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史追憶錄3】為何《冰菓》讓我如此著迷?

? ? ? ? 本文為【漫史追憶錄3】的部分文案,感興趣可觀看視頻BV1Fg41117Ab

????????《冰菓》動畫共分為四大主要部分:“冰菓”一詞的來歷令人感慨萬千;“微電影”的結(jié)局撲簌迷離;“文化祭”的“十文字”之謎也暗藏玄機;櫻花樹下的告白更是堪稱文藝告白的典范。這些劇情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但使得我對《冰菓》的評價從“優(yōu)秀”上升到“神作”的部分,當屬中間的“微電影事件”。此刻,你是否對我的話感到疑惑和好奇?那么,還請洗耳恭聽,我將帶給你對于《冰菓》不一樣的觀點。
????????“微電影事件”講述了二年F班的入須冬實邀請古典部成員觀看本班的宣傳影片,并請求眾人推理出劇中的兇手是誰”這一事件。這看似是一個校園暑假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事件。但是我好奇的點是,本次事件中充滿了大量的解密要素、謎團和伏筆。如果可以的話,動畫組大可將這些要素刪除,將“微電影事件”以至多兩話的篇幅,像第6話“犯下大罪”、第7話“初見真身”和第11.5話“應持之物”一般平鋪直敘。為 什么要花費整整四話的寶貴篇幅,來描寫一個與戀愛主題偏差甚遠、更加偏向于燒腦的推理事件呢?
????????在第八話“去參加試映會吧”的開頭,出現(xiàn)了入須冬實分別與本鄉(xiāng)真由、“大小姐”、和千反田聊天的橋段,但從后面故事發(fā)展來看,將這段聊天的情節(jié)刪除也不會影響整個事件的走向。而且在聊天的過程中,動畫刻意隱瞞了除千反田以外 ?其他人的信息,要到后面才會知曉她們的真實身份。雖然“大小姐”的身份在最后仍未公之于眾,不過結(jié)合其發(fā)言的內(nèi)容、語氣等,我大膽推測她就是折木奉太郎的姐姐——“折木供惠”(后來查閱的資料也證實了我的判斷)。這段情節(jié)從一開始就設置了懸念,暗示觀眾接下來的劇情是一個充滿謎團、滿是伏筆、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
????????后來事件的走向也印證了我的看法:折木的“第七人攝影師是兇手”的推理雖然精妙絕倫,但他的看法分別被伊原、里志和千反田質(zhì)疑,認為他并沒有推理出本鄉(xiāng)想要創(chuàng)作的真實劇本,折木也意識到自己被入須利用,成為了本鄉(xiāng)劇本的續(xù)寫者。
????????其實,和千反田一樣,我并不關(guān)注電影最后的結(jié)局到底是什么。反倒是對本次事件中的出場人物的描寫、情節(jié)推進的模式和主題表達上的安排充滿了好奇。

????????從人物形象的刻畫看,折木的心境在這次事件中發(fā)生了明顯的轉(zhuǎn)變。一向奉行“節(jié)能主義”的他,貫徹“沒有必要的事情不做,有必要的事盡量做好”的理念。與之前被千反田軟磨硬泡后選擇妥協(xié)不同,在聽到入須對他說“你是特別的”后,折木開始思考自己是否具備他人所沒有的獨特才能,在權(quán)衡之后主動選擇答應入須的請求??墒?,在折木得知自己是被入須利用后,他又十分地后悔、懊惱和生氣。按理來說,即使折木的推理被入須利用以完成本鄉(xiāng)的劇本,性格冷淡的他又怎么會如此盛怒?這里其實是承上啟下,既回應了第6話“犯下大罪”的“折木是否會生氣”的話題,又為后續(xù)劇情揭開“折木在小時候也曾經(jīng)被他人利用過,給他帶來了不好的回憶”,引出“節(jié)能主義”的由來。
????????此事件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入須冬實,她綽號“女帝”,是一位冷峻腹黑的冰山美人,有著擅長差遣他人的能力,做事更多地看重結(jié)果,不太關(guān)心他人的感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點從她的網(wǎng)名可以窺見一二——“請輸入姓名”應該是聊天系統(tǒng)的提示語,她卻直接將其作為網(wǎng)名使用。她運用一系列操作一步步引得折木入套,利用他的創(chuàng)作來完成本鄉(xiāng)不完善的劇本。從里志的口中得知她“擅長差遣別人”后,我在后來觀察入須之時,總會為她胸有城府的言行舉止而感到驚懼——她最開始的目標不是古典部,而是折木奉太郎的才能,既無情地利用了折木,引起了他從前不好的回憶,又客觀上成為折木心境變化的推動者。
????????從主題表達的安排看,作者設計在普通的校園戀愛生活中穿插一個如此曲折復雜的事件,就好像是刻意誘導觀眾去探索一樣。其實,不論是“微電影事件”也好,還是對《冰菓》中其他劇情的研究也罷。我在探究劇情的內(nèi)涵本身,是否就將自己帶入到了古典部四位成員的視角之中呢?千反田對本鄉(xiāng)真實意圖的好奇,里志對信息的歸納和整理,伊原對不合理之處的質(zhì)疑,折木最后綜合信息的推理。這不就是我在探索《冰菓》的過程中所做的事情嗎?從好奇它的情節(jié)設計開始,觀看番劇的時候收集信息,對劇中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結(jié)構(gòu)安排的質(zhì)疑,再到最后篩選整合有效信息以推理出劇情安排的來龍去脈。我猶如成為了古典部的“第五位成員”,和他們一起經(jīng)歷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事件,大家一起解開謎題然后高呼“萬歲”。因此,我對《冰菓》中的人物形象的深刻認識,來自于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般交往所得出的切身體會,而不是簡單地做一個旁觀者、觀察員。如此“沉浸式的體驗感”是我在其他的番劇中從來沒有體會到的,這也是為何我會因“微電影事件”而將《冰菓》上升到“神作”。
????????個人認為,“微電影事件”將《冰菓》從單純描寫校園生活中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它從京阿尼擅長的“校園”題材出發(fā),講述的確是一個情節(jié)充滿謎團、撲朔迷離的故事,深刻體現(xiàn)出本作的“推理”屬性,加上其本身瑰麗的文學色彩和精妙的情節(jié)安排,使得冰菓從描寫校園戀愛“輕小說”上升到具有深刻內(nèi)涵“輕文學”的范疇。說實話,我一直都對所謂“校園四霸”的說法心存芥蒂,這四部番劇我都有認真觀看過,除了《實力至上》的動畫改編得著實有些拉跨之外,另外三部作品都有其出彩的地方,看完也是大呼過癮,但《冰菓》卻本身有著能與其它三部作品區(qū)分開來的、獨樹一幟的文學魅力。 ? ? ? ? ? ? ? ? ? ? ? ? ? ??? ? ??
????????并且,今天的我在探討劇情本身同樣也回應了作者倡導的價值觀。借用千反田在第5話末尾對折木說的話:“確實,或許十年后的我并不會在意(今天我看《冰菓》的感受)了,但是(對于)‘現(xiàn)在我所感受到的心情,說不定在將來就會變得根本無所謂’(這個觀點),現(xiàn)在我卻不愿這么想。我活在當下。” 就好比吃飯和讀書,十年后的你可能會忘記自己今天吃了什么,但它在今天變成了你成長的營養(yǎng);十年后的你可能會忘記這個暑假讀了什么書,但它在今天變成了你精神的食糧。我在今天向大家分享內(nèi)心的所思所想,就是為了在當下甚至遙遠的未來,我能夠銘記《冰菓》。因為心中熱愛,何懼時光荏苒。
????????此外,折木在最后推理出的“沒有任何人死亡”的結(jié)局并沒有得到本鄉(xiāng)的驗證,這真的是她的真實意圖嗎?我今天在此發(fā)表自己的拙見,又是否沒有站在作者本身的角度去想,而只是為了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和自己的一廂情愿呢?這好像又變成了一個哲學問題了(笑)。
????????除了“微電影事件”之外,半個世紀前日本學生運動的風云變化,和“十文字事件”對于“期待”這個話題的探討,都很有探究的價值。不過,最受人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當屬折木和千反田的感情發(fā)展脈絡。從相遇到相識,從相識到相戀。這個故事普通得似乎觸手可得,又美好得仿佛遙不可及。相互的好奇與關(guān)顧慢慢成為心底開出的情愫,卻也始終朦朦朧朧、不訴人知。只在偶爾的機緣處小心翼翼地揣摩和試探,卻也分明地表現(xiàn)出難以遮掩的在意、以及靦腆含蓄的心思。所以,才有結(jié)尾那個夢與薔薇一般的風景、詩與謎語一般的告白,只留下櫻花滿地、悵然若失。
????????借用伊原的話“名作從它誕生的那一刻就是名作”?!侗憽啡杂性S許多多的細節(jié)等著大家去探索發(fā)現(xiàn),我這里只是拋磚引玉地提出自己的拙見。不論是在人物的刻畫,情節(jié)的推進、還是主題的表達上,《冰菓》都當之無愧為一代名作。十分推薦多周目欣賞,細細品味那沁人心脾的馥郁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