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a nutshell 與 適者生存

in a nutshell 這個習(xí)語對喜歡看英文原版教材或者在國外學(xué)習(xí)的朋友應(yīng)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太多太多的科普或教育書籍都會冠以《XXX in a nutshell》的標(biāo)題。在英文里的解釋就是,to summarize or describe something in only a few words; concisely.?于是乎中文的翻譯就是概論、簡論這樣子的。
nutshell是堅果外殼的意思。如果能放進(jìn)堅果外殼那么小的空間里,那就是比喻被壓縮到了很小的空間的意思。這個比喻的用法可謂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本是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在他的《博物史》(Natural History)中驚嘆于荷馬史詩的縮寫版字跡之小,夸張地說甚至可以放在堅果殼里。
更有名的例子是在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里,有這樣的句子,“I could be bounded in a nutshell, and count myself?a king of infinite space, were it not that I have?bad dreams."
這里還有必要提一本有意思的書的題目翻譯,就是霍金的那本《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中文的翻譯卻不是《宇宙簡論/概論》,而是直譯成了《果殼中的宇宙》。沒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覺得異常奇怪,以為是翻譯錯了。不過據(jù)讀過書的人說,霍金書里還真是用到了哈姆雷特那句臺詞,再加上書的封面圖片還就是“果殼中的宇宙”,以及他理論和個人身體的特點等,這個翻譯還是真的是有獨特的意義。這是個特別的例子。
除了標(biāo)題,平時也可以說put/say?something in a nutshell,?簡短截說的意思。

適者生存,物競天擇,這個詞可能本來就是從英文中翻譯過來的,所以在英文里就是直譯,survival of the fittest .英文的解釋就是?those?best?adapted?to?the particular conditions will succeed in the long run.
這個詞最早就是赫伯特·斯賓塞在《生物簡史》中描述達(dá)爾文的進(jìn)化論的用詞。但到今天已經(jīng)擴(kuò)展到人類社會的任何競爭中。比如在聊公司、商業(yè)競爭時,就會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