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頓河】為何指環(huán)不可能一戰(zhàn)全滅東線德精銳,非全精銳的6集:一波次步師的分布
? ? 關于德軍精銳還是雜牌子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經常出現(xiàn)的。
????比如說西線的352步一會兒精銳一會兒垃圾(當然,現(xiàn)在看來他不是老牌的精銳卻也是裝備率完善的強師),東線庫戰(zhàn)南線一堆平庸的步兵師被當成精銳等……實際,一場大戰(zhàn)役來說,步兵師良莠不齊是很正常的事情。
????曾經看到一種說法德軍所有的精銳都被干掉在了斯大林格勒,這種說法顯然不太有道理,因為戰(zhàn)爭爆發(fā)后,各種擴軍的德軍就沒有什么集團軍是全都由老精銳部隊組成的(你想啊純種老精銳師就那么幾十個,德軍41年后野戰(zhàn)師二百個起步,他怎么可能把精銳師全都抱在一個集團軍,其他集團軍,戰(zhàn)區(qū)還活不活了?)。
????隨便舉個例子,德軍頭10個步兵師,這會兒第2、3、4、10四個師都已經改摩步師或者裝甲師了,其中:
第1步兵師11月15日時在北方集團軍第18集團軍第1軍手里;
第2步兵師改編的第2摩步師后成為了第12裝甲師,這會兒隸屬于在北方,中央集團軍群之間的第11集團軍第30軍;
第3摩步師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團軍;
第4步兵師后來成為第14裝甲師此時也在斯大林格勒;
第5步兵師改的第5獵兵師在第16集團軍杰米揚斯克突出部外的第10軍手里;
第6步兵師隸屬于勒熱夫突出部內第9集團軍第27軍;
第7步兵師在勒熱夫突出部東南的第3裝甲集團軍第9軍手中;
第8步兵改編的第8獵兵師在第16集團軍杰米揚斯克突出部里的第2軍手里(準確的說在樹一樣的突出部的樹干位置);
第9步兵師隸屬于高加索第17集團軍的第5軍手里;
第10步兵師改編的第10摩步師被拆開,主力隸屬于第4集團軍第56裝甲軍,而另一部分(約一個團)隸屬于勒熱夫突出部第9集團軍的第23軍;
第11步兵師隸屬于北方集團軍群第18集團軍第28軍;
第12步兵師在第16集團軍杰米揚斯克突出部里的第2軍手里;
第13步兵師改編的13裝甲師隸屬于高加索方向A集團軍群第1裝甲集團軍第3裝甲軍;
第14步兵師改編的第14摩步師在勒熱夫直屬于第9集團軍;
第15步兵師在法國,隸屬于第1集團軍;
第16步兵師這個就復雜了,改編為了兩個師,16裝甲師在斯大林格勒6集14裝甲軍;16摩步師在卡爾梅克草原,是第4裝甲集團軍直屬;
第17步兵師在法國第7集團軍第25軍;
第18步兵師改編為摩步師在第16集團軍杰米揚斯克突出部外的第10軍手里;
第19步兵師主要改組為第19裝甲師,在第2裝甲集團軍直屬,即將調到勒熱夫突出部;
第20步兵師改編為第20摩步師,在北方集團軍群第18集團軍第38軍手里;
第21步兵師在北方集團軍群第18集團軍第28軍手里;
第22步兵師在東南司令部手里,在克里特島曬太陽;
第23步兵師成為了第26裝甲師,在15集團軍,正在組建中;

第24步兵師在北方集團軍群第18集團軍第26軍手里;
第25步兵師改為第25摩步師,在第2裝甲集團軍第53軍手里;
第26步兵師隸屬于第2裝甲集團軍第35軍。
第27步兵師改編的第17裝甲師隸屬于第2裝甲集團軍第35軍其中第17裝甲師之后被調到南線救第6集團軍;
第28步兵師改編為第28獵兵師在北方集團軍第18集團軍第1軍手里;
第29步兵師改編第29摩步師在斯大林格勒西南第4裝甲集團軍手里;
第30和第32步兵師也在杰米揚斯克突出部里的第16集團軍第2軍手里;
第31步兵師隸屬于第3裝甲集團軍第20軍;
第33步兵師改編為第15裝甲師,此時在北非;
第34步兵師隸屬于第4集團軍第43軍;
第35步兵師隸屬于第3裝甲集團軍第9軍;
第36步兵師改編為第36摩步師隸屬于第3裝甲集團軍第46裝甲軍,在勒熱夫突出部東南部;
第44步兵師隸屬于第6集團軍第11軍,是第6集團軍以非機動的普通步兵師形態(tài)存在的第1波次步兵師;
第45步兵師隸屬于第2集團軍第55軍;
第46步兵師隸屬于A集團軍群第17集團軍第49山地軍;
由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德軍這39個一波次步兵師/最早的一批步兵師(2、13、29顯然資歷很老也算入)本身和組建出來的40個師里,北方集團軍群有12個,以伊門湖為界,其中6個師在列寧格勒至伊門湖一線的第18集團軍麾下;6個在伊門湖南邊,主要在杰米揚斯克口袋附近的第16集團軍;中央和北方集團軍群之間的第11集團軍有一個;中央集團軍群有12個;B集團軍群非斯大林格勒部分有2個,在斯大林格勒的有5個;高加索方向A集團軍群有3個;西線指揮部D集團軍群有3個師;東南指揮部有1個師;北非有一個師……
由此可見,斯大林格勒方向牽扯的精銳一波次師/一波次底子改編的師,乃至整個南線兩個德軍集團軍群擁有的這類師(10個),還沒有北方、中央集團軍群(分別都是12個)多!

同樣的最早一批參加波蘭戰(zhàn)役的裝甲師或輕裝師(番號1-10)里:
第1、5、9裝甲師隸屬于第九集團軍;第2裝甲師隸屬于第3裝甲集團軍(也是勒熱夫附近);第4裝甲師隸屬于第2裝甲集團軍。第6裝甲師即將發(fā)往頓河前線此時在去往東線的火車上;第7裝甲師在法國執(zhí)行安東行動;第8裝甲師在北方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群之間,正在調往大盧基用以解圍;第3裝甲師隸屬于高加索方向的A集團軍群第1裝甲集團軍;第10裝甲師發(fā)送到北非戰(zhàn)場。
也就是說最早的10個裝甲師里除了第6裝甲師根本就沒有一個調往斯大林格勒;當然這也與1942年德軍1、2、4、5、8裝擺爛有關了……
所以雖然說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對德軍負面影響很大,德軍牽扯精力也不少,但葬送整個東線德軍野戰(zhàn)精銳的說法簡直就是謬論……如果德軍野戰(zhàn)精銳一次戰(zhàn)役就干沒了,三哈,庫戰(zhàn)是怎么回事呢?
另外一點德軍決策也比較坑,中央集團軍群和北方集團軍群(特別是前者)在1942年長期占領大量的精銳部隊和機動師!可憐的蔡茨勒根本管不動……杰米揚斯克,勒熱夫,蘇希尼契等多個大小突出部分散了過多兵力不說……B,A集團軍群側翼極長。戰(zhàn)線長不是問題,問題是已經不那么重要的北方,中央集團軍群一直牽扯著大量精銳部隊和機動部隊……而后者正是戰(zhàn)線脆弱的B集團軍群需要的救命的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