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倪師針灸第四篇:督脈經(jīng)穴篇

2023-06-15 07:15 作者:想用模型構(gòu)建夢幻世界  | 我要投稿



第四篇:督脈經(jīng)穴 內(nèi)容概要

1、長強穴(01:25)

2、腰俞穴(06:26)

3、命門與陽關(guān)穴(08:00)

4、懸樞穴(12:40)

5、脊中與筋縮穴(13:50)

6、癲、癇、狂之眼診法(16:42)

7、至陽、靈臺、神道、身柱(20:16)

8、大椎與陶道穴(28:46)

9、啞門與風(fēng)府(32:16)

10、后頂與百會穴(39:27)

11、扁鵲典故(43:22)

12、前頂、囟會與上星穴(45:49)

13、素髎、兌端、齦交穴(53:42)


督脈是所有陽氣之會。陽氣在流行完全身之后.就會回到督脈。陽氣就像河流,最后會流到大海,督脈就像個大海。

督脈跟任脈一樣,沒有井榮俞經(jīng)合。書上在講考正穴法之前有提到,要知任督二脈之功,先將四門關(guān)閉,耳、目、口、鼻先閉起來。


1、長強穴(主治痔瘡)

督脈第一個穴道是長強穴,是足少陰、少陽之會,這個穴是痔瘡 的根本。怎么找這個穴道呢?讓病人躺在床上,在尾椎骨的下方,肛門與尾椎骨的中間。長強穴下針的時候,采斜刺。長強穴,無謂補瀉,引氣到就好了,下針不用太深,一寸左右。主要是治痔瘡。

醫(yī)書上有很多痔,什么長的像桃花就是桃花痔,還要怎樣分治療,其實不用。痔分兩種,一種是內(nèi)痔、一種是外痔。內(nèi)痔時,中醫(yī)定義它,是先血后便。大便的時候,血排出來后,再出大便,不會痛。外痔呢,是先便后血,上完廁所,一擦屁股,看到流血,這是外痔,先便后血,外痔會很痛。長強穴,不管內(nèi)、外痔都可以治療。像痔瘡就是個非常好的治癥,不管是針、灸或中藥。

如果你覺得人生乏味,就去給西醫(yī)開刀。肛門那是濁物經(jīng)過的地方,很不容易收口。所以你覺得人生很好,就不要開刀。開刀后產(chǎn)生瘺管會很難過,女人陰部跟這個就會連在一起,陰部就會排大便,而且滴漏不止。痔瘡很痛,但也不會死掉。到現(xiàn)在還沒有人因痔瘡死掉的,痔瘡其實很好治。下針時內(nèi)痔看不到,外痔時,腫得很大,用三棱針來刺它放血,放血時,可以用小一點的火罐把痔瘡吸住,把膿血抽出來,把痛去掉,痛就是瘀血累積才會有痛。很多穴道都可以治痔瘡,長強是個大穴,內(nèi)痔效果也是很好。

2、腰俞穴

督脈第二個穴道叫腰俞,這脊椎骨在尾椎上是成三角形的,在尾椎骨上,在脊椎交接的地方,第二十一椎,我們叫腰俞。腰俞可治月經(jīng)不來,其實我們有非常多的穴道可以治月經(jīng)不順,不一定要在腰俞治,很少用。諸位知道這個穴道就好了,我到現(xiàn)在沒有用過。

長強就很常用了,那個痔瘡?fù)雌饋頃r,很難過。當然我們痔瘡放血時,要帶橡皮手套放血。放血時,當然用火罐小一點的,這是基本常識,

3、命門與陽關(guān)穴

再來是陽關(guān)穴,在找陽關(guān)穴時,先找命門,命門是第十四椎。看側(cè)面的圖,肚臍正對面的穴道是命門,從命門下兩椎就是陽關(guān)。陽關(guān)穴和命門穴,先找命門,再找陽關(guān),一個是第十四椎、一個是第十六椎。陽關(guān)穴很少用到。陽關(guān)穴針灸都可以,像治腰痛時。

命門穴針和灸都可以,劇烈的頭痛,中醫(yī)講的角弓反張就是腦膜炎 ,在命門上都可以治療。命門穴顧名思義是生命之門。練功夫的人在肚臍下三寸的關(guān)元和命門,先觀想成一條線。吸氣時,這條線往下沉,這條線沉到會陰的地方。吐氣時這條氣往上升,升到頂?shù)臅r候,再吐最后一口氣,再提肛門。肛門在醫(yī)書叫榖道,說起來比較優(yōu)雅。

提肛在練功是最后一步。比如說你在吐氣,吐到后來沒氣了,你以為結(jié)束了,其實才剛開始,要到最后在沒氣時,再把肛門提起來。

平常小便,男女都可以用,從小就要教你的小孩子,不要隨時跑去小便,你要等到飽滿時,忍不住了才去。在小便時,要大力地排出來,成為反射動作,大力地盡量排,要讓力量很大,養(yǎng)成習(xí)慣時,每天都在運動下焦,就會長命百歲。把氣逼出去發(fā)一點聲音都沒有關(guān)系。

4、懸樞穴

這個懸樞呢,在第十三椎下。在講督脈時都是指第幾椎下。在觸診摸背后的時候,會摸到一個凸,兩個凸的。這個凸的才是椎下。因為骨頭是這樣子的,下針要在軟骨下,所以凸起來的才是椎下。懸樞呢,治癥跟陽關(guān)差不多,治腰痛 等等。三焦經(jīng)會經(jīng)過。

5、脊中與筋縮穴

脊中這個穴道只能下針,不可以灸。第十一椎下周圍是脾臟,這穴道主要是治黃疸 、便血 。因為它在脾的正后方。以后會學(xué)到膀胱經(jīng)第十一椎下外開一寸半,是脾俞。脊中我們大部分是下針。

怎么找第九椎呢?這個背面,人體的背后,背后兩個肩胛骨,這個脊椎骨在中間,兩個三角形的底端畫條線,交錯過去的就是第七椎。病人是以趴到且手肘垂直上舉的方式。這樣子交叉到的是第七椎,要注意是背面,若看圖易誤解,不是正面而是背面。往下摸,突起就是第八椎,再下突起就是第九椎。

第九椎是筋縮。全身上下,肝主筋,全身的筋是肝臟在管。這個穴道正在肝的后方。督脈的穴道除了治病以外,還可幫助診斷。介紹膀胱經(jīng)時,會回來介紹這些。筋縮用針和灸都可以,像治癲癇狂。

6、癲、癇、狂之眼診法

癲、癇、狂,這三個是不一樣的東西,在診斷上要看眼睛。這是眼睛,這是眼珠,左眼右眼都一樣。我們把眼角切開來分一半看,第一種呢,可以看到血絲在眼珠的上面,如雞的腳。這三個血絲串穿到黑珠。第二種呢,這是眼睛,這是黑珠,上下都有血絲。第一種是最好治的,非常容易治。若是這樣子的血絲就難治。第三種是血絲在下面,不治,就是無法治。眼睛拉下來看,左眼右眼都一樣??吹讲恢?,不是你就可以不治療,你還是要想辦法把他治好。過去的醫(yī)書分三種診斷的方式。怎么知道治好了,看雞腳,雞腳就是血絲,沒有了雞腳,就好了。

那這個癲癥、癇癥、狂癥,一般來說,只要精神上有問題,百分之九十九都有便秘。把燥糞去掉之后,再來會有很多種治療方法。這個在筋縮可以治療,任何的抽筋,吐白沫,發(fā)狂奔走都可以治。這個癇病很好玩,會不斷的講重復(fù)的話,有人在馬路上自言自語,就是癇病。

第七椎下,這個穴道我們稱至陽穴。在第七椎、第九椎中間,是經(jīng)外奇穴,我們叫消渴穴。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在這治療,治到壓它時不痛就是好了,下針,也可以灸,也可以用來診斷糖尿病好了沒有。

7、至陽、靈臺、神道、身柱

至陽穴也是近取穴,治我們的腰脊痛 。實際上腰脊痛分很多種,如果是上部。在十四椎為分野,臍下痛都是帶脈。臍上橫的痛,是陽維脈的地方。我們選的穴道不太一樣。在督脈上面,上面就是至陽,下面就是陽關(guān)。那你就要看那個穴道是近取穴。

那第六椎下,這是靈臺穴。從第七椎往上一椎,就是第六椎,就是靈臺。靈臺穴這個穴道是幫我們診斷用的,第七椎這個穴道也是可以幫我們做診斷,這些都非常好用。

一般呢,第七椎是血會的地方。像病人血癌時,在第七椎都會有壓痛點。而第六椎靈臺穴進入脊椎骨,是現(xiàn)在標準血癌可以看到的地方。靈臺的旁邊是督俞,諸陽之會。靈臺有壓痛點,代表得到過多的營養(yǎng),實際就是西醫(yī)講的白血球增加。在靈臺這邊就會有過實的現(xiàn)象。靈臺穴有壓痛,就是標準的血癌。反過來,治到?jīng)]有壓痛,血癌就好了。一般療程四周,沒有人動過的情況下。小朋友兩周。

靈臺穴在書上說“第六椎下,銅人缺”,治病的缺掉了、遺失掉了。靈臺這個穴道禁針。我們的督脈是諸陽之會,每一個穴道幾乎都絡(luò)到一個臟。

看神道,在第五椎下,從七椎往上找最好找。第五椎是神道。這個神道穴,在任何的心臟病都會有壓痛點。在初診時壓它,在治療后再壓它,就發(fā)現(xiàn)痛沒那么多了。如何知道病好了,壓的時候不痛了,就是好了。神道一般來說用下針,因為汗水比較多,所以下針。治癥你們可以在書上參考一下,我用神道主要用來診斷,下針很少下,我都下旁邊膀胱經(jīng)的穴道。

看神道,在第五椎下,從七椎往上找最好找。第五椎是神道。這個神道穴,在任何的心臟病都會有壓痛點。在初診時壓它,在治療后再壓它,就發(fā)現(xiàn)痛沒那么多了。如何知道病好了,壓的時候不痛了,就是好了。神道一般來說用下針,因為汗水比較多,所以下針。治癥你們可以在書上參考一下,我用神道主要用來診斷,下針很少下,我都下旁邊膀胱經(jīng)的穴道。

二戰(zhàn)時日本人侵略中國東北,奇怪的是日本人都穿的很少,卻沒有感冒,長的很高大。后來美軍發(fā)現(xiàn)到,每個日本人的身柱骨都是黑的。所以,灸身柱是很有名的。臨床上,平時常感冒的小孩子,灸身柱后,五壯七壯九壯都可以。小孩就沒感冒了。書上寫身柱最后第二行寫,不喜歡看到人、火,這就是陰癥,可以灸灸第三椎身柱及第九椎的至陽。

8、大椎與陶道穴

再來是陶道。大椎跟陶道,在頭部的地方。這個骨頭呢,一節(jié)一節(jié)的,我把他分開來會畫成這樣子。這是第一椎,在第一胸椎之上,這個穴道,我們叫大椎。第一椎之下,就是我們現(xiàn)在講的陶道。

陶道穴,是頭椎和胸椎的區(qū)分點,一個病人背對你的時候,你手按著那個骨頭,頭椎是會轉(zhuǎn)動的,但胸椎不動。所以在動骨和不動骨之間的就是大椎穴。

陶道穴是大椎的助手,大椎穴是真正的大穴。我們在發(fā)燒 感冒時,用三棱針放血,擠一點血出來燒就退。因為它是手三陽、足三陽、督脈之會,我們在退燒時可以用大椎穴。書上后段有講到前面兩個門牙躁、項強,心下痞硬者,在大椎穴治療。還有仲景曰“太陽少陽并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jié)胸,當刺大椎……”,我們的醫(yī)圣張仲景,他很了不起,寫完《傷寒》《金匱》,他的針灸不強。太陽少陽并病就是小柴胡湯癥。大椎的主力就是用在高燒放血。

9、啞門與風(fēng)府穴

再來是啞門跟風(fēng)府。要先找到風(fēng)府穴。這是后腦,耳朵在這邊,不能依發(fā)際來找,有人發(fā)際很長,有人發(fā)際很短。頭發(fā)發(fā)根越長的,這是忠臣。所以要用度骨法來找穴道。度骨法是用骨頭來丈量。在我們的后腦,可以摸到腦骨,在腦骨下方半寸,是我們的風(fēng)府穴。風(fēng)府下半寸,只有一點點,就是啞門穴。

下針的手法是這樣子。平常我們有特別設(shè)計的枕頭(中間是空的),病人面朝下,但病人頭可以靠著。我們下針的時候,這個針下去是這樣子,對著舌根的方向。下到已經(jīng)到脊椎骨旁,已經(jīng)碰到頭椎。到位的時候,病人舌頭會吐出來。啞門專治聲音都發(fā)不出來。

病人中風(fēng)舌強,正面的時候下廉泉,趴過來就下啞門。啞門跟風(fēng)府下針手法都一樣,對著舌尖下。啞門是督脈陽維之會。在腦部那邊下針,你只要方向?qū)Γ疾粫袉栴}。一般來說,啞門跟風(fēng)府都不灸,灸啞門的話,一灸就啞了。

風(fēng)府在后面,兩穴差半寸,是足太陽督脈陽維之會,也不能灸。風(fēng)府就是風(fēng)之府,風(fēng)很容易進去的地方。所以,是中風(fēng)的穴道、頭項強痛的穴道,都是近取穴。你看這個風(fēng)府,旁邊有風(fēng)池,下面風(fēng)門,所以冬天時,你縮脖子就不會冷。因為脖子它根本就是一個冷卻系統(tǒng)。風(fēng)府是中風(fēng)的大穴。

我們的后腦有個枕骨,有點突出的一塊骨頭,在突骨的下方,這些穴道我們很少用,你知道位置就好了。這突骨的上方跟下方各有一個穴道,一個是腦戶、一個是強間。這個腦戶、強間,一般都不灸的,都會讓喉嚨失掉聲音,都是用下針的。

骨頭上方是強間。有一種人摸不到骨頭的,東北的人腦后是平的。東北的人睡在炕上面,炕下面是空的,放東西在里邊燒,炕很熱,可以避寒嘛。炕很硬的,所以睡久了,頭就是扁的。東北人后腦是這樣下來,整個這樣平的,因為睡在炕上造成的。

10、后頂與百會穴

強間后是后頂,后頂從百會開始找。昨天介紹百會穴的找法,兩個耳朵耳尖的地方往下到頭頂中心點,再往后五分的地方有一個凹洞,凹洞可以摸到,這就是百會。所有的陽經(jīng)都會在這個地方。從百會往下一寸半,就是后頂。

后頂跟前頂都是百會的輔助穴,我們以百會為主。一般來說,都是治療頭痛 。

你不能照書上按旋毛來找百會,因為不準。每一個人都不同位置。而且有人有兩個或三個發(fā)旋。所以不能按照旋毛來找。你在看頭旋的時候,凡順時鐘轉(zhuǎn)的,順為同性。所謂同性不是同性戀。而是他媽媽若有生下一胎,如果你是女的,順為同性,你媽生的下一個就是妹妹;如果你是男的,那你媽生的下一個就是弟弟。如果是逆轉(zhuǎn)的話就是異性,女的下面是男的,男的下面是女的,這樣就可以知道下一個是弟弟還是妹妹。

百會穴百病皆治,也就是當你完全想不到怎么辦時,就治百會。因為百會是諸陽之會。我們有六條陽經(jīng),手有三陽足有三陽。而陰經(jīng)只到脖子,不到頭。所以“頭”部,人稱六陽之首,頭上沒有陰經(jīng),頭部是陽經(jīng)。所以天氣再冷,穿著夾克,頭可以在外面,因為頭部是陽經(jīng),沒有陰經(jīng)。百會是六條陽經(jīng)過的地方,所以百病皆治,癲癇也可以治。中風(fēng)時,百會是大穴,必取的穴道。

11、扁鵲典故

書上寫百會,虢國太子尸厥。扁鵲取三陽五會,這是講治百會。有個典故,因扁鵲是針灸的祖師爺。我們用的手法、治療法則都是來自扁鵲。他是祖師爺,所以,我特別介紹一下。

在扁鵲那個時代,扁鵲就是醫(yī)生,比如你姓徐,現(xiàn)在叫徐醫(yī)師,以前叫徐扁鵲。扁鵲原名叫秦越人,當時虢國太子尸厥昏迷,醫(yī)師都想不到怎么治啊。大家就說一定要找秦越人來。扁鵲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但秦越人會算命算出太子有難,他就自己跑出來幫虢國太子下百會放血,把太子救回來。虢國國王很開心,就公布一個法令,今后全天下的醫(yī)生都不能稱扁鵲,只有秦越人可以稱扁鵲,其它人改名叫郎中。

12、前頂、囟會與上星穴

那前頂,如果從百會往前找一寸半就是前頂,不需要囟會從后一寸半。那平常下針的時候,百會前一寸半,后一寸半,左一寸半、右一寸半,都是加強百會的效果。

下頭針時,都是要病人躺著,這是耳朵,你找到百會在這邊,在這個百會前五分的地方,你摸到百會有個凹洞,往這凹洞的前五分,在這個地方斜刺,刺到百會穴。我們在頭下針,是下在頭骨和頭骨之間,沒有人直扎進去的。一般我們用放血,讓血流出來,平常下針的話是采斜刺的角度下去,不是直的下去。

囟會呢?小孩子生下來頭上的凹洞,小孩長大才會慢慢長起來。那如果我們要找這個囟會呢,我們從上星開始找,從神庭上星。這是額頭,畫正面,人家說過發(fā)際五分,但有人發(fā)際很高,有人發(fā)際很短,所以不能說從發(fā)際開始找。

有個方法找,你從直線往上,一路順著督脈,一路摸上去,當你的弧度轉(zhuǎn)上去會有感覺。過去我們的發(fā)際實際上就是在這個交接。凸起來的角這邊就是發(fā)際。你弧度轉(zhuǎn)上去的第一個凹點就是神庭。那還有人的找法呢,從眉毛找上去??墒敲济懈哂械桶 ?/p>

有人眉毛長這個樣子,另一個眉毛長這個樣子。一般額頭比較小的比較笨,眉毛長在發(fā)際跟眉毛中間,是大官,你看很多大官眉毛長在后面。那眉毛要長一點,太短就成師爺,師爺就只有一點眉。

所以找穴道最好是觸感,觸感不好沒關(guān)系,你從百會回頭找。百會很好找,百會往前走一寸半就是前頂,前頂再往前一寸半就是顖會,顖會再往前一寸半就是上星,上星跟神庭只差五分,平常這些穴道我們很少用。我們大概會用到上星。上星呢?我們在治鼻竇炎 、治鼻子發(fā)炎時,在上星灸。上星是用米粒灸,把頭發(fā)分開來,頭發(fā)用夾子夾住,找到上星穴的時候,一般督脈的穴道都有個凹洞,在上星這個凹洞上放一點凡士林,艾絨用細細小小的放上去,香一點,一下就燒完,做七壯,九壯,十一壯。灸的時候,會麻麻的一條直接到鼻子,效果不錯。那灸到頭上有個疤也沒關(guān)系,和尚有九個疤,你才一個。搽一點外用傷口的藥膏就可以。

神庭穴一般來說不針,你大概知道位置就好了。灸比較多,一般很少用針的,腦部或頭部的穴道,大部分都是治精神病,你想近取穴就對了。比如說這個人精神病,你都可以取他的近取穴,不用去強記。所以,我們在針灸考試,不會叫你把上星的穴道功能寫出來,因為穴道治癥很多是相同嘛,你只要知道就可以了。

13、素髎、兌端、齦交穴

再來是素髎,素髎在鼻頭的正中間,鼻頭的地方就是素髎。這個素髎穴跟女人的會陰穴是相對的,女人如果是處女之身,素髎這會有一片骨頭,鼻子一摸,就感覺得出來,如果不是就變成兩片骨頭。很少扎針在素髎的,通常用點刺放血治酒糟鼻 ,鼻子很紅,效果非常好,不扎針也不灸用放血的,這是近取穴,作用就是鼻竇炎 ,鼻息肉 。我用最多就是酒糟鼻,酒糟鼻很難看啊,放血效果最好。

再來是水溝,水溝就是我們的人中,前面講過怎么找了,現(xiàn)在講穴道怎么下,書上:“主消渴飲水無度”,因為在嘴巴旁邊嘛,你喝一杯就小一杯出來。癲癇、不識尊卑、胡說八道、面腫 。有的人人中是一個縫,像個水溝。有人沒有水溝,平的代表沒有小孩,沒有兒子,有水溝代表有兒子。常常有的婦人,早上起來臉腫 腫的,都可以下,效果都很好。

兌端呢,在嘴唇的地方。這是上嘴唇,這是兌端,上唇上面正中間。這是近取穴,平時很少用。齦交呢?扎針時嘴唇拉開來,這門牙,在門牙肉正中間,扎針時嘴巴拉開來,一般來說是近取穴,治牙痛,牙周病。這個針你扎上去,捻捻針就出針,一出針血就出來,不留針。不要去灸,怎么可能在嘴巴里灸?這是督脈最后一個穴道,治療牙齦腫 、腐爛,牙周病 ,用放血的就好了。中醫(yī)的放血的觀念很好,舊的血去了,新的血就來,新的血會帶來新的白血球。所以,放血是很好的。西醫(yī)沒想到放血對消炎很好。



倪師針灸第四篇:督脈經(jīng)穴篇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东阿县| 樟树市| 于都县| 辉县市| 右玉县| 尉犁县| 大丰市| 平和县| 西丰县| 咸丰县| 海安县| 富宁县| 贡觉县| 当雄县| 文登市| 东兴市| 永丰县| 安多县| 额尔古纳市| 朝阳区| 佛学| 重庆市| 黄大仙区| 东兰县| 华蓥市| 合川市| 盐山县| 开封市| 当阳市| 德江县| 天津市| 息烽县| 西乡县| 霸州市| 济宁市| 剑阁县| 邹平县| 永善县| 和静县| 河东区|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