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網絡惡搞 顛覆青少年價值觀

多數(shù)人從記事時起,就已經擁有了分辨美丑善惡的能力。孩子看電視時常常這樣問大人:劇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遠離丑惡原本應該是人的本能。青少年是網絡上最為活躍的群體,擁有獨立判斷能力,知道何為是、何為非的青少年把有污點的一些“網紅”當作偶像,這是一個需要深度思索的社會問題。
網絡自有網絡的規(guī)律,網絡惡搞、鬼畜文化長期盛行,已經嚴重影響了青少年價值觀的培養(yǎng)。犯罪受寵、懶惰吃香是正確價值觀的“死對頭”。青春期作為人生的黃金階段,本應積極學習、努力進取,以先進為榜樣,以英雄為目標,通過不斷校正價值觀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讓自己成為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社會的棟梁之才。如果青少年隨波逐流,在網絡的世界里不分良莠、不辨是非,甚至顛倒黑白,自己最后也極有可能會跌入網絡惡搞的陷阱里,成為網絡負能量的犧牲品。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不排除虛擬世界里魚龍混雜,但網絡的主流還是積極向上的。治理網絡亂象,除了靠政府職能部門強化監(jiān)督和網絡平臺加強審核外,更重要、更管用的辦法在于自我約束。青少年少一些趨利、獵奇思想,多一些道德做人、本領立身的愿望,再混雜的網絡也能鍛造出騰云駕霧的“巨龍”來。
——光明網2020-05-18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