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天原創(chuàng)詩詞0100《江南貢院魁星樓有感》

江南貢院魁星樓有感
初成于2018年12月11日
?
初逢霽月詩心暖,再見魁星作意寒。
山川府邸皆買斷,禮樂文學全賣完。
物貴人賤人情淡,親遠友近友船翻。
出國縱覽遮羞苦,入境橫行蔽路甘。
?
自注:
1霽月:雙關。1.字面義,美麗的月景。2.象征義,副本、摹本之義。今年五月份去泰安岱廟,見到了“魁星點斗”碑刻拓本,為其吸引并買回懸掛。一直想為它寫一首詩,但是由于一以貫之的“懶”,尚未完成。這次在南京夫子廟見到了魁星本尊的雕像,除了被其八塊胸肌震撼到之外,并無更多的感覺;倒是魁星樓前的魁星詩讓我格外憤怒!聯想到現在各名山大川、名人故居被“保護性開發(fā)”以及歷史上的“賣完”鬧劇,激發(fā)了一連串我寫詩的“寒意”!哎,不知道這應該是慶幸還是不幸?呵呵。
2賣完:雙關。一方面現在在國內所有的文化景點都有文創(chuàng)產品出售,且價錢不菲,魁星樓亦然,甚至有許多被“供奉”起來的小“魁星”,承載著供奉者的心愿。另一方面出于一個江南貢院發(fā)生的真實事件。先說一個當代電視劇對此“典故”的應用:
??? 電視連續(xù)劇《宰相劉羅鍋》中,劉墉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考官和王申為私利在科考中舞弊,致使蠢才高中狀元、榜眼、探花,劉墉雖然滿腹經綸卻落了榜,劉墉為點破其中欺詐,為眾多學子鳴不平,冒死將“貢院”匾額改為“賣完”,惹得皇帝大怒,將劉墉當場抓起來,劉墉金殿呈情,揭穿了科考黑幕,乾隆怒發(fā)沖冠,科考狀元、榜眼、探花三人被傳上金殿,由乾隆皇帝親自考試,三人這才原形畢露,之后皇帝宣詔調劉墉的試卷上殿,乾隆閱罷立刻欽點劉墉為金榜狀元。
???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乾隆皇帝考那個新科狀元出的一副對聯的上聯“一行征雁向南飛”,沒想到狀元對出的竟然是“兩只烤鴨往北走”,當場弄得皇帝哭笑不得,狀元的真實水平即刻在皇帝和群臣面前暴露無遺。
??? 電視劇當中劉墉改“貢院”為“賣完”的故事實際上來源于清康熙五十年的江南鄉(xiāng)試案,康熙五十年,在南京江南貢院舉行的鄉(xiāng)試中,主考官收受賄賂,閱卷人通伙作弊,實際上是把舉人的功名賣了出去。事情泄露后,江南舉子群情激憤,把“貢院”二字改寫成“賣完”,并且把財神爺的泥像抬到了孔子的廟里??滴趼動?,立即派員到江南查案。幾經周折,最后撤了兩江總督的職,而參與科場舞弊的案犯一律斬首(新浪博客 邱海泉《兩支烤鴨往北走》)。
??? 歷史上江南貢院的“貢院”匾額被改為“賣完”兩個字,緣于康熙五十年(1711),順天鄉(xiāng)試舞弊案:
??? 康熙五十年(1711),順天鄉(xiāng)試。試榜一公布,無名者大嘩。因為錄取的多是鹽商弟子。主考官為左必蕃,副考官為趙晉。盛怒的舉子把“貢院”改為“賣完”。貢院門前貼對聯一副:“趙子龍渾身是膽,左丘明有眼無珠”,直刺兩主考官和副考官??滴醯哿钌袝鴱堸i翮、總督噶禮和巡撫張伯行共同審查。想不到噶禮與張伯行竟互劾??滴趿钌袝鴱堸i翮與穆和倫先后審查噶禮與張伯行,均認定張伯行有罪??滴醯巯嘈艔埐星灏?,對張、穆結論懷疑。于是又令九卿、御史、給事中會審,才查出噶禮與左必蕃勾結,胡作非為。結果噶禮與左必蕃革職,趙晉等人處決(《大汶口文化(網)--正說清朝三百年--清代科舉》)。
3友船:雙關。1.友誼的小船。2.友邦,以此懷念曾經學過現已刪除的課文《友邦驚詫論》,“有益的小文說刪就刪”,哎,我的青春啊!
4遮羞:三關。1.普通人。母親隨團出國幾次,感慨良多。說以前總以為電視上報道“中國大媽”在國外旅游的種種劣跡是危言聳聽,現在真的經歷了,算是親身驗證了!真的為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感到羞愧;也為自己身處其中、飽受冷眼卻無能為力而感到赧顏、疲憊。2.高尚人士。據一個經常出國的朋友說,有些國內的“高尚人士”,出國后儀態(tài)端莊、彬彬有禮,當被問及是哪國人時,經常是很為難的表情!甚至有的人為了不被“誤解”,不說自己是“中國人”,而說是香港人、臺灣人!甚至說是韓國人、日本人!我寧愿相信這個說法是“謠言”,但我也知道這個說法有某些“堅實的”現實基礎,比如吉鴻昌將軍憤然書寫的“我是中國人”牌子,比如聞一多先生激情創(chuàng)作的《我是中國人》詩歌。我無法干涉他人的行為,我只能約束我自己:如果我以后出國,一定以“中國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以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指引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禮之用,和為貴”......。3.據說在國外,有些官方的“遮羞”行為,不知真假,不敢妄加評論,姑且存疑。
5蔽路:屏蔽道路。在國內許多“官氣”十足的景點,比如泰安岱廟、曲阜孔廟等,都能見到古代官人出行時的大尺度“回避”、“肅靜”牌匾。歷史上最有名、排場最大的蔽路行為應該是秦始皇的幾次出巡:
??? 秦始皇每次出巡,都有豪華的儀仗和龐大的車隊。統一后的首次出巡當然更是隆重?!逗鬂h書.輿服志》記載:僅隨從的車輛,最隆重的“大駕”是八十一輛,次之的“法駕”減半。中間是威風八面的秦始皇御駕,稱金根車,六匹昂首奔馳的黑色駿馬挽駕。秦時尚黑,故始皇大駕皂蓋黑馬。隨從車輛,按五行配五色,有五色安車和五色立車,又稱為“五時副車”,還有能調節(jié)溫度的輻掠車。這五色屬車全部是黑色的車蓋,紅色的內里,上面布滿兵器。前面的隨從屬車蒙虎皮,最后兩輛懸豹皮。這一套雄偉驚人的鋪張排場,耀武揚威的車駕儀仗,是兼受了東方各國儀仗的特點:“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乘也,尚書、御史乘之也。”今秦始皇陵西側出土的銅車馬,據考證就是按“五時副車”所造的。挽車的馬是河曲馬,膘肥體健,佩帶著明光燦燦的金銀絡頭構件。御手頭戴切云冠,腰佩長劍。車蓋和輿都繪有變形的夔龍風卷云和云氣的花紋做裝飾。車衡兩端及駕馬的軛鉤都裹金鏤花作裝飾。整套銅車馬總重為一千二百公斤,部件達三千四百六十余個,金質飾件七百三十七件,銀質飾件九百八十三件。這么作工精美、雍容華貴的銅車馬,僅是陪葬明器中秦始皇巡行車隊中的副車,由此可以想見秦始皇生前出巡時場面的隆重。
——《劉季目睹秦始皇出巡,如此盛大壯觀的場面,竟激起了帝王之心》
??? 我曾去兵馬俑博物館參觀過,深深的被一號坑的雄壯氣勢震撼到了!然而這只是秦始皇的數十個陪葬坑中的一個!其生前巡游的排場除了讓我們遐想之外,史書還記載了當時兩個人的“觀后感”,記載了他們對這個排場“甘之如飴”的“神往”:
“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史記 項羽本紀》)”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史記 高祖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