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在兄弟姐妹面前別透露“三張底牌”,守住家庭的福氣
謹由我與大家一起來剖析一下這篇與退休生活以及家庭關(guān)系管理有所相關(guān)聯(lián)的美文并看看其中所藏有著的知識點以及亮點在哪里,接下來的內(nèi)容是這樣描述的,如下:
人老了,想要過得好,就要有底牌。
底牌是生活的底氣,是社交的勇氣,是家庭的和氣。若不是這樣,說明你把底牌用錯了地方,把日子過反了。
作為退休老人,比較沒有退休的老人,真的幸福多了,但是你要持續(xù)幸福,就要善待自己的大家庭,處理好親人的關(guān)系,并且不動聲色地幫助親人。
親人相處,交流和溝通是必須的,保持分寸感,也是。
退休老人要明白,在兄弟姐妹面前別透露“三張底牌”,守住家庭的福氣。
01
小家庭的收入,不要與親人對比。
你退休了,不等于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退休了。
你在城里有房子,不等于兄弟姐妹都進城定居了。
你有存款,可以不要兒女出錢,也能應(yīng)對生老病死......
人比人,氣死人。當你把自己的財富,和親人對比的時候,那么農(nóng)村的親人、不能退休的親人,就會“矮一截”,從而引發(fā)家庭內(nèi)耗。
畢竟,你能退休,是因為若干年之前,大家庭里的人,出了一把力。存在父母偏心、人生通道不一樣的問題。
和我同村的劉大爺,從縣里的木材公司退休。之后,他常常去老家釣魚、小住。
有一天,劉大爺對弟弟說:“你啊,總是不努力,六十歲之后,靠什么過日子哦??纯次?,退休了,多好......”
弟弟忽然轉(zhuǎn)身,劈頭蓋臉地罵:“當初,你也是頂了父親的職,是父母送你上了技校......今天你倒好,在我面前作威作福。要是父親讓我頂職,我會混成今天這樣嗎?”
兄弟兩個人,鬧得不歡而散。而弟弟的怨氣,總是在心中,逢人就說:“當初父母如何偏心,哥哥不懂感恩,不會回報大家庭?!?/p>
人要有連貫性思維,既能看到自己退休的好處,也不要忽視自己從父母身上得到的好處,還要照顧到兄弟姐妹不能退休的煩惱。
若是你真的有心,就想辦法幫一把那些不能退休的兄弟姐妹,給點錢,創(chuàng)造一門營生。
02
育兒的成績,不要到處宣揚。
通常,有退休金的老人,在兒女面前,底氣也會更足一些。在帶孫的時候,還能幫助到兒女。
作為文化人,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
若是兒女延續(xù)了自己的思維,混到了好的工作,也能在城里落腳。那就最好不過了。
比較一番,那些沒有格局的兄弟姐妹,在育兒方面,也顯得老套,甚至只能讓兒女外出打工,活在社會底層。
用兒女的出息作為對比的籌碼,你贏了,但是兄弟姐妹卻“怒了”。因為誰都會“護短”,把自己的兒女當成最好的兒女。
當你說自己教育子女很成功的時候,言外之意,就是親人的教育,失敗了。人的思維,就是這樣的。
若是你把兒女的出息,當成談資,那么你的兄弟姐妹也會把“你的兒女的出息”傳出去,一些熟人聽到了消息,就很可能讓的兒女幫忙。
親人的親人,也是互幫互助的最好搭檔。你是這樣想的,但是你的兒女不一定這樣想。
老人比較熱衷親戚朋友的社交,但是兒女卻慢慢習慣了“斷交”。兩代人的觀念不同,父母的做法,很有可能帶來代溝的矛盾。
最好是,談到兒女的出息,就說“那都是他們自強自立的結(jié)果,我一個老人家,管不了”。
03
有力的身體,不要隨時展現(xiàn)。
先看兩個例子。
“江蘇公共頻道”上,一位常州的21歲的大學生,和同學一起比手勁,沒想到用力過猛,導(dǎo)致左手肱骨粉碎性骨折。
醫(yī)生提醒,競技性的力量比拼,需要量力而行,要提前做準備。
“江蘇新聞”平臺上,泰州市民李大爺今年75歲,身體一直很好,卻因為下地干活,用力太猛了,導(dǎo)致住院,大便帶血。
人們常說:“河里淹死的,多半是會水的?!?/p>
一個人在某一方面很厲害,這是好事,但是與人比較,誰更厲害,就變成了壞事。
人老了,身體健康,這是一筆無形的財富,想起來都很開心。
可是老人在親人面前,亮出自己的健康,還不服老,問題就來了。
到了農(nóng)村,退休老人野蠻地加入勞動隊伍,可能因為不適應(yīng)干農(nóng)活,導(dǎo)致傷害。
若是老人自己說,“我身體很好”。而親人馬上回復(fù)一句:“就幫我去割稻子、挑谷子?!边@是左右為難的。
幫忙,也許自己吃不消;不幫忙,親人會覺得你吹牛。家人之間,也會鬧得很尷尬。
親人之間,彼此很熟悉,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會天天在一起,也會有不熟悉的方面。還是彼此保留“實力”為好。
就是喝酒的時候,也不要用身體去拼,要點到為止,大家都不是年輕小伙子了。
04
宋代法演禪師說過:“戒者有四:第一勢不可使盡。第二福不可受盡。第三規(guī)矩不可行盡。第四好語不可說盡。”
退休之后,低調(diào)做人,就是在兄弟姐妹面前,也是如此,別張口就來,動手就行。
不用自己的優(yōu)勢,比親人的劣勢;把自己的幸福,分享給親人;交往有規(guī)矩,生活有距離;說話有分寸,低幾個分貝。
當一個人很老的時候,兄弟姐妹就是最親的人,若是養(yǎng)老,還有可能互相依賴,甚至要靠侄兒侄女等,千萬不要隨隨便便就得罪了。
過去有仇恨的兄弟姐妹,也要主動和解,你要擺出文明人的姿態(tài)。
親不親,一家人,需要各自安好,也要一起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