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摩斯·基特雷·諾厄的睡前故事(二十)
看來還沒緩過勁來。
我說的沒錯吧,那是一種一生都難以忘懷的甜蜜。
不過我要告訴你一件很殘酷的事情,那也不是甜味,同樣也只是一種錯覺。
眼檎本身的糖分不高,但是內(nèi)里蘊含著一種毒素,可以讓吃到的人或動物感受到甜味。
放心,一顆眼檎當中所含的毒素還不足以致死,頂多就是會有些頭暈眼花罷了。
不過要是一次性吃下四五顆,那可就不好說了。所以吃眼檎的時候,務必要收住“再吃一個”的想法,不然可能真的會變成養(yǎng)料。
說到底,人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好糊弄的生物,只要一點點虛假的電信號,就可以驅(qū)使著他們?nèi)缤?strong>飛蛾撲火一般,做出各種愚蠢至極的事情。
開個玩笑,我并不這么覺得。如果人類的意識只是一團聚合在一起的爛肉的話,那有些事情實在是難以解釋。
不過確實有人這么認為,他們堅定地認為人類的意識可以掌控,甚至可以操縱。
對,之前提到過的——“圣伊麗莎白醫(yī)藥集團”。
他們的前身是一家相當有名精神病??漆t(yī)院,干的也只不過是你能想到的那些事情。不過在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他們便敏銳地察覺到了商機,迅速開展了一系列研發(fā)活動。
你知道的,很多精神病人相當難以控制,而那家醫(yī)院接收的都是極其危險的那一批。因此早在戰(zhàn)前,圣伊麗莎白的研究人員就制造出了一種可以與脊髓相連的設備,他們通過強制給病人佩戴這種設備,再借由電信號影響病人的情緒,使得那些病人們保持鎮(zhèn)定。
當然,這是不人道的。但是我說過了,那些病人極其危險,即便是他們的家人都不一定愿意為他們負責,這也就給圣伊麗莎白的研究人員們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隙。
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在戰(zhàn)后則到達了頂峰。由于社會秩序的崩塌,他們更可以肆無忌憚地開展各種實驗,而實驗的對象也由一般的精神病人擴展到了一般人,乃至一些弱勢群體。
你知道的,人體實驗是促進醫(yī)藥進步最快且最有效的手段。他們很快就積累了許多放在以往,根本無法想象的知識和技術(shù)。
當然,僅靠這些是無法讓他們在戰(zhàn)爭中的“伊甸”立足的。
還記得上面說過的那種設備嗎?他們把這種設備小型化之后,制成了類似項圈的模樣,向各個地區(qū)推廣。這種項圈——后來被稱為“鉛環(huán)”,可以有效地抑制佩戴者的情感和思維,自然也包括“傳知者”。這樣一來,自然可以降低“箴言”傳播的風險。于是許多地區(qū)都推行法令,要求“傳知者”們佩戴這種“鉛環(huán)”。
“鉛環(huán)”廉價且有效,自然而然就在各地生根發(fā)芽。不過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饋贈,在“鉛環(huán)”大行其道之后,圣伊麗莎白突然表示,“鉛環(huán)”需要定期維護,且不能擅自移除,否則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而維護和移除都需要他們的工程師來處理。
對的,“鉛環(huán)”本身并不昂貴,但后續(xù)的費用則高到令人難以置信。于是他們就利用這種手段,從“伊甸”各地斂集了數(shù)之不盡的財富。
而后,他們得以在“伊甸”占據(jù)一席之地,成為少數(shù)的幾家“私企”之一。
關(guān)于他們的光輝事跡可不是只言片語能講完的,今天就先到這里吧。
早安,我的孩子,愿你有一個美好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