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秘魯著名的古印加遺跡馬丘比丘,應(yīng)該叫“華納比丘”
重新分析歷史文獻,原來我們稱之為“馬丘比丘”的古印加城市或許應(yīng)被稱為“比丘”或“華納比丘”。
1911 年,當(dāng)美國白人歷史學(xué)家和探險家 Hiram Bingham 第一次來到古印加遺址時,他請當(dāng)?shù)厝嗽谒膶嵉厝罩局袑懴略撨z址的名稱。
當(dāng)?shù)剞r(nóng)民 Melchor Arteaga 寫下了“Macho Pischo”,Hiram 注意到這個詞在大聲讀出來更像“pecchu”。
從此,這個名字就流傳下來了。一個多世紀(jì)以來,世界在地圖、文件和歷史書中全部采用了這一名稱。直到 1990 年代,一些專家才有所懷疑。
20世紀(jì)初,庫斯科地區(qū)的許多當(dāng)?shù)厝硕疾恢礼R丘比丘的印加遺址。然而,這座失落已久的城市兩側(cè)的山脈卻是眾所周知的。
在大多數(shù)照片中,廢墟后面的小而陡峭的山峰被稱為“Huayna Picchu”,而向南傾斜的較大的山峰被稱為“Machu Picchu”。
Bingham在探索前收集情報時,據(jù)他的日記回憶,曾與附近城鎮(zhèn)的鎮(zhèn)長Adolfo Quevedo的對話,后者稱廢墟為“Huayna Picchu華納比丘”。
幾天后,當(dāng)?shù)匾晃晦r(nóng)民報告說,附近有名為“Huayna Picchu”的遺址。他說,在Machu Picchu山頂上還有其他遺跡,盡管這些遺跡的范圍比靠近Huayna Picchu山的遺跡要小很多。
后來,賓厄姆在他的日記中寫了“Maccu Piccu,Huayna Pichu”來指代該處遺跡。直到 Arteaga 寫下后,Bingham 才永遠選擇了“Macho Pischo”。但也許Arteaga指的不是Huayna Picchu的廢墟,而是Machu Picchu上的廢墟。
論文作者寫道:“從他的實地記錄和信件來看,Bingham在給這一古印加城市定名時,似乎是在遵循 Melchor Arteaga 提供的信息?!?/p>
“由于Arteaga 先生住在山腳下,以前曾參觀過廢墟,甚至爬過Huayna Pichu,Bingham沒有理由質(zhì)疑這個名字。即使在早些時候在烏魯班巴鎮(zhèn)舉行的談話中,廢墟被專門稱為Huayna Picchu?!?/p>
甚至在Bingham開始他的旅程之前,另一位探險家于 1904 年創(chuàng)建的地圖集中就標(biāo)出了“Huayna Picchu”的印加小鎮(zhèn)。
進一步回顧西班牙定居者的文件,還有其他幾個來源提到了皮丘鎮(zhèn)或華納比丘古鎮(zhèn)。同時,絕對沒有提到一個叫做“馬丘比丘”的城市。
研究人員寫道:“有趣的是,在Bingham之前,歷史記錄里并沒有提到一處名為馬丘比丘的印加城市?!?/p>
1990 年,安第斯學(xué)者John Rowe第一個使用檔案文件辯稱“馬丘比丘”不是正確的名字。他發(fā)現(xiàn)了 16 世紀(jì)西班牙殖民者的幾封信件和文件,其中提到了一個被稱為“比丘”的古老印加小鎮(zhèn)。
新研究背后的研究人員既同意又不同意他的觀點。他們同意“馬丘比丘”可能錯了,但根據(jù)當(dāng)?shù)刂R,他們說該遺跡的名稱更可能是“Huayna Picchu”。
根據(jù)Bingham 日記中所寫的粗略對話和事件,存在一些被早期研究人員忽視或認為不重要的信息。
例如,在一篇日記中,Bingham 寫道:“一位健談的老家伙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庫斯科省探礦,他說他那是在一個叫做華納比丘……”
西班牙殖民者的早期文件也是如此。
該研究發(fā)表在?awpa Pacha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