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大臣酈道元所寫的《水經(jīng)注》為什么能記載南方的地理?
絕大部分中國人在上中學的時候應該都學過一篇名叫《三峽》的文章?!度龒{》選自南北朝著名地理學家、文學家、政治家、教育家酈道元所寫的《水經(jīng)注》(《三峽》的名字為后人所加)。而酈道元寫的《水經(jīng)注》是中國歷史上的里程碑性質(zhì)著作,后世幾乎都受其影響。

不過有人感到奇怪的是,根據(jù)史書記載,酈道元是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大臣。眾所周知,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身為北魏大臣的酈道元是沒有條件前往三峽所在的我國南方實地考察的。那么酈道元所寫的《水經(jīng)注》為什么能記載南方的地理呢?本鬼說說一家之言。

作為古代最成功的農(nóng)業(yè)文明,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有關地理的探測和研究。對地理情況的了解更是被上升到關乎政權合法性的程度,比如記載了九州地理的九鼎?!耙鹿谀隙伞焙螅瑬|晉一方面需要加強自身統(tǒng)治合法性,另一方面需要促進南方的土地開發(fā),提高綜合實力。

正因如此,東晉和南朝的很多讀書人非常重視對南方地理的研究和探索,涌現(xiàn)出了很多高水平的相關著作(比如《荊州記》、《宜都山川記》、《江紀》等等)。另外,南北朝的分裂不是“老死不相往來”而是一直保持學術交流,南朝的地理研究成果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北朝。

綜上所述,北魏大臣酈道元雖然無法親自去南方實地考察,但他可以看到大量南朝的相關資料和研究成果,從而讓《水經(jīng)注》記載了南方的地理。與此同時,南朝的地理研究成果也通過被《水經(jīng)注》收錄而保存至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