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鳥音鏈取敵方上將之首級 打的就是14nm!
2023-06-13 00:42 作者:bili_62626327001 | 我要投稿
蜂鳥音鏈這次測試為了減少配件性能差異帶來的誤差,所以我們在只更換兩顆CPU各自主板的情況下進行測試(測試平臺如圖),并且設置默認頻率運行,不進行人為超頻。

在CPU-Z中,可以看到兩顆CPU的基本參數(shù),i9-11900K是代號“Rocket Lake”的14nm芯片,LGA1200插槽,默頻3.5GHz,TDP達到了驚人的125W,功耗有些夸張,11900K宣稱可以全核睿頻到5.1GHz,但是核心數(shù)量相比10900K下降到8核16線程,IPC提升19%,和AMD的官方IPC提升大致相同。
而在R7 5800X的CPU-Z中,顯示5800X是一顆代號為“Vermeer”的7nm核心芯片,同樣也是8核心16線程,但TDP卻比11900K低了大概五分之一,一二級緩存與11900K大同小異,但三級緩存卻為11900K的兩倍,達到了恐怖的32MB。銳龍也有對應Intel“ABT”的CPU智能加速PBO功能,可達4.7GHz。

這一代Intel的CPU芯片其實并不是使用最新的TigerLake架構,而是從IceLake演變而來,cypress cove核心也是脫胎于IceLake的Sunny cove,由于制程的落后造成的體積原因,使得11代i9不得不閹割掉兩個核心。

反觀AMD,R7 5800X沿用了銳龍模塊化設計語言,將原本每四個核心、16MB L3緩存為一組的CCX結構,“擴大”為每八個核心,32MB L3緩存一組。使得8個核心可以完整訪問32M超大L3緩存,避免了L3緩存的重復浪費使用并且降低延遲,從而讓核心效率極大的提升,那么擁有這些優(yōu)勢的5800X能否擊敗11900K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