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揭露關(guān)于運動、睡眠、跑步、癌癥和糖的 7 大謊言!??!

主題:運動是一生的事,這不是一種觀念、要求,而是一種人與生俱來“本能”,人要去做
1.七小時左右睡眠
2.每周2到5次鍛煉降低疾病風險
3.年齡↑,肌肉萎縮,日常的力量訓練很有必要,但有氧運動是基礎(chǔ),不要把運動醫(yī)療化
4.如何做到“正確”:培養(yǎng)意志力克服困難的慣性,使之成為生活中正常普通的事。做一件事,盡可能有趣的去做(玩的心態(tài)),去享受,從中獲得獎勵
5.盡量避免生活中的“方便性、舒適性”,適當加重身體活躍程度
6.回報:①人本能重視短期利息,會尋求2到3個做事的理由 ②忽略長期成本,因為now不必要不需要,很難說服自己去做
7.混淆了年齡和疾病之間的關(guān)系,認為年齡↑疾病也必然↑。事實證明,年齡↑,但疾病是可以避免、預防的。
8.后天>先天,(自然)環(huán)境支持下的作用>本身基因的局限
9.細胞攝入更多能量會更容易“失控”,避免吃“促炎”食品。運動會使肌肉產(chǎn)生“中間體”,達到高水平時才會起到“抗炎”效果。避免攝入糖、反式脂肪等,要對健康食物保持敏感
10..對于(腳)痛苦,一雙舒適的鞋墊并不能消除疼痛,僅作為一種短期的緩解。而加強(腳)抵抗力,本身的強壯程度,能夠永久消除
11.活體光腳,赤腳跑步(光腳鞋),舒適不一定對我們有好處,步頻一分鐘90-180,短步幅又或高頻率,落腿與身體垂直支撐
12.減肥可以采用:節(jié)食?運動(他們之間又互動、聯(lián)系影響生活的其他方面),節(jié)食是核心,而運動是關(guān)鍵(加快建立減肥以后的瘦的身體機能,避免、預防體重增加、體重反彈)
13.運動不要自夸,對別人也不要責備嘲笑,以一種平和的方式進行(非比較,而是幫助、引導)
14.運動本身的回饋、獎勵(此處的獎勵是運動本身帶給你的,不是自己設(shè)置的,和以往大家認同的獎勵機制不同):是一種長期性的,因人而已,或者幾個月或者幾年。
15.對于肥胖或者是意志力不強的人(不能堅持):運動或許是一時興起,但不要苛求短期就讓自己適應運動,而要換一種思維和眼光,選擇寬慰,慢慢讓自己接受
16.運動的自律①社交性②負責機制(找到你要這么做的“點”,你所也次背負的責任,可以是自己編的)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