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公失馬
穆公失馬
? ? ? ? ? ?漢·劉向《說苑·復(fù)恩》
【原文】
秦穆公嘗出而亡其駿馬,自往求之,見人已殺其馬,方共食其肉。
穆公謂曰:“是吾駿馬也。”
諸人皆懼而起。
穆公曰:“吾聞食駿馬肉,不飲酒者殺人?!?/p>
即以次飲之酒。殺馬者皆慚而去。
居三年,晉攻秦穆公,圍之。
往時食馬者相謂曰:“可以出死,報(bào)食馬得酒之恩矣?!?/p>
遂潰圍,穆公卒得以解難,勝晉,獲惠公以歸。
此德出而福反也。
【今譯】
秦穆公( ? —— 前621)春秋時秦國國君,是春秋五霸之一,有一次秦穆公外出,他的駿馬丟失了,他親自去尋找,發(fā)現(xiàn)一些人已經(jīng)把他的馬殺了,正在一起吃著煮熟的馬肉。
秦穆公對他們說:“你們吃的是我的駿馬?!?/p>
那些人很害怕,都嚇得趕緊站起,驚恐得呆呆地站著。
秦穆公又說:“我聽說吃駿馬的肉不喝酒,會傷及身體,是要死人的?!?/p>
秦穆公于是就依次挨個親自給他們斟酒喝。
秦穆公的行動使殺馬的人面帶愧色,喝了酒之后,大伙都慚愧地散去,離開了。
過了三年,晉國出兵攻打秦國,晉軍把秦國包圍,秦穆公被圍困住了。
過去那些吃了駿馬肉的人都相互說:“這是我們出死力報(bào)答殺馬反得酒喝的恩情的時候了,當(dāng)出全力,拼死為秦穆公作戰(zhàn)?!?/p>
于是拼命打破晉國的包圍圈。
穆公終于靠他們的力量解除了危難,并打敗晉國,俘虜了晉惠公,凱旋而歸。
這就是所謂的“德出而福反也”,做有道德的事情,必然會有福報(bào),有好的事情到來。
【賞析】
文章敘述了秦穆公對宰殺駿馬吃肉的一些人,不僅不追究責(zé)任,還親自給他們斟酒喝,寫人鮮明生動,敘事起伏曲折。
“皆慚而去”埋下伏筆,以致后來的“出死相報(bào)”,秦穆公最后得到了好的報(bào)答。
最后用“德出而富反”,總結(jié)全文,贊揚(yáng)了秦穆公寬容豁達(dá),寬厚仁愛,不計(jì)較小事,以德服人的品格。同時告誡人們,對人寬厚仁慈,對人關(guān)懷,就會得到他人的幫助和愛戴。
作為國君,對百姓寬容豁達(dá),一旦國家有難的時候,百姓就會知恩圖報(bào),挺身而出,冒死獻(xiàn)力。
對百姓寬容豁達(dá),是收拾民心的有效辦法,得民心者得天下。
其實(shí)作為普通人,如果能做到對人寬容豁達(dá),那么一旦遇到困難,也同樣會得到人們的竭盡全力的幫助。