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補不進去,越補越虛?中醫(yī):學(xué)會補腎三步法,腎強精滿不是夢

你是不是腎虛,但用了藥也沒啥效果,甚至有時候還會越來越虛?其實就是補腎的方法不對!那今天把我平時補腎的三步法分享給你們,讓你們明白腎該怎么補,腎虛的人建議收藏!

首先,弄清楚身體里有沒有垃圾
你想補腎,那最關(guān)鍵的一點肯定是這藥效得補的進去,但如果你身體里存在垃圾,比如痰濕,瘀血之類的,它們堵在氣血運行的通道上后,這藥效就容易堵在半路,沒辦法到它該去的地方,這種情況下,你就算用了再多補腎藥,也補不到位,甚至藥效堆積后還容易上火,所以第一步得清垃圾。
像體內(nèi)痰濕重,經(jīng)常痰多,臉上頭發(fā)愛發(fā)油,大便黏膩不成型,舌苔厚膩齒痕明顯的,開方時就得加些化痰濕的藥,或者是參考中成藥二陳丸化痰濕;如果體內(nèi)有瘀血,身上容易刺痛,出現(xiàn)淤青腫塊,嘴唇顏色暗,舌下青筋粗紫的,就得加化瘀的藥,或者是參考中成藥血府逐瘀丸。

其次,分清證型
在弄清楚體內(nèi)有什么垃圾后,再搞清楚自己屬于哪種腎虛,畢竟腎虛分多種,只有對癥下藥才會有效,不然像腎陰虛的用了補腎陽的藥,非但沒補,還更傷腎陰,那就會越補越虛,所以分清證型很重要!
如果你是腎陽虛,經(jīng)常畏寒怕冷,四肢發(fā)涼,尤其腰往下最明顯,容易腰酸冷痛,精神不振,拉肚子,那就參考補腎陽的藥,比如右歸丸。

如果你是腎陰虛,經(jīng)常腰膝酸痛,出現(xiàn)頭暈耳鳴,失眠夢多,以及口干口渴,身上燥熱,手腳心發(fā)熱,睡覺后背愛出汗時,就參考補腎陰的藥,比如左歸丸。

最后,看腎虛是否涉及其他臟腑
就比如腎陽虛后影響到脾胃,導(dǎo)致脾腎兩虛,平時不光有腎陽虛的癥狀,還出現(xiàn)了四肢乏力,渾身無力不想動,食欲不振,容易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一系列脾虛的癥狀時,你光補腎也是不行的,得脾腎雙補,這時候中成藥就得參考脾腎兩助丸了。

或者腎陰虛后影響到肝,導(dǎo)致肝腎陰虛,不光有腎陰虛的癥狀,還出現(xiàn)了眼睛干澀,視物不清,以及胸脅灼痛,手腳容易抽筋等肝陰虛的癥狀時,光補腎陰也是不行的,得肝腎同補,這時候就得參考中成藥歸芍地黃丸了。

如果你是開方的話,就可以根據(jù)自己情況加祛痰,補腎,或者脾腎同補的中藥,這樣方便點,如果是中成藥呢,就需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搭配著使用,總之腎虛是個比較復(fù)雜的事情,建議大家還是弄清楚自己的情況后對癥下藥更好。
那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nèi)容了,如果身體不適,且不清楚自身狀況,建議及時線下附近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