工重力材料的結構或是器械,這極大地拓展了單人在無其他器械(譬如動力外骨骼)輔助的情況下作業(yè)的操作空間。

凡帶有這個標簽的器材即意味著它可以通過念動力模塊操控移動
靜滯模塊:
靜滯模塊是一種利用量子物理學(對就是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而制造而成的非常其妙的設備。如果不論原理,單看其作用效果的話,它相當于是一種可以發(fā)射“緩時凝膠”的裝置,任何被這股看起來像是藍色粒子流的東西命中的目標周身都會籠罩在藍色的光暈之下,并且以字面意義上的“慢動作”緩慢地運行一段時間。在目標被“凍結”之后,其它未收到靜滯力場影響的物體依舊可以以正常的時間流速與其互動。因此靜滯力場的應用非常廣泛,在機械出現(xiàn)故障需要不停機進行維護的時候,在高速物體對著你直沖而來的時候,在人體出現(xiàn)病痛需要搶時間治療的時候,危險分子登艦需要即刻拘捕的時候……種種場合下它都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念動力模塊不同,僅憑RIG防護服內儲存的能量是無法支持這個模塊在短時間內的多次使用的,因此CEC的工程師通常會攜帶靜滯能量包來方便隨時為這個工具充能。


在這些功能之外,額外的防護措施也是工程師/礦工RIG防護服的重要特征,通常而言,這意味著在RIG防護服的表面設置大量的護板,從外觀上看,這些護板呈條狀密集地附著于防護服的表面,應該是盡可能地想要照顧穿戴者的動作靈活性。依照工作環(huán)境危險程度的不同,這一類防護服的防護等級也有所差異,這樣的差異可以很直觀地通過護板的覆蓋面積來區(qū)分。盡管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不是一種為了戰(zhàn)斗而優(yōu)化的防護裝備,但其表面覆蓋的護板對于各種戰(zhàn)斗可能帶來的傷害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其它RIG防護服的大致譜系:
S.C.A.F.:
SCAF使用的RIG服裝是目前為止已知的歷史最悠久的RIG服,其設計上有著強烈的時代烙印,故而只需稍加留意就可以和現(xiàn)今最常使用的型號區(qū)分來開。整體上,SCAF使用的防護服在外觀上比較缺乏“硬質”感和一體感,除頭盔外在防護服表面目視基本無法觀察到其它的護板或是甲片,也能直觀地感覺到這些RIG防護服有著大量暴露在外的各種管線或是綁帶。
軍團防護服:

軍團防護服是SCAF于23世紀時廣泛配發(fā)的標準軍用防護裝備,其防護體系由柔性防護材料制成的護墊和硬質化的護板組成,其頭盔部分的設計非常有特色,觀察窗的開口非常小,這是為了盡可能低減小穿戴者的面部受到破片、彈頭或沖擊波損傷的可能。時至今日,軍團防護服早已經(jīng)隨著SCAF一道成為歷史,仍然存世的防護服則成為了古董收藏家們追捧的對象。
以軍團防護服為基礎,各SCAF精銳部隊配發(fā)的RIG防護服又各自有所改進(譬如UN-14特種部隊、401師和掠奪者部隊),它們和軍團防護服在基本樣式上沒有什么不同,但內部/外部設備和服色的區(qū)別還是很明顯的,譬如說,配發(fā)給UN-14特種部隊的防護服強化了護甲,而配發(fā)給地表人員的部分防護服也針對泰瓦蘭提斯星球表面的電離輻射而進行了防護的改進。通常而言,精銳部隊會選擇佩戴三眼目鏡投入行動,但這個目鏡本身并不是強制性和防護服綁定在一起的,穿戴者仍然可以移除這個目鏡轉而使用軍團士兵頭盔上的兩個觀察窗。


防寒服:

盡管軍用RIG服裝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抵御嚴寒的作用,專門設計用于防寒的RIG防護服還是出現(xiàn)在了SCAF的遠征軍裝備序列當中,這種服裝有著非常厚實的填充物層,且附有可以上翻遮住頸部的毛領與兜帽。服裝使用的材料是SCAF秘密研發(fā)的合成纖維,也有使用防刺纖維和納米纖維的改進型號。為確保長期作業(yè),防寒服設計有可以選擇性使用的直通膀胱的導管,但從已有的記錄來看,跺腳等動作很可能導致這一裝置受損失靈。
除全封閉的帶面罩的頭盔外,在挖掘行動中附帶頭燈等設備的頭盔也是常見的裝備。

飛行員防護服:

飛行員防護服可以實時監(jiān)測穿戴者壓力和疲勞的體征,并自動注射可緩解這些癥狀的藥物。以該防護服為基礎衍生出了一種非常厚重,適合進行小行星破拆和深空打撈作業(yè)的防護服。有意思的是,幾個世紀后地球政府使用的EVA防護服在諸多方面仍然帶有SCAF飛行員防護服的設計特征:

舊型號工程師制服:

一種現(xiàn)已退役的舊式工程師防護服,其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和后來更加貼身且緊湊的各種RIG防護服相比,它非常地厚重且粗糙,但它的的確確具備一切在太空中作業(yè)的工程人員所需的功能。
安保人員防護服:

如其名所述,安保人員防護服是一種配發(fā)給地球政府及其殖民地安保人員的裝備*,一套裝備完全的安保人員防護服最明顯的識別標志就是其呈流線型且可分前后兩部分折疊收起的頭盔。安保人員防護服的四肢和軀干部均有裝甲保護,但身后和大部分活動關節(jié)處仍然只有柔性材料的遮蔽。由于使用這種防護服的單位較多,不同的部隊對這種防護服也進行了包括涂裝到防護等性能方面的調整與升級,以使其更加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譬如說,專門為使用某種武器而進行優(yōu)化)。
*話雖如此,最常見的安保人員并沒有這么齊全的裝備就是了

先進防護服:

先進戰(zhàn)斗服是一種配發(fā)給精銳戰(zhàn)斗人員的防護裝備,可以在各種惡劣危險環(huán)境下保護穿戴者的安全,和眾多在真空中使用的RIG防護服一樣,它具備自密封功能,在服裝出現(xiàn)破損時會自動封閉破口。其表面基本看不到裝甲板,因此很有可能是為了照顧靈活性而采用了柔性的防護材料。
軍用護甲:

軍用護甲是當前地球防衛(wèi)軍(Earth Defence Force)列裝的制式裝備,其骷髏狀的面罩和黑衣白甲的配色非常具有辨識度,因而也是軍方在宣傳中最常見的形象之一。作為軍方使用的裝備,它對各種傷害(尖銳物穿刺、沖擊乃至于投射類武器)都有著非常良好的防護能力,和工程師使用的RIG防護服一樣,軍用護甲在設計之初就整合有念動力模塊和靜滯模塊。

EDF特種部隊列裝的防護服在形制上似乎也和軍用護甲有著相當?shù)年P聯(lián),頭盔部分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原文出處:https://deadspace.fandom.com/wiki/Resource_Integration_Gear
有錯漏之處歡迎指正
死亡空間1、2RIG服的詳細介紹參見如下鏈接,不重復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