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付各種場景,帶一個充電頭就夠——倍思65W纖薄氮化鎵充電頭試玩

本人最愛遠游,但過多的充電頭總讓人嫌棄,特別是背包裝的過滿,放置在內的充電頭就總有頂破背包的煩惱,所以在選購充電頭方面,多口以及輕薄的設計幾乎都是我的首選,類似我最近入手的倍思65W輕薄充電頭就是一種相對適中的選擇方案。

這款氮化鎵充電頭的外包裝正面印刷有產品實際的外觀樣式,背面有產品詳細的性能參數(shù)介紹。


頂部設計有便于掛靠的掛鉤結構。

內部配有吸塑支架做加固,產品放置在內比較緊實牢固。

整盒產品有倍思GaN5 Pro輕薄氮化鎵充電頭、C to C充電線、說明書、保修卡和貼紙。

這款倍思65W充電頭的官方型號為CCGAN65C5-UT,全身采用高檔的PC工程塑料制成,并在外層噴涂有金屬烤漆做裝飾,具有較強的抗老化以及抗摔防劃的特性。

無論怎么看都覺得它是專為出行而設計的產品,便攜的可折疊插頭設計,以及50/60Hz的100V-240V的寬幅電壓設計,全球環(huán)游一機搞定。

得益于第五代氮化鎵技術的應用,這款充電頭不僅獲得了更高的轉換效率,而且還極大的縮減了所需要的體積和重量,看起來更加纖薄。

并且在外觀上摒棄了傳統(tǒng)方柱型充電器形態(tài),轉而采用外表面1.6mm微凸弧線的扁平化設計,與傳統(tǒng)65W氮化鎵充電頭相比,厚度上縮減了2cm,實測尺寸大小為92.5mm*16.5mm*50mm,重量為101g,即使在電視柜或者床頭柜類的狹窄環(huán)境也能很好的發(fā)揮它的作用,而且拔插更易,放置口袋出行也不會有突兀的感覺。

它內置獨有的倍思BPSll充電技術,可支持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快充協(xié)議,最高65W的大功率輸出可完美匹配絕大多數(shù)筆記本和手機充電性能的使用需求。在安全方面還具有過壓保護、過流保護、過功率保護以及短路保護等常見保護,加上新一代BCT智能控溫技術的應用,可以加快外殼表面的散熱速度,維持產品整體溫度的穩(wěn)定,讓充電更有保障。

而且它支持雙端口輸出設計,分別為USB-A接口和TYPE-C接口,在各接口單獨使用的情況下,USB-A口最大能提供60W的充電功率,而TYPE-C接口則能提供65W的充電功率,互相之間距離較寬,雙口使用不擁擠。

可惜的是充電頭僅TYPE-C接口支持PD快充協(xié)議,在雙端口同時使用的情況下,USB-A接口僅能實現(xiàn)最高20W的功率輸出,而TYPE-C接口則能實現(xiàn)最高45W的功率輸出,對日常辦公人士而言,也基本能滿足出行的使用需求。

配送的C to C充電線端口并沒有明顯的鍍金或者鍍銅設計,線長約為1米左右,外皮采用TPE材質制成,使用手感非常柔軟,它內置有E-marker芯片,可支持最大100W的功率傳輸。

除此之外,廠家還額外配有一張珠光貼紙,可用于裝飾產品的外觀,也非常貼合年輕人的時尚追求。

那么產品的實際使用性能如何呢?首先對充電頭的TYPE-C接口充電協(xié)議進行誘騙,可見這一端口支持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快充協(xié)議,并支持PD協(xié)議下最高65W的充電功率。

而USB-A接口除不支持PD充電協(xié)議外,其他手機常見的充電協(xié)議都支持,而且可提供QC協(xié)議下20V的電壓輸出。

在實測中,USB-A接口能以16W左右的功率給mate20X充電。

而TYPE-C接口則能以55W的功率給靈耀14s筆記本進行充電。

在進行雙端口同時使用的情況下,USB-A接口能以16.8W的速度給mate20x手機充電,TYPE-C接口以39W的功率給靈耀14s筆記本充電,基本能滿足多設備大功率充電需求,而且充電過程非常平穩(wěn)。

為測試產品的散熱性,所以將產品置于24度室溫的環(huán)境下進行雙端口充電測試,期間每隔20分鐘就會對產品表面溫度進行測試,時間約為1小時左右,發(fā)現(xiàn)產品最高溫度基本維持在70度左右,而且高溫分布較為分散,相信要是采用金屬殼體還能獲得更好的散熱性。
總結:
優(yōu)點:
1. 充電頭外觀新潮,采用了扁平化設計以及可折疊插頭設計,不僅便于日常的拔插收納,還適用于狹窄縫隙處使用。
2. 內置的第五代氮化鎵技術讓產品體積更輕巧,而且轉化率更高。
3. 支持使用非常寬幅的電壓范圍和絕大多數(shù)充電協(xié)議,跨國遠游無煩惱。
4. 65W的大功率輸出完全能滿足日常電子設備所需,而且配置的多口協(xié)同充電功能,讓出門辦公更便捷。
缺點:
1. 電源指示燈只能顯示有電,無法顯示產品是否進入快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