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嘴白花吃不起?北海膠又差點意思,那就看看安南膠!
大家好,我是魚膠愛好者,鱈魚膠和黃花膠還有北海膠,這三款魚膠稱得上是網(wǎng)紅級別的魚膠的,也是許多網(wǎng)紅博主都會推薦吃的魚膠。那么大家在跟隨大眾的時候往往都會忽略掉那些效果也很好,價格也非常親民的魚膠,就比如:安南膠,它真的是一款非常不錯的魚膠,但就是很冷門,吃不起蜘蛛膠的小伙伴都會去買安南膠,因為效果真的很好。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安南膠吧。
安南膠的魚種
為石首魚科擬牙?屬的長吻擬牙?,東南亞一帶從事魚膠貿(mào)易以及與魚鰾相關(guān)手工的漁民絕大多數(shù)為華人,當(dāng)?shù)厝A人一般將該魚稱為 “劃魚”“畫魚”。閩南話、潮汕話中的〝劃”與“魷”字同音,廣州話的“劃”也與“?”同音。潮汕本地也有 “劃魚”,市場上經(jīng)??梢钥吹玫?。
安南膠的產(chǎn)地
安南膠,又稱“雙牙膠”,主要產(chǎn)自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如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孟加拉國,以及南亞國家印度、巴基斯坦等。目前的主要產(chǎn)區(qū)在安達(dá)曼海(即緬甸海),孟加拉灣海域、以及阿拉伯海等。
安南膠的特征
- 安南魚鰾原型呈長管形,長度幾乎可占魚體總長的三分之一;
- 魚鰾表面光滑,沒有樹枝狀側(cè)枝,說明安南膠沒有出水洞;
- 圓頭、尖尾,頭部由一層薄薄的、透明的膜包裹著;
- 魚鰾的兩側(cè)分別各有一條小管附著在表面、并從尾部一直延伸到頭部;
- 在魚鰾的中部,有一條極細(xì)的小管。
安南膠的鑒別
安南膠沒有出水洞和法令線,也沒有比較特殊的紋路,一個完整的安南膠兩邊各附有一條比膠身長的細(xì)管。以前漁民取魚鰾時會將安南膠的兩條小管撕掉,所以在安南膠中有些沒有膠身兩邊的小管,但仍可見其痕跡。若有人以安南膠冒充赤嘴鱉魚膠,除了膠身的小管,觀察它是否具有出水洞和法令線便能識別。
安南膠被稱為三牙?
安南膠,雖被稱作“雙牙”,但其魚并不是只有兩個牙齒,或有兩個較大的牙齒。其實擬牙鹹屬中兩種魚的牙齒多數(shù)細(xì)而尖,魚嘴中間的牙齒與旁邊的相比,也不算大。
在魚膠市場中,也有人將安南膠稱作“三牙”,那究竟是否正確呢?
紅牙鮍,俗名三牙,石首魚科牙鮁屬,因其口內(nèi)生有“品”字形的三個尖牙,而得名三牙。
三牙生性兇猛,以魚類、甲殼類及底棲生物為食。身體為長條形,頭為尖形;口裂大,傾斜,下頜長于上頜;上頜最外列齒成犬齒,在前端有 2枚特別大的犬齒,下頜有大犬齒 1 枚。體為銀色,背面淡灰色,背鰭灰黑色,其余各鰭為黃色;背鰭硬棘 10至 11 枚、背鰭軟條 27 至 30 枚,臀鰭硬棘 2 枚、臀鰭軟條 7 至 8 枚。
三牙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熱帶、亞熱帶大陸架水區(qū),分布范圍非常廣泛,沿著非洲東海岸,南至南非德班,北至紅海、阿拉伯海,印度一西太平洋區(qū)的孟加拉灣、南海,以及澳大利亞、印尼、新幾內(nèi)亞、中國東海等均有分布。
三牙是波斯灣重要的經(jīng)濟魚類,當(dāng)?shù)孛Q為 Shorideh,據(jù)統(tǒng)計,僅南伊朗胡齊
斯坦省 2005 年產(chǎn)量達(dá) 1700.4 噸。關(guān)于三牙的最大體長,維基百科中記載可達(dá) 90厘米。但在南伊朗胡齊斯坦省紅牙鍼死亡率的一份估計報告中稱,從 2005 年 4 月到2006 年 3 月這一年里,每月從這個海域捕撈一定量的三牙作為標(biāo)本,共 16662條,體長從 15 厘米到 59 厘米不等,以 26 厘米至 50 厘米為多數(shù)。報告中也提到,根據(jù)學(xué)者 Fischer et al 分析,該物種的最大長度為 70 厘米。
很明顯,三牙的最大體長與擬牙鮁屬兩個魚種的體長都存在一定的差別。最重
要的是,有關(guān)學(xué)術(shù)資料顯示,三牙的魚鰾有 30 ~ 38 對側(cè)枝,這個特點與擬牙鹹屬兩個魚種魚鰾的主要特點就截然不同了。三牙魚鰾的兩邊被厚厚的脂肪包裹著,兩側(cè)的側(cè)枝清晰可見。因此,將安南膠稱作是三牙魚鰾是不正確的。
后語
大家好,我是魚膠愛好者,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喜歡我的小伙伴可以轉(zhuǎn)發(fā)給身邊朋友哦,點贊加關(guān)注了解更多魚膠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