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公亡馬
穆公亡馬
? ? ?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原文】
秦穆公亡馬,歧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
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聞食馬肉不飲酒者,傷人?!?/p>
乃飲之酒。
其后穆公伐晉,三百人者聞穆公為晉所困,椎鋒爭死,以報(bào)食馬之德。
于是穆公獲晉侯以歸。?
【今譯】
春秋時期,秦穆公走失了一匹好馬,岐山腳下的山里人捉到了這匹駿馬,并分給三百個人,大伙兒眾鄉(xiāng)親們一起把它吃掉了。
秦穆公的官吏抓捕到了這些吃馬肉的人,想按照法律來處置他們。
秦穆公赦免了這些吃馬肉的人,還嘆息著說:“有德才的人不會因?yàn)樾笊鴼⑷?。我聽說吃馬肉而不喝酒,就會傷及身體?!?/p>
于是便賞賜美酒,給他們每人一些酒,讓他們都飲用,以防夏天吃了馬肉,毒氣會傷害身體。
后來秦穆公攻打晉國,秦國和晉國交戰(zhàn),秦軍中了晉軍的埋伏,那三百人聽說秦軍被晉軍圍困,秦穆公被困住,便都拿著銳利的武器勇敢地沖鋒陷陣,以死相救,為秦穆公拼死作戰(zhàn),來報(bào)答吃了馬肉但未被處死,還供給美酒喝的恩德。
(晉國的軍隊(duì)遭到這支古怪農(nóng)軍的突然襲擊,沖擊得亂七八糟。)
于是秦穆公取得了勝利,并擒獲了晉侯(指晉惠公夷吾),凱旋班師回國。
(回國后,秦穆公要重賞他們,問他們是情愿當(dāng)官的還是要封賞,但是這些“山里人”都紛紛表示不要封賞,只盼秦穆公還能像以前那樣幫助老百姓,愛護(hù)大眾就行了。
后來,秦穆公從這件事中悟出以民為本這個立國平天下的道理,最終,富民強(qiáng)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賞析】
“秦穆公失馬”這則故事,講述當(dāng)秦穆公看到山里人把自己的駿馬殺了,煮著吃的場面,非但沒有動怒,反而還怕山里人吃了駿馬肉會傷身體,又供給他們酒喝。
故事主要反映的是秦穆公心胸寬廣,能體恤百姓,因此自然能夠得到百姓的擁護(hù)和愛戴。
所以,這些山里人在秦晉之戰(zhàn)中,拼死幫助秦穆公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