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f疊滿的國際沖獎作品
導(dǎo)演是個非常非常聰明和有眼光的人!
整部作品可謂buff疊滿了,全都是討好大洋彼岸訴求的電影。
1、人物形象符合“黃禍論”
隨便挑選片子里最精致最唯美的人物畫面,然后截屏,然后扔進(jìn)PS里面做平面去色留邊處理??纯茨惆l(fā)現(xiàn)了什么?恭喜你,就是毒教材上的丑化中國人的形象~~~開不開心?
各個都是唐氏兒哦~~~
不用特別杠,你們操作一遍就行了。
《大圣歸來》的江流兒也這么操作一遍,就不會有這種問題。你們猜為什么?因為當(dāng)時的目的跟現(xiàn)在不一樣啊。
2、打著“抑郁癥”的牌坊掩蓋劇情的粗糙。
用抑郁癥這個萬能的招牌,延伸出天馬行空的劇情,合情合理。但是交代的就很粗糙:抑郁癥、落水了、被救了、救人的人死了、抑郁癥不藥自愈了。
借鑒了千與千尋的打工過程,女孩完全沒有成長,一直添麻煩,下一瞬間大家都喜歡她了。
上一瞬間管人家叫晦氣,下一瞬間這娃娃好可愛。
3、克蘇魯文化厚重。
克蘇魯文化在我們這里…算是比較小眾的東西。海精靈這么美好的、帶著希望的東西、對于抑郁癥來說像明燈一樣的東西,如果沒有刻意的設(shè)計,誰能想到會是觸手怪?小女孩是不是太性早熟了?認(rèn)知這么寬泛?它海精靈怎么就不是個小海馬小狗子,居然是小觸手眼球怪?
4、特效非常厲害。
水墨粒子特效,讓整部電影的飽和度非常高,但是還可以有流暢的長鏡頭,讓人有身臨其中的感覺。不禁感嘆這確實是技術(shù)的進(jìn)步。
疊了這么多buff,是時候走出國門沖一波大獎了。但是……這個獎如果得了,我覺得有點悲哀,我們文化走出國門,一定要以這種卑躬屈膝討好外國人喜好的方式來嗎?
我們中國的孩子不都是唐氏兒形象的……我們也不需要迎合克蘇魯文化的,我們有自己的想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