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聃齡普通心理學知識點整理28】第八章第一節(jié):語言的一般概念
知識點如下——
第八章?語言
第一節(jié) 語言的一般概念
一、語言的概念及其特征
No.1:什么是語言(language)?
書上定義——人類擁有的一種非常神奇的能力。
作用——
能使我們互相交流思想、抒發(fā)情感;
更好地保存和學習前人積累起來的社會歷史經驗;
分享豐富多彩的人類科學文化知識,進而創(chuàng)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
性質——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
人類通過高度結構化的聲音組合,或通過書寫符號、手勢等構成的一種符號系統(tǒng);
是運用這種符號系統(tǒng)來交流思想的一種行為。
?
基本結構材料:詞。
包括:具體語言及這些語言的變體。
特征——
A.創(chuàng)造性
含義——人們使用有限數量的詞語和組合這些詞語的規(guī)則,便能產生或理解無限數量的語句,這些語句可能是他們以前從未說過或聽過的。
B.結構性
含義——任何語言符合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為一個有結構的整體存在的。
C.意義性
含義——語言中的一個詞或一句話都有一定的含義,這種意義性使得人們能夠相互理解、相互交流。
D.指代性
含義——語言的各種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E.社會性與個體性
含義——
社會性——
語言是個體運用語言符號進行的交際活動,具有社會性;
人只能使用社會上已經形成的語言;
用詞來表達意義也是約定俗成的;
語言交流發(fā)生在人與人之間,一個人說話的內容,常常要受到別人的影響。
?
個體性——
語言行為同時又是一種個體的行為;
它和個體生存與發(fā)展的具體條件分不開,因而具有個體的特點;
語言活動的這些差別,表現了個體心理-生理活動的一些特點。
?
二、語言的結構
含義——
語言表達的基本形式是句子;
在句子下面可分為短語、詞、語素和音位等不同層次;
每個層次又都包含一定的語言成分和將這些成分組織起來的語言規(guī)則;
人們按照這些規(guī)則可以將音位組成語素,然后由語素組成單詞,再由單詞組成短語和句子。
?
組陳——
A.音位(phoneme)
定義——能夠區(qū)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
規(guī)律——
一般來講,音位和字母相對應;
時常也有這種情況存在,即一個字母在不同的單詞中,可代表不同的音位;
幾個字母合并也可代表一個音位。
?
B.語素(morpheme)
定義——語言中最小的音義結合單位,是詞的組成要素。
種類——
自由語素:可以單獨成詞,也可以同別的語素組合成詞;
黏著語素:這種語素只有與其他語素組合在一起才能成詞。
?
C.詞(word)
定義——語言中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單位。
性質——
在日??谡Z和書面語的交際過程中,人們自由使用的單位都是詞;
在口語中,詞是語音和語義的結合體,同時它還傳遞構詞法與句法的信息;
在書面語中,詞還具有圖形信息。
?
因此,詞是圖形、語音、語義、構詞法與句法五種信息的復合體;
詞的不同組合在語句中可以構成不同的結構成分。
?
D.句子(sentence)
定義——獨立表達比較完整語義的語言結構單位。
性質——
句子由詞組成;
不是詞的任意組合都能成為可以接受的句子;
每一個熟練的語言使用者都具有內隱的母語句法知識,能判斷哪些句子是可以接受的,哪些句子是不可以接受的;
不同語言的句法規(guī)則有共性,也有差異性。
?
句子組成——
許多句子包含一個話題(即正在談論的事)和一個陳述(即圍繞話題所談的事);
句子的話題又稱舊信息,因為它表達已經在討論的事;
句子的陳述又稱新信息,因為它表達對話題的補充信息。
?
語言結構規(guī)則——
含義:一個句子通??梢郧蟹譃橐恍┒陶Z。
工具:用成分結構樹(樹形圖)來表示句子的結構。
功能——
可以判斷哪些句子是符合語法的,哪些是不符合的;
把某些具有不同意義的句子(歧義句)區(qū)分開來。
?
轉換生成語法理論——
人物:喬姆斯基
內容——
任意一個語句都包含兩個層次的結構——表層結構(surface structure)、深層結構(deep structure);
表層結構:指我們實際上所聽到或看到的語句形式,或說話時所發(fā)出的聲音以及書寫時所采用的書面形式——決定句子的形式;
深層結構:指說話者試圖表達的句子的意思——決定句子意義;
同一深層結構可以用不同的表層結構來實現;
從深層結構到表層結構的轉換,是通過轉換規(guī)則來實現的。
?
三、語言的形式
A.對話語言(dialogue language)
定義——兩個或幾個人直接交際時的語言活動。
地位:最基本的語言形式。
B.獨白語言(monologue language)
定義——個人獨自進行的,與敘述思想、情感相聯系的,較長而連貫的語言。
C.書面語言(written language)
定義——一個人借助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或通過閱讀來接受別人語言的影響。
特點:出現較晚,只有在文字出現以后,才為人們所掌握和利用。
D.手勢語(sign or signed language)
定義——通過可見的手勢,同時配合以手、手臂或身體的形狀、朝向、動作以及面部表情來傳遞信息的一種語言形式。
E.內部語言(inner language)
定義——一種自問自答或不出聲的語言活動。
意義——
在外部語言的基礎上產生;
是人們語言交際活動的組成部分;
當人們計劃自己的外部語言時,內部語言常常起著重要的作用。
?
?
四、研究語言的意義
理論意義:有助于深入了解人類心理現象的特點和規(guī)律。
實踐意義——
有助于了解兒童心理其他方面的發(fā)展規(guī)律;
語言日漸成為人機交互的工具;
語言研究有助于區(qū)別不同類型的失語癥病人,指導病人的康復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